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2021-04-09 08:32曹琼晓
工业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设计色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曹琼晓

摘要:当前,全国各高校都广泛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真正实现各类课程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本文首先阐述了《设计色彩》课程的现状,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然后提出课程思政背景下《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并赋予实践。以期对今后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设计色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3-0044-02

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总课时有限,所以其专业课程的设置通常遵循“实践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但从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文化极为密切的关系来考虑,从事设计工作除了需具有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之外,设计师更依赖个人综合素质才能走得更远,所以不能忽视培育自己的文化素养,多学习、多了解传统文化,全面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才能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优秀设计人才。“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围绕《设计色彩》课程的特点,关注学生知识理论与色彩设计实践的融合,强调学生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精神的渗透,提高学生职业适应力、岗位创新力。

1《设计色彩》课程概述

《设计色彩》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更加强调学生理性思维在色彩造型领域的创新应用。《设计色彩》课程的育人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色彩观,增强学生对色彩系统的理解,为应用色彩、推进色彩设计创新奠定基础。在课程目标上,引入日本色彩设计的色相色调体系与配套色卡色票;在教学内容上,指导学生认识色彩来源,通过色彩量化训练,让学生认识不同色彩及色彩的差异性。《设计色彩》课程重在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色彩系统,了解不同时期绘画色彩的历史演变。色彩在表现形式与色彩语言上的多样性,拓展了学生的眼界。通过对《设计色彩》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把握色彩的调色、色彩的塑造方法,使作品增强艺术表现力。

2课程思政背景下《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设计基础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因为它与本土文化、人文情怀、人生态度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着丰富的育人内涵。

《设计色彩》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大一新生入门的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在整个专业教学的系统体系中都具有重要的奠基地位。将思政因子融入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具体内容中,引导学生对中西方色彩文化进行辩证思考,使学生不仅能够客观看待西方大师作品,还能正确认识和欣赏中国本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因此,本着文化价值塑造和审美体验营造,选择这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与人生观。

3课程思政背景下《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3.1确立“文化自信”育人目标

从本质上看,课程思政其实就是课堂教学中核心價值观的宣传,即通过专业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要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就是学生应该树立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从单一维度看,很多教师一直也在课堂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做着这项工作。这样进行价值观的宣传似乎很简单,但课程思政本身并不是思政课程,像思政课程一样直接论及“四个自信”。在尊重原有课程的学理框架、文化框架的基础上,以贴切的方式自然地连接思政价值与专业语境,以实现专业话语体系与价值话语体系两者的有机融合。这是思政教学改革的本质。就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因其学科的文化属性较强,其课程思政教学的重点应立足于“文化自信”的建构,而非其他。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使思政教学在不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前提下,为教育加码。

3.2调整教学方式

现代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在西方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所以中国现代设计的理念一直深受西方的影响,而本土设计思维比较薄弱。在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德国包豪斯为指引的设计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主导范式,但事实上,设计既有普遍价值的一面,更有地域与文化特色的一面,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丰富的设计语言。而色彩是最具大众传播价值的形式语言。对于中国设计而言,色彩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基于这样的认识,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需依据艺术设计学科中国话语建构的可能性与途径来进行,打破现有的研究理论及固有范式,另辟蹊径创建艺术设计学科的中国理论和范式。设计的本质是服务,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色彩。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使受众从心理上产生亲近感,更易达到视觉传播的目的。引导学生运用中国色彩,结合现代审美进行设计,让作品更具文化底蕴,使学生既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还能坚定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点改革可从以下几点来切入:一是利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色彩案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树立文化自信;二是对中西方优秀色彩作品案例比较分析,引出设计的“民族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三是利用民间艺术中的色彩案例,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四是从“设计为人”出发,勉励学生树立专业信仰;五是发掘身边的色彩案例,以审美关照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等。另外,设计色彩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比如敬业精神、工匠精神、诚信品质等,这些都可以与设计活动相结合。

3.3注重文化素养渗透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和思想素养相对薄弱的现象,文化素养上的劣势,可能会弱化课程思政效果。对此,还需要考虑应对预案。第一,依托智慧职教国家资源平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及自制的教学资源等,全方位灵活辅助学生开展学习,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学习难度;第二,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进程,通过不断地讨论、点拨、释疑等,使学生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育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积累知识,筑牢理想信念,陶冶情感,锤炼意志。

4课程思政背景下《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设计色彩》课程的实际情况,要确定思政教育点,通过有效措施来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达成。

第一,重组知识模块。精心挑选能够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教学项目。课程拟精选的核心项目主要有:中国传统艺术色彩赏析及应用、中国民间艺术色彩赏析及应用、中国民族色彩赏析及应用、中西方色彩比较分析及应用等。

第二,改革课堂教学设计,强化思政教育。课前借助云课堂APP、QQ互动交流等信息化手段,学生初步了解案例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中贯穿“赏—教—学—模—创—评”一体化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熟知文化内涵、并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感受精神洗礼;课后拓展实际生活案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热情,提升其专业自豪感。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活动。课程中通过有意识地设疑、讨论和点拨,引入关于道德、法律、哲学、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观等问题的探讨和思考,鼓勵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疑问、发表见解,再经过讨论和释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同时引发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价值和作为设计者的人生价值有所思考。

第四,开拓第二课堂。带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与文物面对面,与画家面对面,近距离深入领会传统文化及艺术作品的精髓,学习古代工匠及现代艺术从业者的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

第五,举办中国色彩文化专题研究汇报展活动。通过展览推广本土文化,同时该展览也为参加相关艺术设计大赛及作品展奠定了知识基础。

第六,增加形成性考核内容。在《设计色彩》课程评价中,要强调设计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衔接,将课程思政育人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5结语

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传统的淡化,中国社会长期陷于一种被动的文化现实中,中国色彩的教育教学及设计色彩的研究和应用严重滞后。这不仅危及中国设计教育,更危及中国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契机。我们需要借助这个契机,利用《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点燃学生对于中国色彩的激情,强化未来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猜你喜欢
设计色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色彩风景教学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色彩基础课程与学生创意能力培养关系探究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色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