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研究

2021-04-03 13:35张春洗
保健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患病率传染性传染病

文/张春洗

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快、流行广、危险性高等特点,病因是病原体侵袭身体所致。病原体中,微生物的数量远远高于寄生虫(寄生虫病)[1]。传染性疾病的传染可分为两种,直接接触传播和媒介传播,前者有接触病体、体液或排泄物等,后者有食物、水源或空气等[2]。因该病危害性巨大,易造成恐慌,为此防控传染病的措施需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现阶段,社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掌握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及发病情况很有必要。基于此,笔者选取于2018.01-2019.06期间某社区医院接收的传染性疾病患者146例,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01-2019.06期间为研究背景时间,选择某社区医院收拾的传染性疾病患者146例,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68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25.38±2.39)岁。入选患者未伴有遗传病史,入院时意识清晰,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以18岁为分界,将146例患者分别儿童组和成人组,儿童组有91例,成人组55例。对比两组性别、病史、病况等临床病历资料,经统计学SPSS25.0分析,均衡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根据患病类型不同,对146例患者进行分类建卡,制定相关调查表格,由护士提问、患者或家属填写的方式,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调查。对患者的真实情况、家庭情况以及疑似病因进行真实记录并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并对相关因素开展相关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病率比较

儿童组患者有91例,患病率62.33%(91/146);成人组患者有55例,患病率37.67%(55/146)。儿童组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成人组(62.33%>37.67%)(x2=17.753,P=0.000)。

2.2 两组不同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比较

如表1,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及其他疾病相比(P>0.05);手足口病:儿童组>成人组(51.65%>5.45%)(t=32.485,P=0.000);病 毒 性 肝 炎:儿 童 组<成 人 组(5.49%<54.55%)(t=45.254,P=0.000)。

表1 两组不同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比较[n(%)]

3 讨论

传染性疾病,存在传染性、反复性、突发性等特点,于未接种免疫疫苗人群中呈现几何级数增长,情况较严重时其患病率呈现曲线增长,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传染性疾病亦称感染性疾病,是指人或其他生物,经过某一途径,向他人或其他生物传播病原体的过程[4]。

通常,这一传播途径,有直接或间接接触两种,经过这两种传播途径传播病原体。目前,疾病具备是三个因素方可具有传播和流行性,其一是传染源: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其二是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的传播介质;其三是易感人群:不具有传染病免疫力的人。有学者指出[5],只要控制上述其中一种因素,便可明显遏制传染病传播。因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方式各不相同,故于传染病防控中也应开展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目前,传染病预防措施主要分为三个,其一是预见性传染病预防措施;其二是疫情发生后出现的防控措施;其三是治疗性预防措施。防控是控制传染的重要因素,故严格把控传染病预防措施,便可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本调查研究中,传染性疾病患者共有146例,以年龄<18岁儿童为主,占比为62.33%,≥18岁患者有55例,占比为37.67%。这可能与入选社区的年龄段存在一定相关性。另外,本调查研究还发现,儿童好发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而成人好发病毒性肝炎。根据上述传染性疾病的分布特点,该社区医院结合相关临床经验以相关文献,制定如下预防和控制措施。

3.1 加强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防控传染性疾病有效方法,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人们群众普遍存在极大恐慌[6]。人们对传染性疾病的认知留有缺陷是恐惧出现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传染性疾病普及工作,可借助知识讲座、宣传栏、咨询台以及宣传手册等形式,帮助社区居民更进一步了解传染性疾病,掌握其成因、流行性特点及预防措施等,并树立健康观念“预防首位”。同时,对已罹患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予以针对性饮食指导,预防营养不良,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另外,对于人口流动性高的场所做好消毒工作,积极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3.2 进行儿童计划免疫

因儿童年龄少,身体发育未全,免疫系统功能较差,罹患传染病几率较高(本研究中儿童患病率62.33%)。因此,防控儿童传染性疾病是社区医院重要工作,故需进行儿童计划免疫。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预防接种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均获得预防接种服务。通过对儿童接种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进而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7]。

3.3 加强成人预防接种

现阶段,成人罹患乙肝、流感等患病率仍高,故应更好防控成人可预防性传染性疾病,应适当提升成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程度,加强成人预防接种。

3.4 强化疫情的管理及访视

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与甲类传染病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患者无需住院治疗,而后者需要住院治疗。针对荨麻疹、风疹及水痘等疾病的患者,护士应于病发1d时开展第一次访视,以患者基本病情、病症表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并详细记录真实的访问内容。于社区、家庭实施消毒隔离是有效的防疫措施,能够贯彻落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3.5 监测社区疫情

防控传染性疾病疫情的重要措施是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其主旨是高效预防和筛查工作[8]。先对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好发时期进行分析,采取尽早监测、发现、治疗等工作,从而较好地防控疫情。疫情一旦出现,即刻控制传染源,上报疫情(上级部门),阻碍人-人传播,必要时对疑似病人隔离,确诊患者采取强制性隔离措施。

3.6 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环境存在密切相关性,故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具有时效性,能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预见性防控传染性疾病,从而大幅度降低新型传染病的出现。环境卫生能分成两种,分别是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前者(环境卫生),应保持卫生死角干净清洁,及时清除生活和建筑垃圾等。而后者(个人卫生),是因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此阻断肠道传染性疾病。

3.7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是社区传染性疾病防控重点与难点,流动人口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统计难度大等特点。因此,社区应及时了解管理地区的人口情况,定期采集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及时更新管理信息系统,确保防控涵盖所有服务和管理对象(流动人口)。倘若面临重大疫情时,公共卫生资源应合理分配和调整,确保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是一长期、漫长的工作,相应的防控措施仍需医务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只有一种或多种传染性疾病被消除后,方可清楚意识到,只有强化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和探索工作,掌握疾病病因、病发规律、传播途径等内容,方能制定出切之可行的防控措施,达到确切防控效果。

猜你喜欢
患病率传染性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