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践课程的开设研究*

2021-04-09 09:53杨岩涛肖佳妹
广州化工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制药生产工程

杨岩涛,肖佳妹,唐 昱,黄 莉,覃 艳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制药工程专业是化学、(中)药学、工程学交叉形成的专业,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中列于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类别下,授予工学学位,1999年起全国有20余所高校招生,目前约有300余所学校设置有制药工程专业,依据高校原有的学科背景,主要的专业方向有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等。制药工程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科属性,实践教学是其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当前高等教育大背景下,高校如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倾力打造新时代“三全育人”创新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培养德才兼备的制药工程人才是办学过程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当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要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亦应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2]。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科知识背景薄弱,在《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化工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即已显露,普遍对工科相关知识的接受较为困难,在《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的学习过程中,也暴露了对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的理解相对较慢,尤其是对整体工程理念的理解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对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生产实践类的课程很有必要。考虑到制药工程专业除化工类专业知识为其重要专业基础之外,(中)药学也是其另一个重要的专业支撑点,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而言,中医药背景知识是其区别于综合性高校和工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部分,因此可以依托中药学一流学科,在学生已完成化工类、(中)药学类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平台等优势,整合资源,优化培养过程,为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1 制药工程生产实践的开设目标

基于当前社会需求,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本,工科专业应着眼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培养学生,应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应从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转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应能描述实际制药生产过程、会操作制药生产常用设备、能解决工程生产的实际问题,能设计制药生产工艺路线,推动学生融入行业一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推动学生弘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培养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创新应用型中药制药人才。

生产实践环节可在校内依托实训教学体系完成,如我校自建有交互式教室及固体制剂生产线和液体制剂生产线各一条的模拟药厂,其中固体制剂生产线系仿照GMP的要求改造的,可以与其他课程结合在校内虚拟仿真操作,熟练设备基本构造和基本操作后,再到模拟药厂的实际设备上完成模拟生产实践活动,可起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作用,同时也可为后续进入到实际生产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能够在校内实训基础上,与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在基地完成相关实践内容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结合基地工程师的操作经验,更为稳定的基地生产运行以及更加实际的生产过程,在实景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服务社会意识,铸就学生为祖国从医药大国迈向医药强国贡献力量的思想,无疑更能为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制药人才奠定基础。

2 生产实践内容及评价标准

为不增加学生负担,我们在生产实践教学环节采取的是学生分组,自主选题,每组完成一个复方制剂的生产过程,由学生根据前期课程《工业药剂学》、《制药工艺学》等基础,针对桑叶总黄酮颗粒剂、六味地黄不同剂型等多成分制剂自主设计工艺流程,经指导老师审核,并反复沟通修改后,根据确定的工艺流程,结合前期所学知识,学生在交互式工作站完成虚拟仿真操作,在计算机上完成车间各岗位的具体操作,了解关键设备内部结构的可视化及对关键设备的拆卸、安装等系列操作,熟悉整个生产流程和关键设备[3-4],待操作训练熟悉后,按照学生自主设计的生产工艺流程,由指导老师协同完成模拟药厂实际的小试生产操作。这也是在校内完成生产实训的优势,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及发展需要自主设计生产过程。如果是在社会实践基地完成,一定要达成学生可以直接进入生产区,并拥有在基地工程师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机会的一致意见,从而保证生产实践的真实效果,充分体现实践环节的教学目的[5],但受限于实习基地生产品种的限制,生产实习过程中仍难以完全按照学生设计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但经过与实践单位的沟通,以学生设计工艺路线的剂型为准完成同种剂型的生产。此外,多方开拓社会实践基地,以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三大原料药为基,以制剂生产为线,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生产实践教学体系,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及未来从业方向自主选择,在相应生产实践基地完成生产实践环节,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开展,充实了教学内容,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象的实际操作,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充分理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拉近了课堂与实际生产的距离,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还注重挖掘思政元素,注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教育融合思政教育,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化专业知识为内在修为,将学生工程素质提升与社会责任感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服务社会意识,铸就学生为祖国从医药大国迈向医药强国贡献力量的思想,培养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创新应用型中药制药人才。并以此为根本,构建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目前产学分离,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的问题,采用虚实结合、理实结合的方式,以理论知识为轴,工程能力培养为纲,将理论、实践、虚拟仿真、设计竞赛等有机融合,推动学生提升整体工程素质,融入行业一线,构建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起新时代制药工匠培养体系。

目前,本课程采取的成绩评价体系为:课程总成绩100%=平时成绩20%+虚拟仿真操作成绩20%+模拟生产操作成绩40%+生产实践总结汇报20%,整体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平时成绩:学生平时表现(含测验);虚拟仿真操作成绩: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相关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评分;模拟生产操作成绩:分组完成实验设计,并在校内模拟药厂完成模拟生产,根据模拟生产操作及结果评定;生产实践总结汇报成绩:由指导老师组成的答辩小组根据对全过程的实训操作、经验总结及答辩情况评定。

3 生产实践环节的特色与创新

在制药工程生产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紧密融合专业素质提升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传承,全面提升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服务于国家战略[6],推动学生树立基层工作大有可为的就业思想,推动学生发扬螺丝钉精神[7],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祖国经济建设,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还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虚实结合,营造节能环保的工程理念,以虚拟仿真实验为基础,秉承“能实不虚”的原则,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加强产学一线交流沟通,降低实践环节的成本及物料消耗,构建环境友好型工程社会实践环节[8]。

4 结 语

目前,我校《制药生产实践》课程的开设在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当今社会的需求仍有差距,我们将进一步根据教学反馈及积累,不断改进,强化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科属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推动课堂革命,建立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中药制药生产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收获为主要考核目标,通过学生综合工程素质的提高评价课程效果,有力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素材,扩充社会实践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规范实践教学过程,为培养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创新应用型中药制药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制药生产工程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