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地区公服设施现状分析与配置策略研究

2021-04-12 05:31吴欣燕
智能城市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服务设施设施服务

吴欣燕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

琶洲作为代表广州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商贸与交往平台,其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类别单一且分布不均的问题,不足以支撑未来产业集聚的发展需求。互联网产业区的公服配置需求有别于传统产业,就业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定向的偏好需求,配套服务设施类型多呈现专业化、多元化与共享化的特点,应设置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公服配置策略,健全琶洲地区的产业服务配套,高标准配置教育科研、金融商业、人才配套服务设施,整体提升琶洲地区配套设施的服务能级。

1 公服设施现状分析

琶洲地区居民约10万人,多集中分布于中区、东区和南区(旧村),目前中、东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本能够覆盖居民的生活需要。

根据《琶洲地区发展规划(2019~2035年)》,预测琶洲未来将达到80万就业人口及34万居住人口,增量较大且多集中于西区、南区和东区,亟须增加各区公服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琶洲地区的现状公共服务配套与基础设施整体配套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需求。

在教育设施方面,托幼、小学的服务半径基本满足琶洲中区及部分东区的住区需求,但西区及南区分布较少;初中、高中整体数量较少,服务规模有限;具有5所高等院校,但仅有1所重点大学,缺乏高等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科研设施,需要依托南部大学城提升琶洲地区的教育影响力。

医疗设施整体较少,零散分布2所综合医院、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间卫生服务站,缺少较高等级的三甲医院。

商业服务设施分布稀疏,服务能级低,且商业业态不成熟。

文化设施方面,现代展览与历史古村之间各成体系,缺乏有效的组织联系。

体育设施方面,缺乏群体性活动的公共场地(馆)以及供居民日常健身锻炼的健身馆。

行政管理设施多为老旧社区基础配套,数量与服务能级有待提升,目前西区在建1处综合政务服务中心。

市政基础设施的数量、等级、服务规模和预留规格较低。琶洲地区缺乏集中或分布设立的变电站、消防站、燃气供应站等设施,预留的设施数量和管廊规格不足。5G(电信)网络、区域无线网基站、大数据中心等通信设施和信息终端缺乏,不足以支撑琶洲打造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接车后,我们先检查机油油量、油质,经检查机油正常,启动发动机,发动机在怠速时,气门室内发出"哗啦、哗啦"响声,仔细辩听响声,我们感觉像进气VVT链轮发出的响声。连接诊断仪器GDS2,读取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码,系统存有3个故障码(图1):P0011-进气凸轮轴位置性能;P0089-燃油压力调节器性能;P228D-燃油压力调节器1控制性能。

2 前瞻性案例研究

2.1 旧金山湾区“硅谷”

旧金山湾区“硅谷”是电子工业、计算机、互联网、金融服务等高科技事业云集的科技产业基地。

(1)在教育设施方面构建高端的科研基地及生活配套以留住人才,积蓄智力资源。

(2)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引入高端的医疗公共资源和服务,使硅谷居民的医疗保险率达到近90%。

(3)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地方政府向硅谷居民提供福利性质的体育活动设施,吸引和扶持创业初期的年轻人。

2.2 纽约科技三角区“硅巷”

纽约科技三角区“硅巷”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集群。

(1)在教育设施方面,硅巷附近的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能够不断地输送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

(2)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硅巷在个性化的建筑里集聚知识要素,进行创意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

(3)政府投入资源扶持纽约新创公司社群,提供分享型办公场地和孵化器,降低创业商务成本。

2.3 上海虹桥商务区

上海虹桥商务区是企业总部、贸易机构、经济组织的汇集高地。

(1)在商务区内适当配置一些市级公立重点中小学和高端私立国际学校。

(2)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引进多家一流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进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医疗中心。

(3)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引进影院、艺术馆等文化娱乐设施,提升文化环境品质。

(4)在商业服务设施方面,打造具有高端品质、提供高端服务的五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与公务、商务、高端消费人群需求相适应,为区域内商务活动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5)商务区配置前沿高端的产业与生活服务配套,专项用于高端人才的生产与生活,吸引周边人才及企业入驻。

