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信用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及建议
——以浙江为例

2021-04-13 09:05陈海盛
关键词:信用商业环境

陈海盛

(浙江省信用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6)

在经济新常态下,新动能的培育必然伴随着旧动能的逐渐消亡,由此增加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在社会商业信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企业失信风险增加,往往选择急功近利,导致重大风险出现概率增加。此外,各行业失信风险往往具有传染性,一处失信,通过不良示范效应,带来更大范围的失信事件。诚信是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润滑剂,促使人与人之间形成有效的信赖关系;然而,诚信无法在柜台上买到,但它可以借助于制度的帮助间接地得到。当然,这些制度安排的建立与培育要耗用资源、时间,但是这是出售好商品的卖者释放给买者的信号(承诺是可信的)成本。Akerlof(1970)指出,印度当地的放债者收取高额利率的现象,与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交易不诚实密切相关,“在欠发达国家的交易中不诚实是一个严重问题。出售劣质商品的人在市场中的出现将使该市场不复存在。不诚实的成本不仅由买者被欺骗的数目决定,而且也应包括因合法的交易被驱逐出市场而产生的损失。”(1)Akerlof G A,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 No.3, pp.488-500.社会商业信用环境的好坏与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由于主要业务是备案制下招投标领域的信用报告制作,业务相对单一,信用数据挖掘不深,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对商业信用环境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此外,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等信息经济发展形态不断涌现,模糊了各市场主体的行为边界,传统信用监管模式越来越不合时宜,也对新型商业信用环境界定及营造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如何厘清商业信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通过营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以支撑经济增长,成为一个现实且紧迫的问题。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质是信用制度的供给过程。制度提供基本的结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人们通过这个基本结构来创造秩序并减少交换中的不确定性。它与所采用的技术一起,决定了交易费用和转型成本,进而决定着经济活动获利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由制度约束界定的对政治或经济活动的一系列回报并不鼓励生产性活动。为此,这些国家正试图重构其制度框架以扭转激励的方向,这反过来又将引导组织走向生产能力递增的路径。事实上,制度矩阵(包括正式规则以及蕴含于观念与价值中的非正式约束)的适应性效率特征,引导了这种经济与政治环境的诞生,并使组织的生产性活动以及他们发展技能与知识的努力得到回报。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步入加速轨道,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示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工作,结合“双随机”“最多跑一次”以及营商环境优化等政府工作不断深化信用应用场景,提升商业信用环境水平。从省域来看,浙江借助政府数字化转型信用模块应用,在不断提升数字共享水平的基础上,以部门业务协同为推进方向,探索信用档案、红黑名单、信用评分等产品的跨部门联合奖惩应用。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重镇,浙江省历来注重对营商环境的优化,如温州启动创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两个健康”先行区,研究商业信用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强浙江省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以及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信用研究主要涉及博弈论、交易理论和制度变迁等理论。Kreps等(1982)证实,市场信息不完全性是声誉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借助于声誉机制,厂商具有维护信誉度的内在激励(2)Kreps D M, Milgrom P, Roberts J, et al., 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 Prisoners’ Dilemma,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2, No.2, pp.245-252.。Saksena(2001)(3)Saksena 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anagement Fraud: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001, No.1, pp.120-139.、Anderson等(2009)(4)Anderson E W, Mansi S A, Does Customer Satisfaction Matter to Investors? Findings from the Bond Marke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9, No.5, pp.703-714.的研究分别表明市场主体的信用水平与社会总体环境、消费频率存在重要关联性。总体而言,西方信用研究主要运用经济模型进行阐述,并形成了较系统的框架。相比之下,中国信用研究更加侧重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特定问题的剖析阐述。对于信用问题产生根源,张维迎(2001)(5)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6页。、许永兵(2004)(6)许永兵:《信息不对称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1期,第32-34页。和赵建英(2005)(7)赵建英:《浅论企业诚信缺失的治理》,《经济问题》2005年第3期,第30-32页。分别提出了各自观点,即产权制度缺陷论、信息不完全论和市场导向模糊论。对于如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部分学者提出了观点。李昌森(2002)提出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来开展信用建设(8)李昌森:《成本论在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0期,第23-25页。;张维迎(2005)结合企业发展不同周期,强调政府监管和声誉效应逐次发生作用(9)张维迎:《中国企业走向基业常青的八个问题》,《发展》2005年第11期,第17页。。特定区域信用状况直接体现为商业信用环境质量。易传和等(2009)认为,经济状况、开放程度和教育水平均会影响区域商业信用环境质量(10)易传和、林英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信用测度与实证考量》,《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2期,第86-88页。;田侃等(2010)基于耦合系统研究,提出商业信用环境与信用服务行业相互作用的结论(11)田侃、马晓洁、段娜娣:《我国信用环境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关系的定量研究》,《财贸经济》2010年第4期,第128-134页。;谭燕芝等(2014)证实,商业信用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亦扩大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12)谭燕芝、王超、李国锋:《信用环境的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EI指数及中国省级、地级市的数据》,《经济经纬》2014年第4期,第144-149页。;张原等(2015)基于陕西案例,反向证明了经济对商业信用环境的正向影响(13)张原、陈玉菲、高革等:《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区域信用环境评价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3-22页。。

