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4-13 22:38周惠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9期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高职

【摘要】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懂运营、会技术、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急需人才。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够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及师资相对缺乏等方面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要加大对接岗位能力需求,重构新媒体营销人才知识结构;多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新媒体实践能力培养;要提升师资水平,建立理实结合的教学团队等多方面人才培养举措。

【关键词】高职  新媒体营销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2020年度研究课题:“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20MARKETB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9-0176-02

市场营销人才市场需求量巨大,为了应对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全国有900多所高职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近几年,小程序、短视频、微博、直播、APP等新媒体手段在不断地发展与变更,而且逐渐形成产业化。[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互联网人数规模高达10.11亿,与2020年12月相比增长2175万,网络普及率达到71.6%。[2] 另外,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高速扩张中,仅从短视频来看,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1675.2亿元,用户规模超8亿,短视频以人均单日110分钟的使用时长超越了即时通信[3]。随着5G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中国新媒体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未来新媒体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十分可观。因此,以满足新媒体营销人才需求为目标,探索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显得日益重要。

一、新媒体营销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新媒体营销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及数字营销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市场营销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企业越来越重视新媒体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新媒体数据转化为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商机与情报,他们希望转变传统营销模式,借助互联网思维向新媒体迈进。近几年来,既懂得新媒體技术,又懂得新媒体营销的复合型营销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缺乏,相对于传统的营销从业人员,新媒体营销人员通常有巨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招聘网站调研发现,全国新媒体营销及运营人才需求高达14.5万个,但目前专门培养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学校不多,人才需求缺口大且供不应求[2]。

(二)新媒体营销人才能力要求分析

我们在智联招聘、BOSS直聘、51JOB等招聘网站上,针对企业新媒体营销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行了职位分析,发现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包括新媒体认知、新媒体营销推广、文案写作、图文编辑、短视频制作技术及新媒体运营策略等等。总结起来,主要有三大能力需求:其一是新媒体营销能力,集中表现在“两微一抖”的运营,保证账号阅读量的稳步增长,保障粉丝的活跃度与粘性;其二是文案写作能力,体现在内容营销上,包括网络文案的创意与写作技巧、热点话题制造、网络语言的应用与创新,要求营销写手原创稿件或视频脚本,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抖音、微信、微博及其他社群媒体中进行营销推广与互动;其三是新媒体技术能力,例如短视频制作技术、平面设计和图片处理技术、直播运营技术等等,能够把营销账号做得生动美观也是新媒体营销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二、高职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问题

(一)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办学特色,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忽视目标定位,导致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院校每年人培方案更新只针对需求高的岗位,调整一两门课程进行支撑,这些会导致高职学生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处于优势地位,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扎实的新媒体理论基础,又没有熟练的新媒体操作技能,无法很好地与工作岗位相匹配。

(二)新媒体营销课程体系不够科学

高职新媒体营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目前来看,大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新媒体营销方面的课程,但知识结构未成系统,学科门类不多,不足以支撑企业对于新媒体营销人才的需求。对一些新媒体行业应当具备的能力,如数字营销、网络文案创意与写作、短视频编辑与制作、PS处理等方面的技能并没有在学校进行全面学习,营销人才的新媒体技术与运营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拥有互联网思维,新媒体营销策划的培养也远远不够。

(三)新媒体实践能力培养不够

目前新媒体教学仍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识记,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为辅,较少有学生参与实战,这与新媒体营销教育目标相违背,特别是与“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不相适应,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人才培养应避免单一的知识传授课程,要强化参与性,强化能力训练,多让学生参与新媒体营销实战,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以及创造性。

(四)新媒体营销师资相对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要注重应用性,对师资要求也高,不仅要求老师们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有丰富的新媒体实践技能,例如新媒体运营人才必须要熟悉微博、微信、直播等社会化媒体的推广与运营,他们不仅要懂内容与活动策划,提升企业粉丝的粘性与活跃度,还要具有一定的文案撰写功底等,而进入高职院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无新媒体运营或企业工作经验,老师本身缺乏专业实践机会,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并传授给学生,因此有实践经验的师资较为缺乏。

三、高职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对接岗位能力需求,重构新媒体营销人才知识结构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应结合新媒体岗位的能力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可以考虑在已经开设的公共课、通识课及营销基础课之外,增开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应支持新媒体运营、视觉营销设计、视频剪辑、文案策划、大数据分析、新媒体营销等岗位需求。

(二)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新媒体实践能力培养

一直以来,市场营销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心,而新媒体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较快,学校的教学要及时跟进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建设上,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关于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合作培养,要及时跟进新技术、新手段。学校可以邀请行业或企业新媒体营销专家、技术技能人员参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定科学的课程体系,要针对新媒体营销岗位来重构专业核心课程,这样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更有效地契合岗位需求;也可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联合授课,或派学生去企业实践,校企联合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高职院校教授理论课的教师要多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沟通,全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同时企业也可提供一些实战项目,让学生从这些项目中得到锻炼,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新媒体实践能力[4]。

(三)提升师资水平,建立理实结合的教学团队

新媒体营销这几年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前几年的网店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再到现在火爆的小程序营销、直播营销,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熟练实踐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要培养出优秀的新媒营销师资队伍,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传帮带”等方法。“引进来”,是学校引进相关企业行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新媒体营销人员走进课堂,成为学校的兼课教师。“走出去”是利用校企合作所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高职学校可以委派专任教师到新媒体公司进行顶岗操作、挂职锻炼等。“传帮带”是采取“以老带新,以优带弱”的师资培养制度,安排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或者安排企业、行业的专家指导学校教师开展学习,定期进行教师间或者教师与企(行)业专家间的探讨与交流,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5]。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交生活中,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小程序等新营销模式也成为了重要的商业手段。高职学生的新媒体营销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社会发展,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及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了解企业关于新媒体营销人才的需求变化,将企业行业最新技术带到课堂,同时学校也应加强与企业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机会,提升学生新媒体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颜英.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89-90.

[2]王薇,林小兰. 基于“三环渐进下的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方向——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7):39-42.

[3]黄春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中国商论,2016(3):203-205.

[4]黄慧化.企业新媒体营销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与建议[J].文教资料,2018(1):154-156.

[5]李颖诗.2019年中国就业求职形势: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新媒体运营人才需求暴增[EB/OL].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0312-1e9f8820.html,2019.

作者简介:

周惠娟(1974年-),女,湖北黄冈人,硕士,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专业主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传媒变局中的人口电视栏目困境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保险营销工作分析
永兴冰糖橙品牌网络推广策略探析
浅析新媒体营销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