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

2021-04-09 14:36张一昕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论中药用药

王 茜 张 冰 张一昕

1.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2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依托各种在线教学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学银在线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1-2]。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9年10月31日印发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推动高校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文件中明确指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实施方案和目标,主要是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科高等院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3]。

基于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屡见报道[4-6],人们对中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存在认识误区的现状,张冰教授团队秉承一流课程建设新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创新,首次建设了《中药安全用药导论》在线精品慕课,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以及学习强国慕课资源开放,科学宣传中医药的相关知识,以增强大众安全合理用药意识,最大限度避免中药不良事件的发生;首次编写了《中药安全与合理用药导论》教材应用于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以提高合理用药临床实践技能,提升中药药学服务能力[7]。为进一步响应教育部号召,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中药临床药师人才,张冰教授团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学生学情有别的客观需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势互补[8]。笔者作为张冰教授2019年度的国内访问学者,有幸加入该团队,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建设理念。现结合笔者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总结《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体会,以期与同道共同探索。

1 教学设计理念

在当今“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教育部提倡以在线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以质量为导向的一流本科课程[9]。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希望培养学生适应就业能力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先进理念的学习,探索了以翻转课堂与成果导向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理念,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岗位对接能力[10-12]。

2 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有系统完善的线上慕课资源,如何充分利用慕课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课程内涵,重整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13]。

2.1 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打造高效课堂的步步深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下,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学设计都围绕实现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展开,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叙写明确、精准的教学目标成为高效教师的必修课[14]。尤其在疫情期间,学生独自利用移动端学习,网络条件、学习环境、个人心理变化均对学习影响较大,因此更加需要给出明确的,可执行的学习目标,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2.1.1 知识目标 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多会用掌握、熟悉、了解等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但学生对知识输入到什么程度是掌握,什么程度是熟悉、了解,没有可评判的具体标准。如果改为“学生能够背诵或阐述药品不良反应等概念,学生能判断不良反应的类型”,那么学生就可自行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客观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该目标主要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学生在线自学配合教师个性化线上点评来实现。

2.1.2 能力目标 《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药不良反应案例,并提出解决措施。因此,制定目标时可叙写为“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治疗和预警措施,制作PPT在课堂汇报,并提交参考资料及学习报告”。教师将概括性目标转化成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去完成,既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社会服务能力,为岗位对接奠定基础。该目标主要通过线下查阅资料,分组讨论,课堂汇报,教师面对面点评和总结来实现。

2.1.3 课程思政目标 《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安全用药的思维,通过分析中医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案例,让学生深入剖析案例发生的原因,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应该如何向大众普及中医药的安全用药知识,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安全用药意识以及岗位职责和担当。同时通过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培养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该目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教师面对面总结来实现[15]。

2.2 重整教学内容

笔者所在院校《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安排了36学时的教学任务,按照混合式一流课程要求,本门课程安排线上教学16学时,线下教学20学时。由于张冰教授团队制作的慕课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情景剧,动漫、flash等案例模拟,还有单元测试、单元作业、拓展学习资料等评价手段。因此,慕课视频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均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中药毒性、中药药物警戒、中药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常见中成药不良反应;线下课程主要讲述中药安全性的再评价、预警、监测以及中药安全问题与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

2.3 分析学生学情

①前期知识储备:我校主要针对中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该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中医学导论》《中药学》《方剂学》课程,对中医药理论有一定的了解,熟悉中药药性以及临床应用,能较好地理解本门课程所涉及的一些名词术语。②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经调查10%的大二学生已经有明确的职业规划,85%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另有5%的学生学习目标尚不明确,因此多数同学能按照教师发布的教学任务及时完成学习计划。③学习媒介: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他们思维敏捷,喜欢新事物,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善于利用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能很快适应并灵活运用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新奇感、对知识需求的自由选择性以及对手机的依赖,让手机充分发挥学习工具的效能[16]。

2.4 创新教学方法

因《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各部分的内容环环相扣,内容之间又有重合之处,如各系统中药安全问题、中药饮片用药安全问题、特殊人群用药安全问题、中成药安全问题等均涉及到中药不良反应影响因素以及临床表现的内容,因此在线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将学习内容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采用PBL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嵌入到案例中,然后以递进增加问题难度的形式让学生抽丝剥茧,梳理知识点,最后画出思维导图。

