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锡忠的将军情
——记无锡将军书画艺术馆馆长言锡忠

2021-04-11 07:31张泉松
上海商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将军服装

卓 一 张泉松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2020年12月5日中午,解放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派出的穿着一身毕挺军装的男主持人一首《西部放歌》和同样穿着一身毕挺军装英姿飒爽的女主持人一曲《希望》,把在江苏无锡举行的无锡名将书画院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

无锡名将书画院是由民政部门登记批准设立的民间机构,20年前由企业家言锡忠斥资建立,并经批准设立了无锡将军书画艺术馆,由言锡忠担任馆长,馆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无锡名将书画院是主打将军文化品牌的独具特色的书画院。成立20年来,得到了军地领导和全国书画名家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关怀,先后收藏了上万幅将军和名家书画作品,将军和书画名家作品的书画展先后走进首都,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书画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峽两岸百名将军书画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将军名家书画大展,还到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张家港、溧阳新四军纪念馆、孔孟之乡山东济宁、淮安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宜兴残联文联等地进行大型展览,在全国巡回展览50多场。其中2012年7月29日在首都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将军名家书画展反响强烈,10000多幅将军、名家书画作品轰动京城。无锡名将书画院被定为省、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时光穿梭到2004年8月22日。上午10点,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特邀代表,言锡忠和首都各界人士一起出席了纪念大会。他看着主席台上方悬挂着的邓小平巨幅画像,心潮澎湃,无比激动。作为新时代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巨大成果的年轻人,言锡忠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领袖充满了无限崇敬之情。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感恩之心,面对面地聆听着中共中央总书记、囯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当言锡忠再次从胡锦涛的口中,听到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话语时,他思绪万千,热泪盈眶。

言锡忠1969年出生在无锡东北的一个村庄里。相传言氏的先祖言偃是孔子的72贤人之一,祖庙在不远处的常熟。可是显赫的先祖并没有给言锡忠带来福荫。言锡忠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老八,家庭生活贫困。10岁那年,言锡忠读三年级,由于兄弟姐妹多,生活艰难,言锡忠交不起学费,父亲多次要他辍学,但言锡忠太想读书了,他坚决不肯辍学。后来因为言锡忠承诺,每天完成作业后,放学回家帮父母干活,父亲才同意让他继续读书。种地、种菜、喂猪、养鱼,言锡忠样样干得认认真真,勤勤恳恳,邻居们都夸赞他。

1982年,言锡忠升入初中,但是家里兄弟姐妹多。经济拮据和住房拥挤等因素都制约着言锡忠的读书梦,最终无情地断送了言锡忠的求学之路,他难过地哭了。少年的他饱尝了贫穷的辛酸。

言锡忠辍学后,第一份职业是养鱼。自打接管鱼塘后,言锡忠就日夜守候在鱼塘,他在鱼塘边垒起个鱼棚,每天和鱼打交道。

言锡忠不断地钻研养鱼技术,他购买了许多有关养鱼的技术书籍,并多次跑到60公里开外、位于太湖之畔的囯际养鱼中心去参观学习,虚心请教专家。专家们很喜欢这个小青年,他们向他无私地传授养鱼的知识和技术,言锡忠把专家们的养鱼技术和经验点点滴滴都记在了小本子上。

不到三个月,言锡忠的养鱼技术大有起色,他养的鱼长得又快又肥,而且没有病害,四邻八乡不少人前来参观,向他取经。言锡忠也是尽其所能,尽心帮助那些缺少技术的养鱼户。人们发现这个身材瘦小的小伙子是个热心人。说起养鱼经来,言锡忠是一套一套的。经过实地观察,人们看到,言锡忠的养鱼法与传统的不同,他把鱼分成上中下三层来饲养,这三层养的鱼各不相同。这三层下面的池底还养了丝螺、泥鳅和黄鳝,他搞起了立体养殖。到年底,言锡忠向家里报了喜,他超额完成父亲规定的营业额,并且达5倍之多。按父亲的规定他可以得到1万多元的奖励,然而懂事的言锡忠却把这些钱如数交给了父母,他知道这个兄妹8个的10口之家实在是太艰难了。

