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2021-04-09 09:53杨红梅张宪瑞孙工兵
广州化工 2021年21期
关键词:药剂学考核教学模式

杨红梅,贠 禄,张宪瑞,高 蕾,孙工兵

(梧州学院化学工程与资源再利用学院,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 梧州 543002)

《药剂学》是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将药物及其辅料制成适宜的剂型,在保证质量的前题下以合适的给药途径用于临床,所以说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教学中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1]。随着现代制药科技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掌握扎实理论和娴熟技能的基础上,应有现代制药理论和研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相当大的挑战[2]。本文根据当前教育教学方式的演变和学习者的特点,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药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构建基于MOOC和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多元化《药剂学》教学模式,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管理方式。

1 药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药剂学理论教学,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和学生听,学生课上做听众,课下做作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相对固化,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通过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足,从而影响教学活动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1.1 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新技术、新辅料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药剂学的发展速度,一些新辅料、新剂型、新工艺已广泛用于生产和临床实践。所以现代药剂学研究的内容,逐渐增大了新剂型、新辅料、新工艺的比例,而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滞后,缺少一些已经应用于生产的前沿知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大多数授课方式还停留在简单的PPT上,课下师生交流互动不足[3]。

1.2 教学中忽略知识的关联性

教学中教师如不能统筹教材内容,做到前后贯通,举一反三,会导致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感觉内容复杂、抽象,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如液体制剂中的高分子溶液剂,生活中不太常见,学生会认为内容比较抽象,应用性不强。如果教师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能够与其他剂型和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认识到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药用辅料被广泛用于制剂生产中。比如利用羟丙甲纤维素遇水产生粘性和凝胶状态,可作片剂的粘合剂和缓控释制剂的骨架材料;利用乙基纤维素的不溶性,可作为缓控释制剂的衣膜;利用高分子材料具有盐析的性质,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原理是在高分子溶液中加入电解质,使高分子物质凝聚成囊;又利用高分子溶液的带电性和稳定性,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原理是电荷的改变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课堂,采用合适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就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4]。

1.3 课程内容多,学时少

药剂学教材中章节多,内容繁杂,许多知识点联系不强,而课时相对少,给老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且药剂学中有许多抽象性理论,如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乳剂的形成理论,新技术、新剂型的结构特点等,在讲授过程中缺乏生动形象的图片、模型、动画等支撑,学生难以全面地理解[5]。

1.4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考核是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课程考核基本是按照出勤、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几个部分组成。《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药物制剂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中,承担着的桥梁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多由试卷考察和过程考核两部分方式组成,并且以试卷成绩作为重要指标,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课程知识的考核,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考察,而且过程考核缺乏依据,随意性较强。这种评价不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无法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6]。

1.5 现代教学方法和改革在理论教学上的应用不够系统

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地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分别在MOOC、微课、课程网站建设、教学教辅材料建设和翻转课堂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7],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PBL教学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效果较好,但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而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另外教师在完成PBL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求有多学科专家参与,相对来说难度较大[8]。

自MOOC进入中国以来,MOOC和MOOC平台的建设逐渐开展起来,对此国家也颁布了一些鼓励措施,极大地促进了MOOC的建设和发展。但MOOC的质量参差不齐、监督机制不完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单纯的MOOC教学存在着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9]。

2 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思路

此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MOOC和对分易教学平台的《药剂学》教学模式。MOOC、对分易教学平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不同,慕课共享资源是大规模网络授课,降低教育成本,共享资源技术性强,实施门槛高扩展了传统教学,但未能解决传统教学当下的核心问题:如学生不想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现状下,MOOC 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药剂学这类重要的专业课程。对分易教学平台注重教学流程的改革,无需大量投入,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教学改革,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符合个体知识获取的认知心理规律。

将 MOOC 与对分易教学平台及校内课堂相结合,采用“MOOC先行,面授回应,对分平台补充”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药剂学的教学构想:教学团队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教学内容,选择MOOC,建立完善对分易教学平台,以对分易教学平台为纽带将MOOC和课堂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完成以发展学生为中心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对药剂学人才的要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感,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7]。

3 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措施

3.1 基于MOOC和对分易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药剂学》课程构建

构建MOOC和对分易教学平台的《药剂学》教学模式,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管理方式,支持教师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GPS签到、随机点名、随堂练习、投票问卷、课堂提问、互动答疑、通知通告等丰富环节,打造课堂多种互动场景。针对教师和学生对应于教学准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课程进行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精选教材和参考教材,选择与之相宜的MOOC,确定课程的基本信息,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过程,整理资料链接,制作课程PPT,建立复习题库,建立和完善对分易教学平台等。

课前,课前教师选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和自己制作的课程视频、课程PPT、课后习题等,在对分易微信平台上发布,主要内容是有助于理解下周课堂授课的药剂学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等,可附带一定的任务和思考题,学生接受任务,并带着问题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预习[10]。

课中,根据课前学生学习MOOC的情况,包括单元测试和作业的完成,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及疑点。然后在对分易教学平台上发布在线练习,考查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平台会实时记录分析考核成绩。然后利用多媒体资源讲授课程框架,总结课程内容,因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答疑,形成师生互动。

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吸收过程。教师在对分易微信平台发布作业、讨论或者一些跟课堂有关的延伸知识;学生的复习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扩展知识领域,可充分调动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药剂学》的教学考核评价

对分易教学平台可真实记录课堂历次教学活动的概况数据和明细数据,沉淀数据形成课堂历史轨迹,可分析和改进教学。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表现情况均全程可视,便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预习/复习情况,实现精准教学。教学评价包括线上(占40%)和线下评价(60%)两部分组成。其中线上考核包括:视频学习、签到、讨论、单元测试、单元作业、线上考试。线下考核包括:考勤、线下作业、线下测试、线下讨论、笔试。期末考试重点考核学生概念的理解,经典药物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以及利用药剂知识开发新药的思路,重在培养学生解决药剂学甚至是制药工程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 语

构建MOOC和对分易教学平台的《药剂学》教学模式,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管理方式,支持教师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可打造课堂多种互动场景。真实记录课堂历次教学活动的概况数据和明细数据,沉淀数据形成课堂历史轨迹,可分析和改进教学,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表现均全程可视,便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实现精准教学。在享受中国大学MOOC公共资源的基础上,用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功能弥补中国大学MOOC学校云的有偿服务项目,这样即可做到功能齐全,又能节约资源。特别是对分易教学平台的互动直播,在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学生延迟返校的情况下,利用直播功能进行线上授课,其他功能约束、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

猜你喜欢
药剂学考核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