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1-04-11 12:28凌静
系统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综合征病情血清

凌静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盐城 224100

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是因为汉坦病毒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是出血、低血压、肾脏受损[1]。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急,发病后病情会呈迅速进展,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会造成较大危害[2]。 对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 做好肾功能的监测非常重要,是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临床用于检测肾功能多应用尿素(Urea)、血清肌酐(Cr)指标,不过这些指标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指标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中准确度不高[3-4]。当前不少研究发现,血清Hcy、Cys-C 水平与肾功能存在紧密联系,但其中具体相关性还没有完全阐明[5-6]。该研究选择该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68 例患者与60 名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 探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Hcy、Cys-C 水平变化特点。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68 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该研究观察组,患者均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标准[7],按照发热程度、尿量、血压、肾脏损伤情况进行分期,发热期:体温超过40℃,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表现,另外有面红、结膜红、皮肤红表现;少尿期:肾功能出现异常变化,尿量减少到每天不足300 mL,或者完全无尿;恢复期:各系统功能恢复至患病前水平。观察组男48例、女20 例;年龄24~78 岁,平均年龄(49.68±16.24)岁;轻型13 例、中型18 例、重型20 例、危重型17 例。另外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 名健康者为对照组, 男44 名、 女16 名; 年龄22~75 岁, 平均年龄(48.59±15.14)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全部研究对象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且该研究开展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全部患者分别在发热期、少尿期、恢复期收集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液4 mL,对照组直接在体检时收集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液4 mL。血液采集后在3 000 r/min 速度下进行持续10 min 的离心处理,进行血清分离,留取血清置于-80℃温度下待测。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免疫比浊法下进行血清Hcy、Cys-C 水平的测定, 操作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cy、Cys-C 水平差异;比较观察组内患者发热期时、少尿期时、恢复期时血清Hcy、Cys-C 水平差异;比较观察组内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Hcy、Cys-C 水平差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Hcy、Cys-C 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Hcy 水平、Cys-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Hcy、Cys-C 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血清Hcy、Cys-C 水平比较(±s)

组别 Hcy(μmol/L) Cys-C(mg/L)观察组(n=68)对照组(n=60)t 值P 值18.45±2.13 4.13±0.69 49.802<0.001 4.62±0.42 0.93±0.15 64.496<0.001

2.2 观察组患者不同病程时血清Hcy、Cys-C 水平比较

观察组病程处于发热期与恢复期时的血清Hcy、Cys-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少尿期时的血清Hcy、Cys-C 水平均明显高于发热期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发热期、少尿期、恢复期血清Hcy、Cys-C 水平比较(±s)

表2 观察组患者发热期、少尿期、恢复期血清Hcy、Cys-C 水平比较(±s)

时间 Hcy(μmol/L) Cys-C(mg/L)发热期(n=68)少尿期(n=68)恢复期(n=68)13.45±1.39 22.16±2.21 12.23±1.35 2.23±0.25 5.89±0.64 2.19±0.24

2.3 观察组不同病情水平差异

观察组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cy 水平、Cys-C 水平比较,任意两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内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cy、Cys-C 水平比较(±s)

表3 观察组内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cy、Cys-C 水平比较(±s)

分型 Hcy(μmol/L) Cys-C(mg/L)轻型(n=13)中型(n=18)重型(n=20)危重型(n=17)16.48±1.73 21.03±2.16 25.26±2.60 29.30±2.78 4.99±0.51 5.71±0.56 6.03±0.61 6.31±0.62

3 讨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不仅会有肾脏损害表现,同时会出现全身广泛脏器损伤,一些研究认为病毒在其发病中起主要作用,一些研究认为免疫病理损害是导致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8]。关于免疫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大多认同是汉坦病毒入侵后将免疫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大量释放,细胞因子经级联反应导致多器官免疫病理损伤,具体会出现毛细血管广泛弥漫性损伤,这一损伤发生后又会导致血浆外渗,减低血容量,降低血压水平,减低肾小球滤过率,引发急性肾衰[9]。

该研究检测中选择的指标Hcy 为含硫氨基酸,为机体非必需氨基酸,生成后迅速被分解代谢,所以,正常情况下血液中Hcy 水平非常低[10]。代谢Hcy 的器官主要是肾脏与肝脏, 所以一旦肾脏发生病变,Hcy 水平会明显上升。 并且研究显示,病情进展会相应引起Hcy 水平逐渐升高, 过量Hcy 会增高自由基活性,加快损伤内皮细胞,影响肾小球基底膜细胞功能,损伤肾小球过滤功能,促使肾小球内压升高,导致原有肾脏疾病进一步严重[11]。 Cys-C 为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含122 个氨基酸残基, 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出现于不同组织体液中或者有核细胞中,能够对半胱氨酸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的活性形成有效抑制。 人体不同组织有核细胞都能生成Cys-C, 且带有正电荷, 肾小管上皮细胞会将Cys-C完全重吸收会降解,以确保血液中Cys-C 水平持续稳定,其水平不会受其他因素如感染、炎症、年龄、性别、饮食等的影响,肾小球滤过会清除血液中的Cys-C[12]。Cys-C 能够将肾功能损伤程度较为准确反映出来,且其敏感度较高,即便肾脏仅出现轻微受损,血液中的Cys-C 也会出现上升变化[13]。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Hcy、Cys-C 水平分别为 (18.45±2.13)μmol/L、(4.62±0.4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受检者(4.13±0.69)μmol/L、(0.93±0.15)mg/L (t=49.802、64.496,P<0.05),类似研究[14]显示,研究组Hcy 为(26.3±9.71)μmol/L,Cys-C 为 (3.45±1.13)mg/L 均高于健 康组 (8.54±4.06)μmol/L、(0.82±0.18)mg/L(P<0.05),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表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后, 血清Hcy、Cys-C 水平会出现明显升高,提示通过测定这一指标水平有助于辅助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该研究显示,观察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病程处于发热期时与处于恢复期时的血清Hcy、Cys-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少尿期时的血清Hcy、Cys-C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提示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同病程的血清Hcy、Cys-C 水平会出现不同变化, 少尿期时血清Hcy、Cys-C 水平升高最明显, 推测少尿期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最严重的时期。另外该研究显示观察组肾综合征出血热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血清Hcy、Cys-C 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趋势, 不同病情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Hcy、Cys-C 水平与病情存在正相关关系, 病情越严重,血清Hcy、Cys-C 水平越高,表明通过测定这一指标水平有助于临床辅助判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疗方案的确定、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用指导。

综上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会出现明显升高,且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通过测定这一指标水平有助于辅助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及判断病情、评估疗效与预后。

猜你喜欢
综合征病情血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考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