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1-04-12 20:19陈晓晨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典故中华思政

陈晓晨

(广东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及与人民群众的交谈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时常常旁征博引,以典释义,以史论今,既凸显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又能以典释义、以典佐证、以典明理,以典化人,在整个社会掀起学典、用典之风,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时代价值不言而喻。2014年教育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新形势下对于广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且明确具体地指出:在大学阶段要求学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1]。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应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强化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要价值

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既包含了宏大叙事的治国之道,也体现了具体而微的修身之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细胞,作为显性载体,它又可以具体地、生动地、直接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法宝”。探讨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要价值,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要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意义这一问题。

(一) 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首先,提供丰富的史料资源。关于典故这一概念,从《辞海》《词源》《汉语词典》以及众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其定义在侧重点及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典故核心要素被广泛认可,即“被引用”。“前代故事和诗文语句未被后人运用就算不上典故”[2]。因此,典故往往指的是在话语活动中那些业已被引用的且有出处可循的古代故事和词语。无论是真实存在或是虚构而成,每一个典故都可以从古代文献中追溯到出处和渊源,这也彰显了典故自身包含着厚重的“历史基因”。“从产生来看,典故起源于历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文化符号[3]。”其内容忠实地反映历史、记录历史,表现历史。因此,典故是历史的积淀与呈现,正是这一特性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史料资源;其次,提供深刻的哲理资源。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常以故事、诗词、成语等各种形式,艺术性地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环境、人物、事件、情感与思考,不仅形塑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生动具体的故事情节,每一个典故背后都凝结着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思考,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给人以思想启迪。从《习近平用典》中,可以总结出习近平总书记所用之典故的背后往往折射的是修身养性之道、社会管理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等等。例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善于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中提炼其生成意义和当下意义,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理性和启发性;第三,提供真挚的情感资源。“人是情感的集合体,没有情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深入人心[4]。”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情况往往是将理论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缺乏情感的辅助与升华,让学生感受到的是知识的冰冷,枯燥与乏味。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知识性、学理性讲清楚,讲透彻的基础上,在情感上要与学生产生共鸣,达到以情入心。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在内容、情节与细节上渗透着人文关怀,表达上言简义丰,充满艺术魅力,叙事上穿透力强,直抵人心。如在讨论人与人交往的关系问题时,“伯牙绝弦”这一典故是个经典例证,对典故背后的故事与情感阐述,有助于学生理解人际交往的艺术,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得到心灵启迪和升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二) 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滋养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民族思想意识的“最大公约数”,是使各民族魂有所归,行有所依的精神家园。高校思政课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播,更应该注重育人导向,即注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同时要具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来看,前者是后者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源”与“流”,“基础”与“升华”的关系。而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独特标识,数量上浩瀚如烟,内容上包罗万象,价值上历久弥新,为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例如,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既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观,也包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友善观;既蕴含着“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也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观;既蕴含着“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的仁义礼善文明观,也有“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坚守正义的公正观,等等。总之,以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知国家之兴替,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明社会之道法,培育大学生关爱社会;修个人之德行,促进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养成。

二、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的现实困境

在一线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历史典故虽然存在,但从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来讲明显存在不足,严重阻碍了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中发挥育人功能。

(一) 对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挖掘不足,核心育人功能被忽视

首先,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影响人的思维与行为的核心功能被忽视。传统典故不仅是经典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在历史的流变中已成为传统。而只要是传统,就会对当下的实践产生历史的预制[6]。因此,典故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不能单纯地把它理解为只是一个典故、一个词语、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而文化与传统最直接的功能就是渗入每个人的毛孔和血液之中,透过思想、制度等形式塑造个体的思维范式和实践范式。其次,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借鉴功能被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7]。而用典的本质就是用史[8]。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引出知识点、解读知识点、总结知识点这三个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剖析了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意义,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但多停留在理论知识解读层面,忽视了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滋养心灵,塑造人格品质的内涵以及忽视了培养学生利用典故意义背后的经验、教训去处理现实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生对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认识存在偏差