言锡忠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1986年,养鱼已经得心应手的言锡忠毅然放弃鱼塘而去工厂学工。他认为,办工厂、搞企业肯定比养鱼富得快,而富裕之基础则要先学会一门谋生的技术。他选择了镇上的一家电器厂当学徒。当时很多亲朋好友很不理解他的这个决定。

言锡忠是个要强的人,他这个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电流、电压、电阻,什么叫正负极,什么叫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然而,学习欲望强烈的言锡忠把所有的困难和障碍一一攻克,他自信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背诵专业术语,就连等吃饭前几分钟的时间都不肯放过。他口袋里经常有不少小纸片,那上面都是他记录的电器知识、字母、计算公式等。他所在的工作岗位,电器的知识性较强,许多说明书和电器配件使用手册上有很多英文。这对从未学习过英语的言锡忠来说是个很大的障碍。困难固然很多,但言锡忠懂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努力学习,艰苦劳作。言锡忠就是这样用雷锋的钉子精神,硬是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啃下了别人要用两年时间才能掌握的知识。很快,他成为了一个合格且优秀的技术工人,多次受到厂领导的表扬与鼓励。

言锡忠在他的技工生涯中,仔细观察到了厂里领导们是如何经营一个生产实体的。生产管理需要讲究增产节约,需要鼓励职工爱厂如家;质量管理需要设计规范和调试精确,需要爱岗敬业;销售管理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率的销售队伍,有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特别善于攻关、特别能战斗的精锐队伍。通过不断学习,言锡忠感到天地宽了,知识面广了。他懂得了企业经营应该具备的管理知识和领导才干。这些都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的基础。

1987年,时年19岁的言锡忠转入了县水利局下属的水利站工作,由于他工作积极认真,第二年就转为国家正式职工。

1988年9月,艳阳高照、秋高气爽的日子,言锡忠开始了全新的工作生活方式,他天南海北地为单位搞产品营销。

做销售是艰苦的,那时通讯不发达,联系客户主要靠上门拜访。他今天坐飞机,明天坐火车,偏远地区还要挤公共汽车和步行。他经常吃不好、睡不香,还常常处于焦虑之中。但言锡忠极善于适应新环境,他能够在严密的流通领域撕开一道又一道口子。他不怕劳累,不怕吃闭门羹,迈开双腿,四面出击。一年下来,他的业绩比单位核定的销售目标额翻了一番,居单位销售榜首。单位领导认为他是个经营奇才,有意让他挑更重的担子。单位扩大经营,成立了物资站,任命言锡忠为站长。

物资站是搞石油销售。这对言锡忠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石油。但言锡忠是个倔脾气,越是没搞过的东西他越要碰一碰,越要去尝试一下,越要验证一下自己的能力。他去书店买来一大堆有关石油的书籍,这些书籍把他领进了石油大世界。他在短时间内懂得了石油的品类和性能,并触类旁通地掌握了什么样油料适合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经过市场调查,掌握了石油销售的基本情况。仅用了三年时间,言锡忠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石油销售大王。当别人喊他“石油大王”时,言锡忠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因为他明白,市场是个大熔炉,风险和机遇并存。他担任物资站长的一年后,就把一个物资站变更为一个石化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销售节节攀升。到1994年,他的业务量又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锡山市水利局的批准下,言锡忠筹建了当时锡山市最大的油库——锡通油库,并注册了商标。由于言锡忠善于市场分析,广结四方销售网络,公司的业务涵盖了无锡和周边地区,公司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言锡忠在经营实践中不断模索,学习营销知识,积累经验。他发现重质量、守信用、交朋友是成功营销的三大法宝,他成了无锡地区许多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铁杆供货商。言锡忠和他的伙伴们奋力拼搏,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乡镇企业,也无论量多量少,只要客户有需求,必定随时满足。于是,这个公司象滚雪球那样发展壮大起来。

