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教师“协作教学”的送教上门模式探索

2021-04-15 13:12雷文静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2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

雷文静

【摘要】教育是公平公正的,享受教育是每位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对于一些特殊儿童来说,他们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无法像普通孩子一样正常进入校园学习、生活、娱乐,无法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益处。针对于这些特殊学生,国家提出“送教上门”服务教学模式,通过组织普通学校教师和特殊学校教师共同合作,为特殊儿童提供暖心的、科学的上门教学服务,致力于促使特殊儿童增长对生活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帮助特殊儿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本文主要围绕着普特教师“协作教学”的送教上门模式探索这个主题展开下文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普特教师  协作教学  送教上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智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453)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2-0017-02

对于教师而言,无论是在普通学校教学还是在特殊学校从事教学服务,都需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和关爱学生的基本品质。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更需要教师倾注心血和精力去引导。普特教师可以构建专业化的“协作教学”平台,设计科学化的送教上门策略,致力于送出温暖、送出关怀、送出信心、送出知识、送出方法,同时也要有科学化地评价制度来衡量评价普特教师送教上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送教上门教学模式的完善与落实。

一、协作送出温暖,打开孩子心扉

特殊儿童由于疾病或者身体上的缺陷等问题,在日常行为举止上常常会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特征。这些孩子极易处于自卑、懊恼、颓废的状态,不利于孩子积极健康成长。普特教师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送出温暖,促使特殊儿童以及特殊儿童家庭都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化关怀和温暖为生活动力,培养克服苦难、克服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强大毅力。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接触特殊儿童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在与特殊教师协作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普通教师可以提前与特殊教育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送教上门”的特定对象的具体情况,要提前规划好整个流程,力争做到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照顾。在给予温暖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特别注意尺度和用语,要做到充分尊重特殊儿童和特殊儿童家庭,构建平等、尊重的氛围,鼓励孩子能够增长自信心,尝试着给予温暖促使特殊儿童从阴霾和自卑感中走出来,学会接受别人的善意,忽略存在的恶意,增强意志。在与特殊儿童进行交流时,普特教师也需要鼓励特殊儿童积极打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进一步落实“送教上门”模式,发挥“送教上门”模式的优势和用途。此外,为了更好更针对性地帮扶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普特教师可以将正式渠道的爱心捐款给予特殊儿童家庭,为他们带来一定的补贴,缓解燃眉之急。

二、协作送出信心,鼓舞积极成长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培养自己对生活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普特教师要特别关注特殊儿童自信心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类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仔细的调研和探查。教师需要深入调查送教上门对象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学习状态等,根据孩子不同的表现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教师还要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差异化的思维和想法,表现出差异化的行为举止。针对不同的特殊儿童,普特教师需要透彻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对于某些特殊儿童来说,他们虽然身残但志坚,勇于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积极与家长、教师、同学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上也积极认真,努力学习。对于这类孩子,教师要给予他们的表现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再接再厉,以强大的意志力去披荆斩棘,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对于某些生性敏感、脆弱、内向的特殊儿童来说,他们更需要教师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观念。因此,对于不同性格类型的特殊儿童,教师需要协作制定差异化的教育策略,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积极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长处,鼓舞孩子积极健康成长。

三、协作送出知识,开拓孩子视野

“送教上门”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使得特殊儿童能够了解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他们拥有更加公平的机会享受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权利,激发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所以,普特教师在每次“送教上门”前都需要制定好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要丰富多样,可以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要具有层次性、新颖性,符合特殊儿童学习阶段的特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结合当下热点和时事向特殊儿童来展示世界的丰富多彩,使得学生的视野可以开阔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与传统教学课堂不同,教师在传递给特殊儿童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可利用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用具,因此就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如课本、电脑、PPT、视频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关注特殊儿童的反应,及时了解特殊儿童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的互动来帮助特殊儿童解决问题,促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在引导他们了解更多趣味化的知识过程中促使他们敞开心扉,燃起对生活的热情。普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默契协作,比如,特殊教师更清楚利用什么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能够更轻松地了解特殊儿童表达的含义,普通教师则会设计更加丰富、更加有趣的教学内容,逐步引导特殊儿童产生兴趣。

四、协作送出方法,鼓励孩子成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送教上门的模式,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学习方式,这样在教师离开之后学生也能够独立地进行学习与训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并且在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鼓励与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学习方法的同时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拥有学下去的信心与干劲,才能够让学生有希望成为栋梁之材。例如教师在送教上门教授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网络的优质教学资源学习相关的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法,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习惯与教学模式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改进,尽可能地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而后教师可以学习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中对于学生教学的引导方式,进而将这种方式应用到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鼓励,教师可以采用网络教学资源与现实教学方式结合的方式构建起鼓励学生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采用模范学生的榜样作用以及对学生以后学习、生活等进行合理的畅想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以该优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发展优势所在,让学生樹立起强大的自信心。这样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学生就会拥有敢于挑战自我的心态,一旦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的成就,那么就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使得学生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行进的更为顺利。

五、建立评价制度,考察送教质量

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必然离不开合理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制度。通过合适的评价,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鼓励,此外也能得知自己的优缺点所在,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发展,这可以让学生都能够在成才的道路上找到合适的方向与目标,不至于走弯路。而对于送教上门的教师来说,合理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提升,以此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例如教师在送教上门教授相关的语文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相关的语文课文或是古诗词,让学生初步了解其中的意义。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让学生描绘古诗词中所呈现出的画面,让学生通過丰富的想象与思考描绘出语文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描绘或者背诵的具体情况来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评估,以此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掌握知识的程度,以此来为教师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提供理论的依据。教师还可适时地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小测试,通过相关的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状态,评估送教上门的质量,为相关的送教上门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六、结语

综上所述,普特教师要通过紧密配合和协作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送教上门”服务,构建公平、良好、和谐的“送教上门”氛围,积极促进特殊儿童敞开心扉,在送温暖、送信心、送知识、送方法的过程中促使特殊儿童增长知识、增强意志力,以强大的勇气去抵抗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评价制度来衡量普特教师“送教上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致力于让这些特殊儿童享受同等的教育服务,激发他们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陈会云,汪红烨.我国送教上门的研究现状及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11).

[2]王成柱.我国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绥化学院学报.2019(1).

[3]陆灵俊.为“送教上门”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8(3).

[4]陈会云,曹晓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24).

[5]吴金廉.送教上门工作中心理支持策略实践研究的玉溪经验[J].现代特殊教育.2018(19).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
渭源县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思考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索
构建“五三四”模式,实施重度智障儿童送教上门服务
浅谈行为矫正法对重度残障儿童感知机能的训练
试析如何提升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性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