商业信用环境能够对经济增长施加影响,源于社会交往中的可信性问题。诚信在执行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没有诚信的情况下,各种制裁和保障的运行费用将会非常高,互利合作的许多机会将会消失。Banfield(1958)指出,缺乏诚信事实上是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14)Banfield E C, 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 The Free Press, 1958, pp.10-25.。Dasgupta(1988)将诚信看作是与对他人行为的正确预期有关,当监督他人行为不可行,而又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时,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将会受到他人诚信行为的影响(15)Dasgupta P, Patents, Priority and Imitation or, the Economics of Races and Waiting Games,Economic Journal,1988, No.2, pp.66-80.。国内外学者对商业信用环境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鲜有人考虑空间地理异质性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开展相应研究,本研究尝试进行突破。

二、商业信用环境对浙江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商业信用环境的理论基础

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促进人际社会关系的加速形成,基于契约精神的信用网络在维系并放大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具体表现为正、负两种反馈。一是正反馈机制:伴随市场网络扩展,社会信用结构逐渐趋于复杂,对经济的影响从局部拓展至全局,不断提升发展动能。二是负反馈机制:商业信用环境恶化伴随融资约束增加,对金融体系维系产生较大压力,进而不利于实体经济健康投资和再生产。

实际上,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是国家及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与较为滞后的正规金融同时存在。Allen等(2005)把上述“中国式金融发展悖论”归因为民间商业信用等非正式约束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正式约束(16)Allen F, Qian J, Qian M J,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No.1, pp.57-116.。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角色,商业信用具有密切长期合作伙伴关系(17)Summers B, Wilson N, Trade Credit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s,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03, No.6-7, pp.439-455.、拓宽资金来源(18)Fisman R, Love I,Trade Credit, Financial Intermediar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Growth,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3,No.1, pp.353-374.(19)孙浦阳、李飞跃、顾凌骏:《商业信用能否成为企业有效的融资渠道——基于投资视角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3期,第1637-1652页。等多维作用。对于特定区域来说,在正规金融制度存在一定刚性的背景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受到抑制,基于良好商业信用环境下的商业信用发展,是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作为非正式约束的典型形式之一,商业信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有效支撑区域经济增长。

(二)指标构造、数据说明与计量模型设定

1.指标构造。包括经济增长、商业信用环境和其他控制变量三个指标。

(1)经济增长。为更全面地测度经济增长状况,分别选取生产总值(GDP)、人均生产总值(PCGDP)和单位面积产值(UAGDP)三个子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开展研究。

