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的“感受”到“思考”

2021-04-13 13:03刘希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感受教育方法音乐教育

【摘要】本文基于音乐人类学方法和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洞悉音乐人类学方法契合于音乐教育中“感受”到“思考”的过程。借助音乐人类学“田野调查法”,首先思考“为什么”,然后深入文化环境中,进行实地文化观察与体验,作“地方性知识”式的音乐文化理解,最后回归课堂进行音乐的“再感受”,从而达到深化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  音乐教育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167-03

一直以来,中学音乐中的“填鸭式”教育长期存在,课堂上仍旧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教授基本音乐知识,通过不断示范演唱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从而掌握演唱方法。即便教学大纲中细化目标,新的教学法层出不穷,也大多“徒有其表”,很难触及音乐教育法的核心,从而无法将教学实践引向深入。伴随世界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各个学科门类间,相互融合交叉,使得新的研究视角相继诞生,其中音乐人类学便是音乐学与人类学结合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诸多方法在解决中学音乐教学的相关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音乐人类学的缘起与研究方法

音乐人类学,英文名为“ethnomusicology”,避开早期的源流不谈,这一学科在西方学界正式确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被译介到我国国内大约在1980年前后,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音乐人类学界之外的人来说,音乐人类学仍然是一个陌生学科。

对于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根据“音乐人类学之父”梅里亚姆的定义,音乐人类学是音乐文化的研究,音乐是文化。当今有学者将这一学科定义为: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在音乐研究领域的具体运用和特殊实践,是人类学与音乐学的交缘学科[1]。通俗来说就是“通过音乐和音乐活动来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的一门学科”[2]。

正如其定义的不断丰富一样,音乐人类学打破以往“纯音乐”的研究路径,强调必须将音乐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之中作整体性的学习和研究,认为音乐和音乐活动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不可分开理解、学习和研究,最终是通过音乐、音乐现象和音乐活动来理解整个人类。

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田野调查法”深入音乐生活对研究对象作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体验、理解以及作相应的记录、整理、描述和阐释[3],从而揭示音乐在文化生活中所承载的意义。这一学科的“出身”意在反对“欧洲音乐中心论”,强调音乐在文化中的意义,强调“地方性知识”,继而在“文化价值相对论”观念中正确评判研究对象的价值和意义。

二、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要求

笔者在中学(初中、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各类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音乐公开课、名师示范课的观摩中,感受到目前音乐教学理念、方法相较以往的变化,从教学效果上来说,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接受了更丰富的音乐知识和体验。尽管如此,笔者发现在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上,仍难突破瓶颈,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符合。笔者认为,目前中学音乐教育,表面上课堂氛围活跃了,形式多样了,但从内容上看,实质是缩短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效率提高),让学生接受了更多的音乐信息(内容丰富),其深度和广度仍值得商榷。即便从短期效果上看,达到了知识传授的目的,但这仍不能全部归功于教育方法的成功,可能在于学生本身的素质提高了,具备了更高的接受能力,而并不是匹配了更合理深入的教育方法。因此,本质上来说并没有真正创新教学方法,学生感受音乐的形式仍较为传统与单一,只是更巧妙地“灌输”、高级地“填鸭”,并未突破实施创新教育的瓶颈。

第二,音乐知识教学与文化教育的脱节。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首先对音乐课程的性质作了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界定。目前以音乐欣赏和演唱(奏)为主体的音乐知识、技能教育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人文性”的要求却大多被忽视,或仅停留在音乐创作背景、创作者的简单介绍上,很少注重“音乐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使得音乐的文化教育难以深入,甚至与音乐知识、技能教育产生脱节。

第三,师资缺乏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能力。目前中学音乐教育的手段、形式多样,但无非是在音乐的展示性、趣味性等方面做文章,这对于掌握一般的课堂知识,对学生具有一定吸引力,而要促使学生关注音乐文化层面的探索,这些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教师广泛涉猎、整合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研究型的教学能力。

笔者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关注,不是否定目前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成果,而是希望寻求中学音乐教学中对文化教育的深入关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音乐教育具有美育优势,文化之美也是音乐教育需承担的重要责任。而对于如何从音乐读懂文化,从文化理解音乐,让研究者全面了解和掌握音乐形态及其文化内涵,音乐人类学中的方法论为中学音乐教育提供了可能。

