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读写结合,打造高效课堂

2021-04-08 13:02钟冰云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读写结合高效课堂

钟冰云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为实现高效的知识输出,围绕着考试目标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手段逐渐趋于细化。为应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使得语文学习失去美感和趣味性。因而,为改变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笔者通过“合作探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探究;读写结合;高效课堂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教师过度讲解,为站“牢”讲台不敢放手。教师注重“教”,而对提升学生“学”的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发展。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在听课、做笔记、强化训练,并没有太多主动发挥的空间,导致语文课堂琐碎而无聊,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二)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强,偏科现象越发严重,重理轻文,对语文科的重视程度低,导致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参与意识也较差。被动地依赖教师,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愿不高。尤其是需引起重视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学生谈写作而色变,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写作水平很低。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初中语文的课程改革以什么为抓手呢?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实施极好的落足点。初中语文教师要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就要敢于大胆颠覆课堂,改变传统观念,变更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方式、以追求分数为价值取向的语文学习模式。

笔者尝试通过“合作探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并有效转化为能力,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接下来笔者就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教学为例,与大家分享一些教学实践。

笔者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读懂文章内容,把握情感,进而品味春的特征,并让学生在感悟体会中,总结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自然,学会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一)以朗读训练为抓手,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诵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

故而,在学习的第一部分“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上,笔者简单地导入,正音、释词后,便照按“听朗读、学朗读、分组读、示范读、点评读”的步骤引导学生熟读、诵读,让学生积累字、词、句、篇等语言表达形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知识等方面进行积累,为后面开展理解性阅读奠定基础。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朗读才能知道文章内容,感悟文本蕴含的深厚感情。只靠教师给学生呈现清晰的文章的行文脉络,画出思维导图,进而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文章。教师与其津津有味地讲解分析课文,不如让学生分层次、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以读代讲,以读代悟,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教师只需轻轻点拨,学生便能豁然开朗,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互助探究,让学生活跃起来

初一的学生对写景状物的文章并不陌生,体会《春》的特征时应该难度不大,但如何描绘这些特征对他们而言恐非易事,所以带领学生品味景物特征,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状物,让他们学会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要突破难点,一味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多教少学,以教代学,苦教苦学,效益低下。因为侧重于“记忆型”的学习方式,对初中生来说确实缺乏吸引力。翻转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增强学习效果。

故而,在学习的第二部分“细读课文、赏析作品”教学设计上,笔者以三人小组为学习单位,通过“互助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选角度,在规定的时间内,积极讨论,尝试“赏析”课文。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得面面俱到并不现实。所以学生完成探究之后,展示成果时,笔者的评价标准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基本理解,有所收获就算是完成目标。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不一,教师可提供几个可讨论的问题,供学生自由选择。

例如:1. 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2. 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什么写法展现特征,表达情感的?3. 举例赏析本文的语言。(提示:不一定要按照教师提供的路径去读,如果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言之有理,也是加分项)

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在课室内自由走动,随时接受学生提问。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人上讲台言简意赅地展现“读”的发现。学生发言前,教师要对发言做具体要求(譬如:限定发言时间,要求语言、体态得体)。所有学生代表发言结束后,教师进行简单点评,既要指出不足,更要大力肯定优点,查漏补缺,归纳总结。最后通过小组互相打分,选出本节课表现最佳的小組,给予肯定及表扬。

此环节的设计,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激发思维的火花,体验到主动参与学习的乐趣,使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教师的教学难点也能轻松地得以落实解决。

(三)以读导写,以写固读,让课堂更高效

语文学习的“读”是“掌握”“赏析”,“写”是“巩固”“落实”。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其写作水平是最直接的呈现。

初一的学生害怕写作文,常常言之无物,无从下笔,很多学生尤其不会写写景状物类的文章,他们不懂得如何观察景物,也无法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很好地用文字呈现出来。所以模仿学习《春》的写法是一个很好的突破难点的途径。

怎样让学生感悟景物特征,并用文字描绘出来呢?在《春》的第三板块学习“写作”中,笔者做了以下的实践。笔者把这个学习任务分成三个部分来完成:一、课前准备;二、限时写作;三、美文展示。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选入部编版语文书的七年级上册,学习该课时正是广东夏末的季节,所以完成本文阅读任务后,笔者在第三课时安排的写作练笔题目就定为《夏末》。

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 课前准备。提前发放题目,并要求学生利用上学、放学的时间,调动感官,感受夏天。最好能用文字简单记录感受,避免遗忘。

2. 限时写作。

要求:(1)学生在课堂上用25分钟模仿《春》描写景物的方法,至少从三个方面展开描写,写出“夏末”的季节特征,最好能表达自己最直观的感受。(2)小组合作讨论后用文字呈现出来(讨论7分钟,成文18分钟)。

(提示:要求字体工整美观,标点符号正确规范,语言优美,用上写作方法是加分项)

3. 美文展示。每个小组选出本组最佳美文,并用投影屏向全班同学展示,组长用不超过三句话对作文作点睛点评,点评的依据为是否用了《春》的元素,用得好不好?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投票,选出全班写得最好的几篇作文,并给予作者掌声鼓励。

“模仿写作”的设计是用写作方式来巩固阅读所掌握的知识,能有效避免遗忘。学生在写作前对夏天的观赏、感受,在写作中的模仿运用,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再现、巩固、甚至落实的过程,这样读写结合,兼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刷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师唯有变革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自己的角色,变教“书”者为教“学”者,把课堂变成自己的实验室,以改善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目的,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明朗、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读写结合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