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1-04-09 14:36刘雁贞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复发性流产

刘雁贞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 528100

自然流产是指非人为目的造成的流产。据临床调查显示,除去年龄、环境等因素外,生育史是影响未来妊娠结局的重要独立因素,且自然流产的发生风险会随着妊娠丢失次数的增加而增加[1-2],若连续自然流产的次数超过3次,则再次妊娠的流产率可高达50%~70%,对其妊娠结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据研究显示,反复流产的患者普遍存在忧郁、焦虑等负面情绪[4],严重情况下可对其生理机能及神经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5]。因此,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干预中,需重视其精神状态,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报告中,其侧重点大多在流产后女性的心理变化方面,而对于流产后再次妊娠女性的心理变化及其妊娠结局等方面涉及较少,在此,本研究对心理干预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5例先兆流产安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复发性流产病史,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2)。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26.7±3.2)岁,孕龄5~20周,平均(8.5±2.2)周;而观察组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6.2±3.5)岁,孕龄5~19周,平均(8.2±2.6)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存在复发性流产病史(自然流产次数均超过2次[6]);②经临床诊断为先兆流产安胎患者(孕早期存在腹痛、阴道出血、孕酮下降等症状[7]);③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前提下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存在妊娠并发症的患者;②伴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③非母体因素导致流产的患者;④依从性及配合度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的药物治疗、体征检测、健康宣讲以及日常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①计划制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定,该量表由患者自行填写,随后进行统计与计算。根据患者负面情绪的不同程度,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②心理疏导。对于存在轻度或以上负面情绪的患者,可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主要围绕流产与妊娠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交流,结合其实际情况,对其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干预,以帮助其改善不良情绪。针对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可给予足够的耐心及信心,并通过心理暗示等方法,帮助其逐渐消除各种负面情绪。引导患者积极的面对,同时增强其治疗信心,每周进行一次。③音乐疗法。对于存在轻度或以上负面情绪的患者,为患者播放其喜爱的音乐,通过音乐来帮助患者缓解不安情绪,使其保持平和、放松的状态,必要时可配合深呼吸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睡眠质量,每周干预一次。④家属及社会支持。对于存在重度负面情绪的患者,在结合以上方式的同时,可引导其家属进行适当的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或社会的鼓励与支持,从而减轻其不良心理,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状,可每周干预一次。⑤心理状态的持续评估。每半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心理状态评估,以掌握其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8]。SAS总分<50分,表示正常;50~60分表示轻度焦虑;61~70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SDS总分<53分,表示正常;53 ~ 62表示轻度抑郁;63 ~ 72分表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②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包括活产妊娠率及流产率的统计与对比。活产妊娠标准:妊娠满28周及以上,且新生儿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9]。流产评定标准: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 g的情况下终止妊娠[10]。③对造成患者流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SAS>70分及SDS>73分与流产之间的关联。④分析各项心理因素与反复流产的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项心理因素(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及偏执)与反复流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流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

在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中,观察组患者的活产妊娠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为9.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2例及观察组患者2例出现终止妊娠的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

表2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n(%)]

2.3 流产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其流产率成正相关(β>0),且SAS>70分及SDS>73分均是造成患者流产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3。

表3 流产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4 各项心理因素与反复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身症状进行评定,包括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及偏执等因子,其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而在本次Pearson相关分析中发现,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及偏执等心身症状的评分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各项心理因素与反复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当女性处于妊娠这一特殊阶段时,其情感及情绪方面通常存在一定的变化,极易引起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11]。据临床研究证实,孕妇体内的激素作用与精神状态平衡的失调存在密切的关系,当机体处于情绪应激状态时,可通过神经组织、内分泌及免疫等中介机制,对全身各系统及器官功能造成一定的制约及干扰,从而影响到孕妇的身心健康[12-14]。尤其是存在反复流产的孕妇,其负面情绪往往要高于正常孕妇,而过度的焦虑、恐惧大大增加了子宫对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可导致免疫功能的受损,从而引起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15]。由此可知,心理因素对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具有关键的意义,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需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调整其负面情绪,以保证妊娠过程的良性发展[16]。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通过一对一面谈的方式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引导患者通过倾诉等方式,表达其不良情绪,并针对其心理问题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以缓解其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同时合理利用音乐疗法及家庭支持等方式,为患者创造和谐、正面的心理支持环境,以此提高其分娩信心[17]。

在本研究结果中,在常规护理上采用心理干预的患者,其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充分显示心理干预对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中,给予心理干预的患者,其活产妊娠率为85.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下患者的活产妊娠率,且心理干预下患者的流产率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也充分显示心理干预对患者妊娠结局的良性影响。此外,本研究对流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其流产率成正相关,且SAS>70分及SDS>73分均是造成患者流程的高危因素。且在单因素的分析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及偏执等心理因素与其应激过程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综合以上可知,心理因素的改善与患者妊娠结局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尤其在反复流产的患者中,临床往往需根据孕妇的不同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安慰、关心及支持,必要时可利用音乐帮助孕妇缓解情绪,引导其保持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善其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反复流产的患者中,可有效调整其心理状态,对其妊娠结局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心理因素通常较为复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难以控制与定量,目前关于心理因素在反复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中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尚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加强。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