三、音乐人类学方法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在中学《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一节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在教学中,學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4]”音乐人类学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一套成熟的研究理念、方法,是做到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与其他学科有机联系”的合适选择。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重在“感受”,不管是倾听还是演唱的感受,都属于对音乐的直接感知。而现今中学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4]”其中关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理解,以及人际交往、情感沟通也不是仅凭课堂教学,甚至是“填鸭式”教学可以达成的,这些价值追求途径却与音乐人类学对于音乐、文化的研究路径上不谋而合。

观念是行动的指挥者,要找到音乐人类学方法同中学音乐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主要应在教育观念上作出转变,如:主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感受?如何为学生创造感受情境?如何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感受情境?所以在这里可以直接引入音乐人类学的体验观,从而打开教学的新视角。

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关注音乐的文化事项,进而通过“田野调查”的音乐人类学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甚至作参与式观察音乐事项、解决问题,从而反哺音乐的“再感受”。

因此,中学音乐课堂不仅要讲求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也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产生疑问,诸如“在感受音乐旋律、音高、音色基础上思考关于音乐哪里来?什么情况下演唱?哪些人演唱?其原始意义是什么?”等问题。音乐人类学的观点认为:单凭音乐自身不能界定音乐意义,必须联系其文化背景,因而,和音乐活动有关的when(何时,时间)、where(何地,空间,场阈)、who(何人参与,包括观、演双方)、what(表演内容、效果)、how(如何,行為方式)、why(为什么,直接和间接原因),都成为确定音乐意义的重要参照。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思考”、提问和调查,最终了解音乐和人、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更深一步感知音乐与文化的目的[5]。

以具体实践课程“戏曲欣赏”为例: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戏曲院校、剧院,对戏曲演员进行采访。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如演员训练的过程和方式、戏曲服装的能指与所指、戏曲伴奏的记录与分析、演唱的技巧记录与学习等。带着这些问题,深入演员演出生活,并对演员进行面对面采访、录音,有条件的对材料进行思考、整理,这种简单的田野调查,可以使学生在感受和采访过程中,建立起自己与“音乐艺术”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当再次回归课堂后,通过演唱和学习的“手眼身法步”,带给学生难忘的音乐文化的探寻体验。

又例如,以《新课标》中“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来看,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思考”,可以让学生站在客体的角度,用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观念去理解各地的音乐和文化,由此,学生会因为音乐丰富各异的美的“感受”而爱上音乐,可见音乐人类学方法对音乐教育的启示为通过对音乐的深入体验、感受、思考而爱上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对其民族“美”的向往。

四、总结

目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迈入新时代,在追求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的发展迫在眉睫,音乐作为文化内容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学校教育作为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形成独立判断、思考和逻辑思维的中学阶段,更是音乐教育实施文化渗透的关键一环。

将中学课堂中对音乐的单一“感受”形式,引入音乐人类学方法中“田野调查”的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在体验中进行“地方性知识”式的问题思考与答案寻找,再在课堂中对音乐进行“再感受”,从而加深音乐、人、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和理解。其中,“感受”的内容是丰富的,层次是多维的,不“思考”的感受仅是机械情境式的重复,而“感受”通过“思考”的转化,带着问题进行田野调查的实践,可赋予“感受”实践的意义,音乐和自己产生更密切、丰富的关联,从而让音乐的“感受”更加深刻,并达到通过音乐爱上文化的目的,将教育的意义引向深层。

管建华教授在书中曾这样写到:“如果音乐教育不是将音乐放在人以及文化整体发展的层次上来考虑的话,那么,音乐这一学科在课程及教育中就不能与语、数、理、化的地位平等。这样的话,‘音乐’与语文数学相比,仅仅是‘饭后甜食’或‘学校装饰门面’的东西。 [6]”如何改变中学音乐教育中近乎“饭后甜点”的境况,势必需要“将音乐放在人以及文化整体发展的层次上来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融入音乐人类学的方法,将是有效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孟凡玉.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J].民族艺术. 2007(3).

[2]杨沐.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及其应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2).

[3]孟凡玉.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J].民族艺术. 2007(3):3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孟凡玉.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J].民族艺术. 2007(03):39.

[6]史嘉维.音乐人类学视角中的中国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J].艺术评鉴.2016(07):51.

作者简介:

刘希(1992年10月-),女,江苏泗洪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教育学。

猜你喜欢
感受教育方法音乐教育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