1999年底,不满足现状的言锡忠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把组建的物资公司、石化公司、机械公司联合组建了实业总公司,上级任命他为总公司董事长。是年,总公司年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上缴国家利税300多万元。言锡忠是年28岁,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龄。他娶了一位端庄贤淑、热情而稳重的女子作为终身伴侣。

婚后的言锡忠有了自己的新居,有了温馨的港湾,但他没有过多地留恋自己的安乐窝,更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市场上打拼。

2000年,言锡忠又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下海了。一个在国营单位里颇有成就的高级白领毅然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在当时砸掉做得风生水起的铁饭碗是需要勇气和自信的,但言锡忠就这样干了。

一次,他从东北坐火车经20多小时奔波回到无锡家中,感到十分疲惫,但一路所思所想形成的感悟,促使他急忙放下行李,拿起笔写了一首诗:

走南闯北拓市场,

为谁辛苦为谁忙?

餐风露宿寻常事,

创业方为好儿郎。

这首诗道出了言锡忠创业的艰辛和他立志继续创业不动摇的心声。干啥成啥的言锡忠将要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他已经沉浸到了创业的快乐之中。

从1986年到工厂当学徒开始,到2003年,言锡忠已经打拼了17个年头。17年来,言锡忠在创办企业和在商海中遨游基本上没有呛过水,他是幸运的。

日历翻到了2004年,言锡忠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江苏省的两个率先战略,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其中之一就是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言锡忠无形中感到了一种压力,责任感促使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择。他决心成立制衣公司,打出自己的服装品牌。

他作出这样的选择不难理解,十几年来的跑市场做主业,时而也搞一些服装销售,接触客户多了,他的视野也开阔了。稍有空隙,脑子活络的言锡忠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许多想法和梦想,这些想法和梦想,时而清晰,时而暗淡,他经常一遍又一遍地加于梳理。他想这世界上人人都要穿衣服,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服装市场需求量大,一年四季,夏单、冬棉、春秋装,女装、男装、童装、学生装、职业装,装装需要,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是无止境的。

聪明的言锡忠把眼光盯在了职业服装这个很有特点的市场。他认为世人对职业服装关注甚少。而且言锡忠对此作过较长时间的调研。当时他认为职业服装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这里是大有市场空间的。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要展示自己的风釆,各行各业都要在服装上展示她的精神风貌。这就要求职业服装应具有简洁、亮丽和引人注目的特点。军警服、保安服、行政执法服、校服、空姐服、白衣天使服、公路铁路客运服、运动服等等都有自身行业服装的不同要求。言锡忠认为职业服装生产厂家,只要研究透彻,迎合满足市场各行业的需求,就能拓展更多的业务。他把这些想法视为职业服装文化。他要打造他的职业服装在市场上的知名度。2003年,言锡忠的制衣厂在职业服装的生产销售上小试牛刀便获成功,产能和销售达到1000多万元。他还着手筹备中国职业服装文化研究会这个社团组织。言锡忠从一个服装门外汉俨然成为了服装研究的行家里手。他常常回首服装生产和服装销售的过往,从而不断提高和创新。他通过阅读和向专家请教,通晓古代战国服装、唐宋服装、明清服装、游牧服装、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和风格,当代服装与古代服装、各少数民族服装、世界各国服装的差异,一聊起来,便能脱口而出,极其专业。他在服装研究上的造诣令人惊讶。

言锡忠是个清醒的服装产销实战者。那些年,他一直寻求中国这个面料、服装生产大国与西方服装之间品牌发展不平衡的答案。他把目光放在每一次的海外服装大型博览会上。哪些面料被看好,哪类服装畅销,都熟记于心。特别是对法国的国际纺织面料博览会、第一视角未来面料展以及美国的国际服装展更是关注,这些服装界的盛会,每一次都未能跳过言锡忠的眼睛。

言锡忠目光远大。他当时清楚地知道,2004年底全球将取消纺织品配额,这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国际市场。言锡忠把注意力放在中西服装的差距上。比如色牢度、颜色搭配、双向弹力服装等,都是言锡忠研究的领域。