(2)商业信用环境。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研发并定期对外发布,依据城市公开信息数据,从信用投放、诚信教育、政府信用监管、重点领域诚信状况、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管理等方面,对城市商业信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对核心变量即经济增长和商业信用环境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1)。

(3)其他控制变量。参考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选择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影响产出的要素,作为关键控制变量纳入研究框架。

除关键解释变量外,区域经济增长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借鉴已有研究成果(20)刘志彪、凌永辉:《结构转换、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管理世界》2020年第7期,第15-28页。,选取贸易规模(IEP)、政府规模(XPN)和研发水平(XPD)作为补充控制变量进行研究。其中,贸易规模以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占GDP的比重衡量,政府规模、研发水平则分别以财政支出、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进行测算。

2.数据说明。研究区间为2013—2019年,数据来源于该研究区间的《浙江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蓝皮书》,对于尚未发布的CEI数据年份,参照研究惯例采用相近年份数据进行平均化处理。

表1 2019年浙江各设区市经济增长变量及CEI数据处理

为保证数据之间的可比性,采用永续盘存法,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换算成以2013年价格水平为基准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并计算相应存量,具体层面参考郭庆旺等(2004)(21)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管理世界》2004年第7期,第22-28页。所用到的计算公式:

Kit=Iit/Pit+(1-δit)Kit-1

(1)

其中,Kit为设区市i在时期t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存量,以2013年为基期,统一折算成以2013年价格水平为基准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存量,Kit-1为设区市i在时期(t-1)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存量,Pit为设区市i在时期t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it为设区市i在时期t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量,δit为设区市i在时期t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折旧率参照王小鲁等(2009)(22)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第4-16页。的做法,对所有设区市选取5%为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为便于分析,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处理(见表2)。

3.计量模型。探讨商业信用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准计量模型设定为:

Outputit=αi+αt+βCEIt+γZit+εcit

(2)

表2 2019年各设区市解释变量(L,K)数据及处理

其中,Outputit代表经济增长变量,分别采用GDP、PCGDP和UAGDP进行具体描述,CEIt代表商业信用环境变量,αi、αt分别代表地区和时间固定效应,Zit代表地区层面控制变量。

然而,在国内统一商品和要素市场逐渐成熟的情况下,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不仅与本地资源禀赋相关,而且愈加受到相邻地区发展的影响。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省际制度和技术合作深化,在空间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逐渐成为共识。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猜想,全局单变量和全局双变量莫兰指数值均显著不为零。考虑不同冲击形式,选取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开展商业信用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空间滞后模型表达式为:

Outputit=ρWit+αi+αt+βCEIt+γZit+εcit,εcit~N(0,σcit)

(3)

其中,ρ代表空间回归系数,表征周边区域观测值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及力度;W代表n×n空间权重矩阵,选取“车式(rook)”邻接,当区域x与y相邻时,W取1,反之,取0。Wit代表空间滞后因变量,表征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水平。

空间误差模型表达式为:

Outputit=αi+αt+βCEIt+γZit+εcit

εcit=λWε+μcit,μcit~N(0,σcit)

(4)

其中,λ代表空间误差系数,表征周边区域经济增长对本地经济增长观测值的作用方向及力度。SLM、SEM的特点在于其空间效应存在误差项,可测度相邻区域因变量误差冲击对本区域观测值的影响情况。μ代表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向量。

(三)空间计量模型估计

在对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之后,以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单位面积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回归,以PCGDP、UAGDP分别表示人均生产总值、单位面积产值。结合Log-likelihood、AIC和SC值进行分析,分别选取模型(2)、模型(6)、模型(9)作为分析模型进行讨论。可得出以下结论: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商业信用环境每提高1%,生产总值大约提高0.7266%,人均生产总值大约提高0.5199 %,单位面积产值大约降低1.2874 %,商业信用环境对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以及单位面积产值的作用呈现依次递减的状态(见表3)。

