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认同探究

2021-04-13 00:44林雪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认同新时代大学生

【摘要】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广泛传播,社会整体呈现出意识形态多元化,相互交织影响的特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职业高等教育的飞速前进,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环境下要继续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强堡垒,净化网络空间,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在全社会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社会思潮,切实增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主流社会意识形态  认同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人文社科项目课题“新时代社会思潮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研究(2019RWSY06)”;“新时代卫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2019RSZD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9-0013-02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取得了巨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社会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当前我国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社会思潮,相互影响交织,构成了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同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意识形态格局。

一、新时代背景下当前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容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特拉西在《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提出,“并且从哲学认识论和政治伦理实践的双重意义上规定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界定为‘思想的科学’或‘观念的科学’”[1],意识形态的本质就在于服务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是当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核心价值追求。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同中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在我国广泛传播,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国内各方面思想更加开放与活跃,从其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来看,当前社会中的社会思潮可以划分为主流社会思潮和非主流社会思潮。其中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是国内较普遍认同的主流社会思潮,也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非主流社会思潮。[2]主流社会思潮组成了相对应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当前社会整体呈现出意识形态多元化,正确与错误并存,国际与国内思潮相互交织影响的特点。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一个国家想要拥有核心的竞争力,首先就是要重视国内意识形态安全,构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凝聚全党和各族人民的有力武器,意识形态也反作用于国家的经济基础,加强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以教育引导民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内化为主要内容。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要支柱力量,其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前途与民族复兴。增强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是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我国高等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意识形态方向引领教育,这也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大学生在青年时期有旺盛的求知欲,开始形成独立的成人意识。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长期面临着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等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往的主要工具,如果社会与学校没有主动正确的引导,很容易發生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偏差。高职学院的学生大多学习主动性和理想信仰意识比较淡薄,更需要社会及学校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主流意识。

三、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段。00后的大学生与80、90后大学生相比,受成长环境、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成长环境更为优越并且综合素质较强,对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接受,崇拜英雄,不排斥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群体普遍个性更为突出,追求潮流并自我意识强烈,较本科类院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学院大学生的学制更短,但对职业认识更为清晰,因此对走入社会意愿更为强烈。在进入社会前主动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接触更多,因此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上也显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较强的爱国主义感情,尤其近几年我国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有效处理上,使大学生作为亲身经历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凝聚力,对社会主义制度、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较高的认同。在网络获取信息时也能够主动关心时政新闻,有自己的一定见解,有较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有较强的认同和信任,对我国当前国情和历史方位的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另一方面,大学时期学生的理想信念还在树立的过程中,受各种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正侵蚀着学生的信仰。高职学院的大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感性认识,对当前社会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利益矛盾的理性思考还不够,有的甚至会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怀疑。他们对人生价值也有强烈的诉求,但由于思考问题过于简单理想化,在人生价值的评价和人生目的追求上普遍缺乏正确的选择。对时代和社会责任感意识不强,在学习上,入党和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以及自己的择业等方面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

四、增强高职学校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路径

多元社会思潮及西方意识形态影响,社会主义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及主流社会媒体宣传力度不够,高校意识形态构建及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等因素影响着新时代高职学院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强堡垒。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主要课程。高职院校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还要发挥各职业院校的优势,注意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以高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为研究对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真正可以为他们所知所用、指导学习生活的精神指引。针对职业院校大学生普遍更重视专业的心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治课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从专业角度剖析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职业教育上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职业认同,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同时,要重视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骨干作用。辅导员是高校联系学生最密切和频繁的骨干力量,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媒介,辅导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上要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弘扬正能量,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净化网络空间,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互联网时代网络主体极强的自主性对传统思想道德意识产生了冲击。新时代下网络已经成为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渠道,自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意识的影响不容小觑。大部分年轻人和青年大学生将网络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当中的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错误地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目标建立在金钱与物质享受上。因此,要认真研究分析网络新媒体对学生的利与弊,利用网络传播的有效性,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净化国内网络空间,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网络中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回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积极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加强社会监管与立法程序,对辱华辱国言论及网络公众号、直播软件等进行及时处置与管控,使网络空间成为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

继续坚持我国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经验,在全社会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社会思潮。加强理论阐释及研究,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人们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关键问题。在社会媒体的宣传以及学校意识形态的教育上都要進头脑,进实践,不流于形式。强化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能力,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从科学的理论层面加以解释,重视引导人民如何在科学的理论下去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使人民群众明白理论不是空洞晦涩的教条。使社会环境成为构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强大推动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叶后,郭义亮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2).

[2]单刚.当前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9).

作者简介:

林雪琳(1989年1月-),女,汉族,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认同新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