言锡忠认为,苏南地区是服装面料和服装生产大区,江苏省是中国服装面料生产大省,服装企业有多少家,年销售额有多少亿,全年完成利税总额有多少亿,言锡忠如数家珍,了然于胸。言锡忠认为,贸易壁垒的取消,技术壁垒会相应产生,努力提高服装产业的含金量是当务之急。要变江苏制造为江苏创造,改变江苏服装出口的贴牌生产现象。要多创名牌,多创外汇,要形成名牌效应。言锡忠主张瞄准海外市场,这是我国服装生产销售的主要方向,同时也要满足国内需求。这是中国服装生产企业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也是言锡忠制衣企业的发展方向。言锡忠厚接薄发,其理性思维令人信服。

言锡忠有一颗仁爱之心。他出身贫寒的农家,改开之前,家中住的是低矮破房,吃饭常常半饥半饱,穿的衣服大多缝缝补补,新年来临别人家孩子都有新衣,而言锡忠鲜有新衣。辍学、养鱼、种田、遭人白眼,桩桩件件他都记忆犹新。他曾发誓,如果他富裕了,他一定要爱满天下,帮助那些穷苦的人们。

言锡忠这个苦孩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年他承包企业经营时,掘得了第一桶金,得到了1万元钱,当时这可是万元户啊!可言锡忠毫不犹豫地将1万元钱上交给了所在单位。人们纷纷说他傻得可爱,他却平静地说,承包企业经营的成功,绝非我一人之功,领导的信任,同事们的协助,才成就了我,我怎么能一有钱就忘了单位、忘了大家呢?大家对他都十分信服。他在那个年代担任实业公司董事长时,年上交国家利税300余万元。对国家贡献大了,自己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但他没有忘记职工们,职工用的液化气、灶具都是公司提供的,还有生活补贴。特别是贫困职工,逢年过节总能得到他的关心。1995年那时,1万元钱是个大数目,可言锡忠把上级奖励给他的6万元再加上自己的部分工资全部捐给了单位职工。言锡忠不是大富翁,自己也不是不需要钱。但他时常想到自己曾有过的苦日子,帮扶贫困,成了他的家常事。实际上言锡忠在25年前就开始扶贫了。

言锡忠对那些失学的贫困家庭孩子特别疼爱,他尽力地要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徐州市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袁贝贝母亲早逝,正当她无钱上学孤立无援的时候,言锡忠帮助她圆了上学梦,从初中一年级到大学的4年,袁贝贝无忧无虑地完成了学业。袁贝贝说,言总经理是她的再生父母。

湖北当阳市职业学院的倪小明等一些学生也得到了言锡忠的无私资助。

对这些经济上无助的穷孩子,言锡忠不仅资助钱,还经常邮寄课外读物,关心他们思想的升华。还给他们寄去文具和生活用品及四季服装,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成长。熟悉内情的人们说,言锡忠对自己的儿子也不过如此。

言锡忠经常走访慰问孤儿院、敬老院、残疾人福利院。在革命老区将军县——安徽省金寨县,他收养了22个穷孩子,为他们缴学费,捐款、捐物,在生活上当亲生儿女一样照顾他们。所以金寨县流传着“22个孩子一个爹”的感人故事。2001年,中国慈善协会名誉会长王光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言锡忠,并向他颁发了《爱心慈善荣誉证书》。他做好事心甘情愿,不事张扬,从不图报,多少年来执着他做着慈善工作,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的大力赞扬,成为了中华慈善总会最年轻的理事之一。

言锡忠热心做公益事业也令人感动。有一个村的一条水泥路破败不堪,村民行走极为不便。言锡忠得知后立刻捐资3万元,修成了一条人人夸赞的安全路,幸福路。有一个村里的一条河浜淤泥长期得不到清除,河水发黑,臭气熏天。言锡忠在听说后立即拿出5万元,用于清除河浜淤泥,使这条臭水河变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观河。有一个村的供电线路老化,常常造成断路停电,居民怨声载道,可村里又拿不出钱来改造线路,言锡忠一听说这事,立马拿出2万元,用于该村改造供电线路,使村民们用上了放心电。通电的那天,村里比过节还热闹。