公共服务设施多面向产业、企业和人才需求,呈现专业化、多元化与共享化的服务特点。

3 企业访谈及问卷调查

开展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腾讯、阿里巴巴等多家代表性企业的访谈,向暴风新影、树根互联、科大讯飞、唯品会、今日头条等25家入驻企业发放调研问卷,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发展重点及诉求,为公服配置提供有效支撑。

经企业访谈发现,企业员工人均年龄30岁,对托儿所、人才公寓、娱乐场所、社交场所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需求量较大。代表性企业希望为科创企业提供类似“行业沙龙”的交流平台,促进科创企业人才的交流。经问卷调查发现,超过七成企业对公共展示体验中心、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技术培训中心、行业协会联盟、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具有较大需求。企业迫切需要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和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对高层次技术交流及创投服务有较大诉求。

4 琶洲地区公服配置策略建议

琶洲地区高端商务人群较多,公共服务设施诉求更趋于专业化、品质化与共享化,建议结合琶洲地区的发展目标及企业诉求,在保障基础公共服务配套的同时,新增并加强对高端产业和人才服务的支撑。

为了实现琶洲地区高品质发展,应提升各项标准要求,达到高水平的支撑与引领。建议研究并编制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城市重要地区的公服配套与基础设施指标规范,作为指导和评价琶洲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

4.1 配置创新型生产性服务设施

生产性服务设施主要以产业服务配套与市政基础设施为主,其标准建议根据琶洲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先进城市经验和企业调研问卷结果,进行前瞻性、高标准配置,为了支撑产业发展,提出创新性产业服务平台类设施。

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为了保障对琶洲地区数字经济产业、会展产业、总部经济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供给,应重视并加大对生产性服务设施的配置投入,结合琶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功能特点,预留充足的产业配套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空间。建议重点完善相关网络、通信光纤、数据备份、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的输配供应体系,加快变电站、区域无线网基站、泊位充电桩、集中充电站的部署,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琶洲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全过程,满足产业快速发展需求。

为了提高产业服务能级,结合企业问卷调研,建议增设大数据中心、人才服务市场、法务咨询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员工技术培训中心、重点高校产学研基地等服务平台类设施。大数据中心建筑规模以及选址要求具有特殊性,需要布局在地势平坦、用地开阔、电力成本低且具备丰富可再生能源处,建议在琶洲区外近郊区进行选址布局,同步预留输配管廊。

为了顺应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趋势,根据数字经济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为高端人才提供充足的沟通交流空间,可参考美国硅谷、硅巷等先进经验,建议增设1处企业家俱乐部、4处创客空间、1处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等共享交往类设施。通过提供共享设施及社会交往场所,促进服务和资源共享。

4.2 配置高品质生活性服务设施

从满足创新型人才和居民生活需求出发,规划教育类、医疗卫生类、文化体育类、行政管理类和商业服务类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参考同类国内外产业区的配套设施,结合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建议依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要求,增设早教中心、国际幼儿园、国际学校、健康管理中心(高端医疗)、社区图书馆/书店、艺术画廊及展示厅、康体健身馆、智慧电商体验店等设施。

教育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托儿所23所、幼儿园15所、小学13所、初中6所、独立高中5所、早教中心5所、国际学校1所;医疗服务类设施方面,建议增加养老院4所、综合医院3所、健康管理中心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文化体育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社区文化站4处、少年宫4处、社区图书馆/书店2处、艺术画廊1处、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4处;商业服务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若干银行营业网点、康体健身馆、智慧数字电商体验店等。

4.3 构建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智慧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监测区域运行体征、辅助管理者科学决策、提升区域宜业、宜居环境的重要途径。琶洲作为高起点的现代化、国际化定位发展区,应充分发挥广州城市新一代CBD定位和互联网集聚区的产业资源优势,以5G支撑应用场景由移动互联网向移动物联网拓展,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结合互联,建设与运营城市相关的智能基础设施,提高琶洲CBD地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运行效率。

5 结语

琶洲地区应前瞻性、创新性配置与主导产业集群相关的生产性服务设施以及与社区服务相关的生活性服务设施,构建“琶洲城市大脑”,结合“5G商用技术”打造琶洲智慧城市示范区平台,提高琶洲地区配套设施的服务能级,着力构建集生产、生活于一体,资源供应充足、公服配套健全的一体化品质社区,打造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创新服务设施。

猜你喜欢
服务设施设施服务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实效性的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统筹研究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综合服务设施系统调查探究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