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2021-04-11 12:28贾松贤
系统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活菌溃疡性双歧

贾松贤

巨野县北城医院消化内科,山东巨野 2749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大多表现为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出现黏液脓血便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进展为肠穿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2]。 有数据[3-4]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病比较集中于20~40 岁及60~80 岁人群,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中青年发病率上升明显。目前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药物治疗为主,美沙拉嗪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但单一用药效果一般。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是一种微生态制剂,是治疗慢性腹泻等胃肠疾病常用药,为了探讨其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该研究选择2018 年8 月—2019 年10 月该院收治的104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从中选择104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奇偶数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 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为28∶24; 年龄22~78 岁, 平均年龄为(45.21±1.92)岁;轻度15 例,中度26 例,重度11 例;病程0.5~5 个月,平均(2.62±0.08)个月。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为30∶22;年龄26~77 岁,平均年龄为(46.02±1.87)岁;轻度16 例,中度28 例,重度8例;病程0.5~5 个月,平均(2.58±0.06)个月。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经该院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对我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相关标准;②均经过临床检查得以确诊;③无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清醒;④依从性良好;⑤知情且愿意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细菌性痢疾;②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对该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中途退出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美沙拉嗪治疗,给予患者美沙拉嗪肠溶片(国药准字H19980148)口服,3 次/d,1 g/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给予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国药准字S19993065)口服,3 次/d,4.2 g/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

生活质量评分从4 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各维度满分15 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超敏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超敏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52)对照组(n=52)t 值P 值超敏C 反应蛋白(mg/L)治疗前 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ng/L)治疗前 治疗后54.31±5.62 55.02±5.77 0.636>0.05 9.01±2.34 16.89±2.48 16.665<0.05 172.18±15.25 172.73±15.04 0.185>0.05 93.55±10.86 147.41±12.92 23.012<0.05肿瘤坏死因子α(ng/L)治疗前 治疗后62.11±7.24 62.59±7.07 0.342>0.05 16.03±4.24 24.93±4.38 10.528<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观察组(n=52)对照组(n=52)t 值P 值14.13±0.51 12.08±0.64 18.064<0.05 13.95±0.39 11.87±0.42 26.170<0.05 14.34±0.28 12.45±0.17 41.607<0.05 13.93±0.17 11.86±0.21 55.247<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 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并倾向于累及结肠远端。 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可出现在任何年龄,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典型的复发缓和过程。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影响结肠黏膜的表层,在内镜下表现为黏膜水肿、红斑、颗粒状、易碎性和溃疡[6-7]。 美沙拉嗪是一种氨基水杨酸剂,大部分药物可抵达结肠,直接作用于炎症黏膜,对于前列腺素与白三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可以减轻肠壁炎症,有利于溃疡组织愈合。另有文献[8-9]报道,美沙拉嗪对中性粒细胞脂肪氧化酶的生物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达到抗炎的目的。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是临床治疗胃肠道疾病常用药,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包括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肠道内部益生菌种群, 能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已有研究[10]证实,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以穿过胃酸屏障,在肠道内将活菌释放出来,在整个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对人体的侵袭,抑制有害菌产生内毒素, 可以有效清除肠道内的炎性病菌,并能够增强患者肠道黏膜免疫功能。

该项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 蛋 白(9.01±2.34)mg/L、白 细 胞 介 素6(93.55±10.86)ng/L 与肿瘤坏死因子α(16.03±4.24)ng/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6.89±2.48)mg/L、(147.41±12.92)ng/L、(24.93±4.38)ng/L(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为 (14.13±0.51)、(13.95±0.39)、(14.34±0.28)、(13.93±0.17)分,优于对照组(12.08±0.64)、(11.87±0.42)、(12.45±0.17)、(11.86±0.21)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7.31%, 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0.77%(P<0.05)。这可能是因为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应用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效果,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肠道黏膜炎症,对肠道内其他致病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该项研究结果与涂晶等[11]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3%高于对照组75.44%(P<0.05),李祥苏[12]研究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P<0.05),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更显著改善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可以更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与安全性均高于单一用药。

猜你喜欢
活菌溃疡性双歧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长双歧杆菌与婴幼儿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双歧杆菌与肠道疾病及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有些药别用热水服
活菌制剂用途的专利分析
针灸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提升了养殖 现代养殖离不开活菌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