喝水不忘掘井人,幸福不忘党的恩。言锡忠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领袖充满了崇敬之情。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他慷慨出资赞助纪念活动。

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前夕,他又出资20万元赞助纪念活动。

多年来,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开创者的重要纪念活动中,言锡忠都参与了筹备工作并捐款。他说:“为纪念老一辈革命家献一份爱心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义务,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

时尚圏记者在言锡忠的像片集中,看到了他与张万年、迟浩田、曹刚川等许多将军的合影,还看到了他与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儿媳邵华、朱德的女儿朱敏、孙子朱和平、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及儿子刘源、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邓小平女儿邓楠、儿子邓朴方的合影。这些都证明了言锡忠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崇敬和爱戴。

2004年国庆期间,言锡忠带领几位专家学者来到徐海东大将当年重建红28军的旧址安徽省金寨县考察。北塘小学原是红四方面军创办的养正学校旧址,曾有4位共和国的将军在这里读过书。言锡忠看到这学校的20多间校舍破旧不堪时落泪了,当即决定捐资翻建,他要在这个革命老区撒下爱心。北塘小学被翻建一新,新学校开学后,师生们欢欣鼓舞,欢声笑语响彻校园。言锡忠听着学生们欢乐的朗朗读书声,欣慰地笑了。言锡忠很多年来一系列的善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江泽民、胡锦涛、李铁映、倪志福、王光英、布赫、张万年、迟浩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接见了他。

言锡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1996年,他被授予无锡市十大青年标兵称号。

言锡忠做慈善事业,单从钱物的绝对值来估量,并不是很可观,可他并不是富翁。可贵之处在于他是倾其所有播撒爱心。2009年10月1日国庆那天,言锡忠作为江苏省的慈善事业代表受邀赴京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一时被人们传为美谈。

2009年4月7日,盛开的鲜花绽放在言锡忠的家乡。在港下镇市民公园内,一座由言锡忠投资300多万元、装饰一新的古朴典雅的建筑落成。在第二层楼的大厅上方,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手书的“将军书画艺术馆”7个大字赫然在目。这天,22位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将军从天南海北云集到这里,参加一场金戈铁马与翰墨文化交融的旷世盛典一一无锡将军书画艺术馆开馆暨百名将军书画作品展开幕仪式。在开幕仪式现场,将星闪耀,群贤毕至。白发苍苍、戌马一生的将军们与地方党政领导欢聚一堂,共同为这一军界和文化界的联姻创举而抚掌称颂,为这一朵军地共建的精神文明之花培土浇灌。

言锡忠倾10多年心血筹建了这座将军书画艺术馆。为展现共和国将军们戎马生涯中的精神风貌,言锡忠锲而不舍,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满腔热情南下北上,遍访将军,先后收集了300多位将军的墨宝珍品。这些作品或豪爽刚劲,或委婉抒情,充分体现了将军们那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和深䆳博学的文化底蕴。言锡忠的不懈追求得到了将军们和地方党政领导的赞赏和支持。

原来,在创办服装厂获得成功后的言锡忠,就开始了他的创新图变之旅,他苦苦寻求人生路上的新坐标。言锡忠领悟到,企业家应该重视文化影响力,应该用先进文化来浇灌企业。

言锡忠做事,样样事情都力争做到极致。他从小爱好书画艺术,从小崇拜军人和书画名人。他爱军、拥军,因而他通过各种渠道与一大批共和国的将军结缘,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自从人家引导他见到张万年上将、迟浩田上将后,言锡忠又陆续结识了无锡藉钱树根上将和糜振玉、宗顺留、朱增泉等一大批将军。言锡忠发现,这些战时驰骋疆场,和平年代为打得赢而思谋对策的将军们,在业余时间或退休之后,又笔走龙蛇,舞文弄墨,展示才华,挥写着爱国和爱军习武的豪情和胸怀,表现当代将军的家国情怀和风采。言锡忠在将军们身上明显感受到他们神勇之气以外,还有着可敬、可亲、随和、儒雅的气质。

