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药用植物学》教学模式思考*

2021-04-11 12:10汪荣斌钟长军
甘肃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植物学药用

王 乐,汪荣斌,钱 枫,钟长军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知识与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1]。这门学科也恰恰与人类生存状态息息相关,比如:药用植物的医疗保健价值,在2020 年新冠疫情考验中,以药用植物为代表的中药抗击新冠疫情,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有力的证明。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也涉及绿水青山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这些对于学习《药用植物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打开视野,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中药高职《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 岗位胜任力在中药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尤为迫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着重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实际技能培养“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学评估体系”[2]。因此,中药高职生通过三年在校学习,走上社会后能否适应、胜任现代中药产业链的职业岗位,是评价中药高职教育改革成果的关键所在。中药高职的培养目标,就是应该突出学生的职业岗位胜任力。岗位胜任力不是简单的岗位能力,它是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的总和[3]。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的人文素养、社会的沟通能力、岗位基本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岗位胜任力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人的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对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参加校内外活动,包括各种实践,都是为培养岗位胜任力打好基础。更多的方面,仍然需要走上职业岗位,终身学习并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岗位胜任力。

2 《药用植物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困惑

(1)中医药高职院校《药用植物学》教学,仍然模仿本科教学模式,选用的教材也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本,虽然版本不断更新,但其内容没有任何新意。数年一辙,仍然是三大体系,即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完全没有突出中药高职教育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应有的内容体系。

(2)教师授课形式偏于枯燥,以传统的授课形式,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课堂上讲解大量的专有名词和科属特征,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有一定的难度[3];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职业岗位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和核心内容的传授,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培养明显不足。

(3)教学实验实训环节薄弱。近些年,由于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学生在校人数明显增加,而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影响学习效果,从而也降低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

(4)考核形式单一,不能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诉求。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本课程全部结束的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实验室及野外实习的考核成绩所占比例很低,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岗位能力水平。

3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药用植物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1)《药用植物学》教学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特点。《药用植物学》作为中医药高职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繁多,教学时数有限。本门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融汇贯通能力、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及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2)自主学习能力和融汇贯通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当“老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可以分成学习小组,由老师提出学习内容,各学习小组独立“备课”,并要求制成PPT 课件。然后按组进行课程讲解(在规定的时间内),这中间可以穿插质疑、讨论、答辩,最后由老师总结评点,完成学习目标。融汇贯通能力的培养,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系统学习,而是通过跳跃式或穿插式增加知识点,强化学习内容。比如:讲解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特征,可以结合国家药品标准对该植物形态特征的规定和描述,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如:植物入药部位的形状用语,对“形”和“状”都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形”的表述有:卵形、椭圆形、纺锤形等,如香附的根茎多呈纺锤形。对类似的形则用“状”描述,如木鳖子“呈扁平圆板状”,莲子心“略呈细棒状”等。从这些细微之处提高学生对药品标准严谨性的了解,从而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提高认知,增加知识储备。又比如:药用植物的细胞内含物是医疗保健的活性物质,它的生成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也可以扩充到道地药材及药用植物的GAP 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所以,《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不能照搬书本按照三个体系系统讲解,似乎讲解很全面,实际上教学效果不理想。《药用植物学》 作为中药专业的基础课,与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如何和这些学科的内容做到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实训技能的培养。《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直观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学科,通过实验实训,能够掌握四种能力,即:查原、观色、闻味、辨形。

查原:通过观察植物形态、查对文献、对照标本等方面,能够确定该植物来源,确保其来源准确性。

观色:观色包括两方面技能,一是直观,通过眼看、手摸等方法,对植物的形状、大小、色泽、质地等特征进行观察,从而能够辨识该植物。二是能够掌握显微化学和显微切片等技术,通过显微鉴定观察植物内部结构,如细胞及其内含物等,提升对药用植物的鉴别技能。

闻味:植物的气味也是识别的重要特征,如伞形科、唇形科植物含有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植物的味感与其含有的化学成分有关,如黄连、黄柏的苦味与其所含小檗碱成分有关。

辨形:药用植物分类以近缘种归并为属、近缘属归并为科,同属或同科植物形态特征有规律可循,辨形的技能就是能够在同科属或近科属植物中,对于容易混淆的植物能够做到有效区分。

(4)人文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了解国家对于生态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关爱自然,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发展理念,在自己的心中建立一座自然保护区,是我们从事药用植物相关职业岗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则是现代职业人必备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每个成员都有一种归属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积极性和团队的工作效率。在药植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自由探索,也要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5)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建立。考核体系是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测试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导向原则。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融汇贯通能力为评价标准,可以结合课程特点,在传统理论考试基础上,增加能力方面的测评,如通过课题答辩、PPT 展示、调查研究报告等方面设计,评价其理论与实践一致性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②职业岗位运用原则。主要通过实验、实训进行测评,由组织能力、实操水平及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同时引入中药技能比赛相关项目作为加分点,对学生岗位能力作出综合评价。

(6)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作为教师的必备教学能力,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即基本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这些能力的获得,不是通过考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也不是通过培训获得,而是通过一定的实践环节和各时间的积累才能取得。对于中药高职教师而言,就是能够“下沉”到现代中药产业链职业岗位的各个环节,熟悉和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在这些环节应用的知识点和内容体系,不断推进本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创新。

4 总结

当前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热点。《药用植物学》教学模式,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对学习药用植物学的兴趣为突破点,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组织构造和植物分类等方面内容,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站在育人的高度,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创新,在探索过程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塑造和社会责任感的锤炼,使自己能够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又有社会责任的高职人才。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学植物学药用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高职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探索
《药用植物学》绪论教学的设计及体会
留学生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