开展思政课课堂教学工作的关键一环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然而,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阅读与学习呈现随意、碎片、被动,甚至是出现缺失的状态。其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功利化”状态,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忽视对人文思想教育的习得,尤其在对待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态度上,一些同学认为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学习与自身发展并没有必然联系,没有意识到“典故是人类普遍命运和文化心理的凝聚物,一代又一代的人总在不停地理解并运用着典故。表面上看,典故在诗文中是具体、个体化的,实际上却是人类心灵发展史上的一个驿站,它浓缩了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9]。”没有意识到典故是一种文化心理,没有意识到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对大学生实现自身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重要价值。其次,典故源于历史,本身具有特殊性,从内容上看,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核心内涵往往隐藏字面之下,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才能理解。从意义上看,中华优秀历史典故除了有生成之意,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传播之意,而且典故“因为具备能够时刻存在于当前的特质而具备了现实意义[8]”。因此,一些典故对于学生来讲无法凭借典故字面之意了解其内涵,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三) 高校教师人文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将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需要一支既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背景又对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具有一定造诣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而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方面,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时往往囿于自身的局限,比如中华优秀历史典故资源储备有限、对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理解是否准确,选择的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与教学知识点是否相契合等等疑虑,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教师无法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灵活、准确、自如应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教育价值。

(四) 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佳

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育人价值,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既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也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从四门主要思政课的显性内容给来看,直观涉及典故的内容零散而琐碎,所占比例较低,因此,很多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应用。另外,目前思政课程仍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占据主动,大部分时间进行单方面输出,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显得尤为被动,对思政课失去兴趣的同时也不会关注课程的内容,即使在课程中应用了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来增强其内容的丰富性,但由于授课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忽视了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教学中的存在及价值,二者没有形成教育合力。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分别来自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二者在思维模式、理论特点、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在契合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要注意二者的“语言”“逻辑”及“意义”。

三、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从思政课的自身特点来看,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的两个渠道。因此,以思政课两个育人渠道入手,协调统一,形成育人合力,积极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

(一) 强化思想引导,完善保障机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行动指引前进的方向,也决定着认识是否到位[10]。近些年,国家多次召开会议,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进行顶层设计。针对国家部署,高校应及时出台基层相关规范、细则、计划,将政策落到细微、落到具体、落到实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学习、传承和发扬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针对国家顶层设计做出积极反馈。因此,只有从高校整体出发,强化高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思政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11],无盲区、无死角,激活保障机制,才能强化思想引导,真正地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

(二) 加强专业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用典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2]。教师在教学中上居于主导地位,负责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节奏,作为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保障,需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应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能力。因此,应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教育纳入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等不同级别的培训内容之中,充分精准供给培训资源,形成专项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教育培训体系。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到知识、理念、方法、技能带到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持续地学习、积累、总结,不断地提升自己传统文化的素养,提高在教学中的用典意识及应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能力。

(三) 编撰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教辅书籍,突破教学资源限制

关于思政课程的教辅书籍很多,但以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为主题的相关教辅书籍在市场上鲜有出现。高校可以通过健全教研机制,建立稳定的教研一体化团队,持续性开展针对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专家及一线教师可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主课教材的教学设计及具体知识点,配套编撰相应的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在教辅书籍的指导下,教师可根据自身备课风格、特点,对中华优秀历史典故进行鉴别和有选择地应用,把握好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课程中应用的“度”,切勿喧宾夺主。同时,该教辅也可供学生共同使用,对于学生来讲,不仅可以通过自学了解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帮助学生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理解和消化课程知识内容。

(四)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参与度问题,“参与感”强是提升学生的课程热情和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科学认知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指导下,从课下备课到课上教学,让学生直接地、有效地参与其中。通过提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参与到课程某一章节、某一专题或某一知识点的相关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备课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此项工作时,既能够提前对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也能在过程中学习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等的形式,让学生开放思维,以各种创新形式展示自己的备课成果,强化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信心,实现师生联动备课,互动用典,提升学生学习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自觉性。

(五) 整合多方资源,促进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教育融入课程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系统是一个集空间延展、时间延续、制度保障的有序模型。在这个育人体系中,需要各个环节、各个参与主体的均衡衔接和有效配合[13]。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整合、协同多方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教育。首先,根植校园,打造品牌实践活动。学校党委、团委、学生社团、马克思主义学院、图书馆等多主体联合构建合作机制,协同打造一系列以“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为主题的,参与度高、知名度响、影响力强、持续性久、周期性的品牌活动。其次,走向社会,联动学典、用典。一方面,结合地方,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资源。比如包拯等此类历史人物的故居或者展馆,里面蕴含着丰富中华优秀历史典故资源。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可以到地方社区、学校、城市图书馆等以会谈、表演、互动等形式进行中华优秀历史典故文化交流。

四、结 语

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历史典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是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的宝贵教育资源。推动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深化和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强化中华优秀历史典故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更能够用经典智慧武装学生头脑,以增强青年学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因此,面对当前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困境,应构筑协同发展理念,完善主体应用能力,创新资源融合机制等,激活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强大的育人功能,这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典故中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