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以及提高的必要性

2021-04-13 14:15刘怡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现状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为了适应当今的社會现状,中职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同时,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现今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显然并不到位,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法律常识,欠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远远达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要求。本文就我在近期法律教学过程中对于中职生的法律素质现状、以及提高的必要性和方式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  法律素质  现状  意义  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5-0011-02

随着我国对中职教育的不断重视,中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生已经成为了我国建设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强化中职学生在法治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对学生自身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对响应国家依法治国的号召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关注时事新闻,不难发现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正在逐渐的上升。其中,中职学生违法犯罪占较大比例,在校园内也有时会发生学生斗殴、盗窃等严重不良行为,有的行为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上升到了犯罪层面。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中职院校法制教学体系的完善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那么,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现状究竟是怎样的,是否有提高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以及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提高,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教学、社团活动以及课间与学生进行的接触交流之后,从我个人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现状

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公民所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以及运用法律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因素条件,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法律教学活动之后,我发现学生在法律素质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一)知道一些浅显的法律知识,但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法律常识。

在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中,如果提出涉及到法律常识的问题时,我发现学生往往难以回答出这样的问题,即使回答了,答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错误的。比如说,学生知道违法行为指的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但是如果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去判断是否具有违法性的时候,学生就无法进行辨别了,大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分辨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再举个例子,学生都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但是当我问到具体是由哪个机关制定的时,只有两三个学生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其他人都认为法律是由国家主席或者是国务院制定的。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学生除了《宪法》《民法典》和《刑法》之外就不知道我国还有其他的法律了,还有的学生认为私法是具体存在的一部法典。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中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水平不高,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概念都不知道,缺乏一定的法律常识。

(二)具有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但是都比较浅薄,有待加强。

通过之前在中小学阶段受到的法律教育,以及以前在学校或者是社区中开展的普法活动,都给学生普及了一些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但是真正要求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是难以做到的。比如说,学生都知道什么的行为会侵犯自己的权益,大多数的学生也知道在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要积极寻求法律的保护,但是当我问到通过法律维护权益具体要怎样实施的时候,只有极少数的同学知道应该通过诉讼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证据意识,比如在购物的时候不会主动要求商家提供发票,现在网络购物发达,学生也不会通过截屏的方式保留证据,没有随时保存证据的意识。这都说明学生虽然在不断的灌输之下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但是也仅存于意识之中,学生缺乏运用法律的自觉性,谈到法律的应用,还是一片空白。

二、提高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而言的,从学校和国家的角度来看,也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就学生个人角度而言,提高中职学生法律素质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避免违法犯罪的前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守法和用法的前提是知法和懂法,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同时,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接近六成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不仅可以维护学生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能保证学生避免因为不懂法而做出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只有在了解熟悉了法律的相关规定之后,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生才能够正确的运用法律这件武器来保护自己。

(二)就学校角度而言,提高中职学生法律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综合素质中最为基础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成为遵纪守法的人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各项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法律素质的提高及其产生的结果对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素质、心理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就国家角度而言,提高中职学生法律素质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依法治国的不仅仅要求国家政府能够出台有效的法律,政治、经济生活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有序进行,而且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到依法办事。这不仅是对成年人的要求,也是对广大未成年人的要求。在现今的教育政策之下,中职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作为社会将来的主要建设者,依法办事是对所有中职学生的重要要求。因此,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对于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提高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方式

根据上文所述,不难看出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不论对学生个人、学校还是国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主要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提高中职生的法律素质呢?在这里主要从学校、教师和课堂教学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学校要重视法律教育。现如今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更加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即使设置法律课程也仅是将其作为德育课程中的一个分支,设置一两门有关于法律的课程,甚至仅仅在其它德育课程中捎带提到相关的法律知识。学校应该意识到当前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普遍较低,要重视对学生的法律教育,帮助学生認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设置相应的法律课程,开设相关法律社团,定期组织法律讲座、模拟法庭等相关活动,是学生能够重视法律,学习法律常识,增加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其次,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法治教育真正的落实者还是教师,中职院校法律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让各阶段的法律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规律能得到充分的结合。同时还要具备完善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在教导学生之前,首先自己要能够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到深入了解,参加相关的培训以及教研活动,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自己的法律知识架构,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法律素质。

最后,课堂教学要能够做到生动有趣,而且要有针对性。中职学生法律素质总体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法律概念,这些概念往往理论性较强,而且伴随着复杂的专业术语,学生觉得法律课枯燥难懂,提不起兴致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学校需要通过法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但毕竟不是要培养专职的法律人才,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选择学生在现在或是将来的日常生活中会运用到的法律知识来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调的说教,多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比如说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在课程中多用贴合生活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再配合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法律素质。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不能仅重视对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也要不断加强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养成,尤其是法律素质的提高。要正视当前中职学生法律素质低下的现状,理解加强其法律素质养成的重要意义,从学校、教师和课堂教学这三个方面相结合,为中职学生提高法律素质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彭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程允华.浅谈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3(4).

[3]何李媛.中职法律教育与中职生法律素质的提高[J].教师,2012(23).

[4]邓文明.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5]梁春霞.浅谈加强中职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6(1).

作者简介:

刘怡(1992年5月-),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德育。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现状意义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