从那时起,言锡忠做企业经营时,结识了更多的将军,这些将军也感受到这位来自江南的青年企业家的质朴、真诚和热心。他们委托言锡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联谊会联络部主任和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副主任。于是,言锡忠与將军们的书画作品结缘了。

言锡忠因书画与将军结缘,象滚雪球那样,拜访结识的共和国将军达到300多位。他与这些将军的交往已经不限于一个地区,而已经走向全国、全军。

从2005年起,言锡忠多次拜访了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还拜访了曹刚川、梁光烈等上将。张万年上将为言锡忠作了“剑胆琴心”和“浩然正气”的题词。迟浩田上将多次为将军书画艺术馆题词。言锡忠还拜访结识了解放军各总部和各军种、兵种的高级将领。这些将领们也都热情鼓励言锡忠在搞好企业经营的同时,努力去做拥军强兵的事业,为国防事业作贡献。

在书画展室内,言锡忠向时尚圈记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与将军交往的动人故事。记者发现他对共和国将军的崇拜之情已经渗透到心灵深处。

在与将军们的交往接触中,言锡忠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和内心。言锡忠了解到,钱树根上将在1985年任军长时参加了老山地区防御战,在这场战役中,钱树根军长“巧用兵、巧用炮”的作战方案享誉全军,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当时的《人民日报》曾用整版篇幅介绍了他的事迹。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糜振玉中将1958年参加了封锁金门的战斗,他还是全军第一批军事博士研究生导师,也是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名誉会长。他的能文能武令言锡忠倾倒。朱増泉中将是原总装备部副政委,朱将军著作等身,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诗人等殊荣。宗顺留中将曾经在被彭德怀元帅称为万岁军的三十八军任过参谋长,后历任原总后勤部副部长、原沈阳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候补委员。他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还有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秦伯益少将曾为中央政治局讲课,他讲的课是当代高科技技术一一基因科学。这些将军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言锡忠,时时鞭策着言锡中要不负重托,要把将军书画艺术馆办起来。

言锡忠还与解放军的新一代将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原总装备部,言锡忠拜访结识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从此,言锡忠始终关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与当年参加过粟裕将军指挥的丹阳卫岗对日大战并取得大捷的张铚锈将军会面时,张将军深情地对言锡忠说:“革命年代我们征服了千难万险,和平年代的千难万苦就要靠你们年轻一代来攻克了。不过,我们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应该成为你们永远要继承的精神。”言锡忠不断地点头。在与彭雪枫之子彭小枫上将会面时,言锡忠吟出了陈毅元帅对彭雪枫的赞诗:“新生千百万,浩荡慰忠魂。”表达了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怀念之情。

言锡忠在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还拜访结识了多名书画界宗师及他们的亲属。沈鹏、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和长子徐庆平、上海文史馆的惠毓明和南京艺术学院吴开诚、刘大为、李铎等,进一步丰富了将军书画艺术馆的书画藏品。作为长者,一代宗师沈鹏与言锡忠结下了深厚的情义,他们之间的频繁交往,使言锡忠增添了不少书卷气,也提高了他对书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言锡忠有时会说:“我要是一名书画家该多好!”他却始终没能成为书画家。可他一手打造的将军书画艺术馆,成了共和囯开先河的弘扬将军文化,主打将军文化品牌的独具特色的书画艺术馆,收藏的10000多幅将军和名家的书画作品,其数量和艺术质量,目前在国内无人比肩。将军书画艺术馆成为了江苏省中小学生爱囯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为拥军强军、强我国防继续散发着她的光和热。

(本文图片及素材由将军书画艺术馆提供)

猜你喜欢
将军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将军”兔
我家的“将军”
道具服装
设计服装
将军
将军吃了“闭门羹”
将军驾到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