2.5 综合教学评价

为了体现课程的挑战性,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单元测试、单元作业、案例分析、课堂汇报、思维导图、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每一项评价根据权重大小在最终成绩中占不同的比例。笔者认为《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应用性较强,故在综合成绩中将案例分析、课堂汇报、思维导图、期末考试的权重分别设置为20%,线上视频观看权重设置为10%,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权重各设置为5%。疫情期间,均采用云端教学,我们无法观察学生的课堂活动,对同学知识点的掌握也需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因此线上混合式教学以观看慕课视频、单元测试、单元作业、调查问卷参与度、签到次数、观看直播、小组汇报、学习报告、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观看慕课视频、观看直播、小组汇报、学习报告、期末考试权重各占15%,单元测试、单元作业各占10%,签到次数和调查问卷参与度各占2.5%。通过教学全过程的考核,可以促进学生的平时学习和课堂参与,综合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17]。

3 组织实施

笔者基于主导-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在线慕课平台以及学习通APP为依托,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为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18]。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线上自主学习、测试,线上调查问卷,线下答疑拓展,线上发布案例,线下分组汇报,提交学习报告(含思维导图)。根据设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对于重点内容分两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学生诵记基础知识。首先,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包括每周学习内容以及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慕课平台自主学习诵记知识点;其次,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自学测试,学生通过测试检测自学效果。因在慕课平台各校学生混杂,教师不方便观察学生学习效果,故在学习通平台进行自主检测,以便统计学习成绩,督促学生查漏补缺。再次,为了充分利用课堂进行面对面的答疑,提前在学习通发布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自学的知识难点和疑点,以及期望获取的其他知识。最后,结合调查问卷反应的知识难点和疑点,在教室课堂或云课堂进行解答,利用学习通再次进行测验,以了解学生对知识难点和疑点的掌握程度,并将搜集到的拓展资料上传学习通,让学生参考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教学内容的高阶性。

此部分内容的考核,根据视频观看的完成度(20%)、单元测试的正确率(30%)、单元作业的完成率(40%)以及调查问卷的参与度(10%)作为线上自主学习的成绩。

第二阶段:学生提升实践技能。在学生完成了基本理论的学习后,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内容在学习通发布临床热点议题或PBL案例,以增加课程学习的深度和挑战度。学生在课下进行分析讨论、撰写报告、画出思维导图、制作PPT。在课堂分组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监督、点评、组织组间讨论。然后在学习通平台上传最新科研成果,拓展学生科研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此部分内容的考核,根据小组撰写的学习报告、思维导图的逻辑性,资料的完整性以及学生汇报时的语言表达、PPT制作、知识点分析、团队分工及协作等进行打分,作为实践能力成绩。

最终考核成绩=自主学习成绩×20%+实践能力成绩×30%+期末成绩×50%。

在疫情期间,探索了以腾讯会议在线直播代替线下课堂,配合慕课资源自主学习,学习通自主测验,在线讨论汇报的线上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参加在线直播和观看慕课视频完成知识输入,通过直播区在线讨论和学习通线上留言、调查问卷等形式,完成和老师的互动交流;通过参加测验、考试、分组案例分析,录制汇报视频等完成知识内化和输出。见图1。

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流程图

4 教学反思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价。95%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既能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需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又能通过增加知识深度和广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思维。80%学生反映案例分析的模式有助于将知识系统化,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团队意识,但由于学习科目较多,如果经常使用案例分析,会导致学生出现懈怠思想,从而降低参与度,反而事倍功半。因此,需要整合各章节学习内容,挖掘PBL案例,以案例串联知识点,解释疑难点,PBL案例开展次数在2~3次为宜。

5 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要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必须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完成了教师作为教学规划者和引导者,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角色互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19]。我们应抓住一流课程建设的良好机遇,以及疫情期间云端教学的时代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移动学习工具,打造高效互动、动态开放、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9]。

猜你喜欢
导论中药用药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