表3 不同模型回归结果

在总体框架(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下,商业信用环境对经济增长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实优化商业信用环境、发展商业信用是弥补正规金融制度缺陷、缓解融资约束的有力补充。事实上,商业信用的发展反映了非正式制度形塑了社会交往中的诸多现象,如建立在信息成本基础上的声誉,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在长距离和非人际关系化交换中实施合约的机制。在亲缘关系纽带中出现各种形式的忠以及在敌意的环境中由共同的信念而团结在一起的少数族群等,都证明了一个基本道理:信守合约是值得的。此外,在某些时间或场合,对诚实意识形态上的信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考虑区域异质性(单位面积产值)情况下,通过正规金融获得信贷支持的情况因地而异,在正规金融资金供应充足或多余的情况下,商业信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亦随之减弱。在经济发展早期,因缺乏有效的第三方实施而导致的非人际关系化交换的困境,正是许多事关发展问题的关键。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越复杂,为实现合作结果所需的制度便越复杂,成本也越高,通过一些能降低信息成本的自发制度(商业信用)来建立第三方实施,可以使许多复杂的交换得以实现。然而,要真正实现内生于现代经济技术中的、非人际关系化交换的贸易收益,仅靠商业信用是不够的,必须依赖于以强制力量实施合约的制度(正规金融)。因为在非人际关系化交换的条件下,纯粹自发的商业信用体系要持续运转,其交易费用是相当高的。相比之下,依托由政治组织作为第三方、动用强制力量建立起来的正规金融制度,在监管与实施合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商业信用环境对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起正面促进作用,但是对单位面积产值的影响力偏弱。在区域整体框架下,正规金融在资金面上对经济支撑是不足的,通过优化商业信用环境破除资金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在考虑区域异质性情况下,正规金融对经济支持因地而异,对应的商业信用环境通过影响资金配置带动经济增长的效应亦呈现差异化特征。

(二)政策建议

为提升商业信用环境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战略支撑,强化区域经济的治理能力,建议从两方面进行破题。

1.强化能有效促进生产性活动的正规金融供给水平。在当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瓶颈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框架提供反向激励。不同的金融供给规则将会对默会知识产生不同的激励。也就是说,特定的制度不仅决定了哪些经济活动是有利的、可行的,还将通过如进入管制、治理结构以及组织的灵活性等因素,形塑厂商和其他组织内部结构的适应性效率。为提升正规金融服务生产性活动的政策靶向性,正规金融供给的制度设计需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信息问题,即所制定的机制是否是信息最有效的;二是“激励相容”问题,即在所制定的机制下,每个人即使追求个人目标,其客观效果是否也能正好达到社会所要实现的目标。一方面,完善一体化信用信息平台,缓解经济交往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建立公共信用数据与金融信用数据协同融合长效机制,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处理及应用的全流程机制。另一方面,规范信用联合奖惩,解决“激励相容”问题。在法治框架下,厘清轻微失信、一般失信和严重失信的认定范围,根据不同失信程度采取差异化的信用奖惩措施,并推行信用承诺倒逼主体自觉践诺。

2.注重优秀诚信文化的优化效应,建立正规金融与商业信用协同互促的发展格局。在经济社会交往中,由行事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惯例来界定的非正式制度是普遍存在的,即便是在发达经济体中,正式制度也只是形塑选择约束的很小一部分。当正式规则的剧烈变化导致其与现存非正式制度不相融合时,两者之间无法缓解的紧张将带来经济发展的长期不稳定。作为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的典型代表之一,正规金融与商业信用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应充分研究和宣介传统诚信文化内涵和实践价值,依托共青团、行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以城市信用分、信用示范城市创建、“诚信好人”评选等为载体,创新形式提升区域商业信用水平,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为“双循环”发展大局构建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信用商业环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环境清洁工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信用消费有多爽?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