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指导方法的探究与实践

2021-04-06 14:52黄君婷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2期
关键词:写话教学指导方法实践策略

黄君婷

[摘 要] 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起点,是一项看似单一实则综合的语文学习内容,可全面考查小学生阅读、观察、想象以及提取信息、书面表达、分工合作能力。二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相对不多、生活经验相对不足,但可塑性强、想象力丰富、交际愿望强烈,如果施以适合的目标定位和得当的方法指导,一定能高质高效完成写话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适性发展。

[关键词] 写话教学;指导方法;实践策略;适性发展

语文能力的核心在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分别指向接收端的“阅读”与输出端的“写作”。二年级的写话形式是几句话组成的“段”,而三到六年级的习作形式是几个段落组成的“篇”。写好段是写好篇的前提条件,而降低写话教学难度,掌握好写话教学向习作教学过渡的坡度,确立适合的写话目标定位,运用得当的写话指导方法至关重要。

一、培养观察习惯,强化写话基础支撑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二年级写话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细心分析,主要包含增强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形成观察习惯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会观察是会写话的前提,眼中有物又是笔中有话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写话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观察意识、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的培养。

在观察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运用眼、鼻、耳、嘴等感官进行观察,从整体方面进行思考,多角度进行观察,更好的积累素材。如在针对人物的观察中,先整体观察涉及对象的五官和衣着,再局部详细观察涉及对象的发型、眼睛、身高、表情变化、习惯动作以及口头禅等细节,形成对涉及人物的总体印象,提升被观察人物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在针对事物的观察中,既采取视觉手段观察其形状、颜色,又通过触觉、听觉、嗅觉或味觉等感官,感知不同事物的质感、声音、气味或味道等具体特征;在针对景物的观察中,可使用观察山水的方式,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风景以及展现的特点,适当分析不同游客量、不同时间段的景色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方法。

二、扩容词语积累,充实写话素材库存

运用阅读中积累的、生活中接触的词语,是课程标准对写话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之一。词语是句子的组成单位,句子又是段落的组成单位。因此,积累大量的词语,是写好句子的前提;积累足够的句子,又是写好段落的前提。通常情况下,对二年级写话的检测或考试要求,整個段落不得少于180个字,且不得多次重复出现同一个词组。

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这一间接积累手段,既尊重学生对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的自主选择,又注重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正向引导。可以采取宣传和讲解名人读书、获得成长的故事,激发小学生“我要读书”的内驱动力;可以开展晨读一刻、午读分享、“经典伴我成长”等活动,保障学生轮流发言交流读书体会;可以通过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阅读超市、读书之星评比、书香家庭表彰等形式,指导学生选择有益身心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养成校内与课外都热爱读书的习惯。引领学生热爱阅读的过程,实际也是进行写话训练和口语表达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生活直接积累的办法,动员学生踊跃参加课堂内外甚至是校园内外的体育比赛、种植劳动、物化小实验、科技小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抓住时间与地点、人物与事件、结果与体会、经验与教训等要素,利用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尝试和分享。

三、激活想象世界,补充写话描述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二年级学生要能用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写出想象中的事物和个性化的想法。“有话写”,离不开现实世界的真实内容,也少不了想象世界的内容,必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结果。因此,在指导小学生写话训练过程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激发和利用学生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性,借用图片、视频、课件、绘画、表演、图表等辅助资源和手段,激活学生的想象发动机,促使其写话内容的增多和写话能力的提升。

想象类写话的主题和框架具有较强的弹性,提示、引导和示范功能强大,留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如在拓展类主题《新式房屋》一则写话训练中,教师以“你见过有翅膀的房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主题,组织小学生先读后说、先仿后写,引导学生关注“太阳能接收板、球型结构、碟形变化”等关键词,感知其他学生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组织学生围绕“你心目中的有翅膀的房屋,是个什么样的房屋”这个话题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交流写话内容,感悟表达顺序,让学生之间受到启发,巩固认知。直到此时,学生的写话还是很容易雷同。为此,教师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角度和框架的限制,动员学生在规定主题内以对话和争论的方式,汇聚学生的不同想法,打开学生想象和表达的世界。

四、增强条理意识,理清写话表达顺序

“抓重点、有顺序、抓特点、会联想”,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话教学的四个关键要求和目标追求。在二年级写话教学中,清晰的条理可保证语段表达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提升写话效果。而思维作为语言的核心,也是写作条理清晰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正确思维逻辑的培养,尝试组织“他的写话,哪个词句用得好”“你认为他,讲得怎么样”等话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相互点评,“有顺序”地表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有条理讲解、按顺序写话的良好习惯。

如有关传统节日春节的写话训练,有的学生会写:“今天是春节,这是庆祝一家人团聚的节日。妈妈准备了美味可口的饺子,有肉馅的,还有韭菜的,吃着真高兴!”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春节是什么节目?为什么大家要团聚在一起?为什么会吃饺子?你知道哪些相关习俗”将不同写作内容串联起来,可形成基本写作思路,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写作效果。要求二年级学生直接根据相应顺序进行写话和构思的难度较大,且抽象性较强。教师可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工具,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降低思考难度,向学生普及中华民俗与节日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认知,从而提高写话质量。通过一段时期一定数量的写话训练,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让写话内容相对归类集中,体现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事情发展、并列特征等表达顺序,帮助学生有条理、有顺序地写好话。

五、建立合作小组,注重写话后期完善

写话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靠学生的一己之力进行训练,通常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组建学习合作小组,互为补充、彼此启发、取长补短,让更多学生的写话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因此,在写话训练实践中,教师不仅应重视丰富生活感知、激活想象世界等指导策略,还应重视建立合作小组,帮助学生熟悉语言规则,增强写话中遣词造句的规范性和表情达意的完整性。

写话训练不仅存在每一单元结束后,而且存在于阅读教学、综合性教学等场景中,例如续写、改编、补写。在执教部编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应重视游戏等方式在情景创设中的作用,让学生根据教材配图试写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内容,用多媒体播放适合的动画片,并组织学生重新改编和配音,提高文本理解的准确性和学生对话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应的对话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写话情景创设中,将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事、新鲜事以及社会交际过程作为素材,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活跃度。再如,教师在不透露物品名称的前提下,安排学习合作小组分别选择一个写话对象,仔细观察、交流体验并简要写话、集中交流,最后再由另一组根据写作内容猜测不同的写话所描述的不同物品。一个小组写、另一小组猜的办法,对于增强学生写话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明显的作用,而这种及时反馈和推动改进的功能,只有学习合作小组才能更好地实现。

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现实需求,落实语文学习主人的角色定位,运用培养观察习惯、丰富生活感知、激活想象世界、增强条理意识、建立合作小组等多元而科学的办法,由易到难梯度化进行书面写话和口语交际训练,由点带面渐进式调动学生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实现学生写话水平与综合能力的双轨并进、同步提高,助力学生学会交际、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海.统编教材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新探[J].小学教学参考,2020(7):87-88.

[2]张海燕.行走在写话的美妙世界中[J].基础教育论坛,2019(9):73-76.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写话教学指导方法实践策略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益尝试
低年级写话教学浅探
低年级写话教学方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