社区中老年血脂异常者综合管理效果分析

2021-04-03 13:35韦振东
保健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胆固醇血脂

文/韦振东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血脂异常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即血液脂质含量异常,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目前我国的血脂异常患病率逐年增加,积极有效控制血脂,在冠心病一、二级预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虽然医疗机构对慢性病的预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居民对血脂异常对健康、对心脑血管病的影响普遍认识不足,面对庞大的疾病群体,综合医院是满足不了现实要求的,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早期、全面的开展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通过有目的的控制诱因、传递健康知识、纠正其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达到降低发病率、节约医疗资源以及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因此社区医务人员在此发挥主力军作用[2]。本文主要探讨社区中老年血脂异常者综合管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群中,有血脂异常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65-81岁,平均(69.1±5.9)岁,所有患者在全面体检的基础上进行,禁食10h以上,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血脂水平。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冠心病、甲状腺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血脂受各种遗传、年龄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影响外,也受环境与饮食因素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出行方式的改变,高胆固醇饮食的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更加常见。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方法。由于血浆脂质的来源主要于食物,因此饮食疗法是应该重点关注贯穿于全程的方法。对于血脂异常者其重要的调脂对象为:有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者,若其未有冠心病史,也未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可采用一级预防,有则进行二级预防,并且治疗过程中判断患者其他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决定治疗措施以及目标血脂水平,并且判断原发性与继发性的血脂异常,在对原发疾病诊治的基础上,指导饮食方案、调节生活方式,确定药物的选择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定期检测血脂的进展,开展为期一年的干预措施[3]。

1.2.1 信息采集与健康教育

对血脂异常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家族史、用药情况、生活习性主要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以及是否有吸烟饮酒史,综合评估其整体情况,制定可行的健康管理计划,向其派发通俗易懂的血脂异常健康知识保健手册,通过组织讲座形式面对面的咨询、以社区为单位定期上门进行家庭访问或电话随访或以微信平台经常推送相关的疾病知识,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其了解血脂异常的发病原因、流行状况、并发症等相关疾病知识,帮助其提高自我疾病的知晓率,提高自我管理意识[4]。

1.2.2 饮食管理

血脂异常患者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其正确的饮食方案。影响血清总胆固醇的重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以及膳食胆固醇,总体原则为控制总热量的摄取、降低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饱和脂肪酸主要有各种动物性脂肪如牛油、奶油和猪油,建议食用动物性食品中以含蛋白质较高,饱和脂肪酸较低的鱼、禽、瘦肉等为主,而像蛋黄、动物内脏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建议少吃,另外可通过控制总热量以及增加体力活动等来消耗部分热量达到热量的平衡,由于吸烟会使血管内皮的天然屏障作用受到损伤,因此尽量监督其戒烟。食盐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偏高,因此要限盐。饮酒会导致血脂异常,要戒酒。同时,不要偏食,避免暴饮暴食,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超重。

表1 血脂异常者各方面改善情况(n=70)[n(%)]

表2 综合管理前后血脂各指标异常情况比较[n(%)]

1.2.3 药物应用及管理

若患者使用标准饮食控制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后3个月内,其血脂控制不理想者,应尽早进行药物治疗,可根据患者血压、合并症以及用药情况,由于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有相当大的区别,每个人的降脂目标是不同的。使用药物进行调脂治疗中,患者若有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可首选他汀类的药物治疗,而当患者出现胆固醇较低而甘油三酯较高时可使用贝特类治疗,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服用,且治疗一段周期后复查血脂以及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当血脂异常情况未能有效纠正,可考虑改用其他药物,而对于管理后血脂仍不达标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时可转诊至苏州市立医院,进行相关处理。

2 结果

2.1 血脂异常者在管理前后各方面改善情况

经过为期一年的综合管理后,患者对血脂异常相关知识的认知有了显著提高,且饮食、运动以及饮酒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管理前后血脂指标异常情况比较

综合管理后,患者TC、TG以及LDL-C各项生化指标异常情况较管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血脂异常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初期并无明显症状,若患者对其危害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给后期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调动个体与社区资源,注重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影响健康的各项因素,增强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中的主动性与预见作用,做好长期随访与督导作用,提高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综合个体的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目标,确定个人健康管理计划,积极推行非药物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对降低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国家卫生经费支出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当血脂异常情况控制不理想时,可积极与上级医院合作,提供技术指导,不仅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信心与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增强患者信任度,提高医疗安全。回访中根据患者不同危险等级进行相应的回访,观察其不良反应,可在患者血脂检验报告中根据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注明其处在的危险分层,便于患者了解自己血脂控制达标情况,提高其依从性[5]。

本文所选患者经过为期一年的综合管理干预后,对疾病的认知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均有显著改善,且血脂异常率明显降低,因此可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这一平台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达到最佳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胆固醇血脂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基于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