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急腹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2021-04-15 02:29陈富康郑小娥林正清
中外医疗 2021年2期
关键词:阑尾穿孔开腹

陈富康,郑小娥,林正清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福州福建 350009;2.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州福建 350001

急腹症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是指人体盆腔、腹腔以及腹膜后组织、脏器等部位出现严重的病理性改变,且这类疾病的特点在于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等,其主要临床特征在于患者会出现连续性剧烈疼痛等[1]。如果患者出现发病症状,就会承受巨大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上主要应用手术的方式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救治,但因患者发病急、病程较短以及症状危急,需要及时对病情做系统详细的检查才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因而,选择合理的探查方法对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关键作用。近几年来,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完善,因其具有术后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势,所以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2-3]。该次研究探讨2017 年4 月—2019 年 6 月以来该院收治的胃肠道急腹症患者96 例,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胃肠道急腹症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均经检查确认其符合胃肠道急腹症相关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 48 例,男 25 例,女 23 例;年龄 19~66 岁,平均年龄(41.3±1.7)岁;病程 3~6 h,平均(4.1±1.2)h;急性阑尾炎患者23 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25 例。研究组48 例,男 29 例,女 19 例;年龄 20~67 岁,平均年龄(41.5±1.6)岁;病程 3~5 h,平均(4.1±1.1)h;急性阑尾炎患者 27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21 例。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该次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手术,并引导患者采取仰卧位,于患者麦氏点位置行4~7 cm 大小的切口,依次将此处的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肌腱膜划开,并顺着结肠位置把患者阑尾找出来,找到后将其结扎,于患者阑尾末端的盲肠壁实施缝合治疗,并在距离结扎线0.5 cm 的位置将患者阑尾切除,同时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将阑尾末端包裹进盲肠内。最后使用丝线对患者阑尾末端做间断褥式外翻缝合术,仔细检查手术缝合口是否完整,并对创面进行清理。而对于发生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需给予其全身麻醉,并对发生穿孔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以便对患者穿孔位置以及大小有所了解。应用丝线将穿孔处缝合起来,并应用大网膜将手术部位完全覆盖住,最后对患者腹腔进行仔细清洗,做好相关引流处理[4]。

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给予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全身麻醉。对患者腹腔进行穿孔并建立起人工气腹,确保患者气腹内压力始终保持在12 mmHg 左右。同时把腹腔镜置入患者腹腔内部进行探查,且在探查期间需仔细观察患者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以及胃肠道消化液外溢等状况,进一步明确发生病变的位置,然后依据探查结果针对性的为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于发生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来说,首先需要用腹腔镜确定阑尾的实际位置,发现阑尾后引导患者采取头低臀高位,并在患者左下腹右侧距脐周4 cm 左右处行一穿刺孔,吸干净渗液后用分离钳镊起阑尾,并对附近的血管实施分离,于阑尾末端距回盲处0.5 cm 左右位置处用丝线将阑尾结扎,同时对患者创口进行止血,最后缝合阑尾残端实施包埋处理并置入引流管。发生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须在患者左右肋缘下方以及右侧麦氏点这两个位置依次做穿刺点,并置入一个直径10 mm 以及两个直径5 mm的腹腔镜套管,于患者右上腹所做操作孔处放置进冲洗吸引器,将其推进至患者肝脏位置,把穿刺孔显露出来并将渗液完全吸收,同时在麦氏点处放置无创抓钳,通过右上腹所做主操作孔用可用吸收线将穿孔部位缝合完整,打结后使用大网膜将穿孔位置全部覆盖起来。最后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对患者腹腔进行多次清洗,并放置引流管对手术创口进行缝合[5-6]。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等指标。

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伤口感染以及肠梗阻等。

③分析观察两组患者VAS 评分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额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满分为10 分。重度疼痛:8~10 分; 中度疼痛:5~7 分; 轻度疼痛:1~4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就越严重[7]。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 (41.2±9.7)min、术中出血量(30.8±13.5)mL、住院时间 (4.6±1.5)d 以及切口长度(6.3±1.5)cm 短于对照组(64.4±15.3)min、(71.6±23.1)mL、(9.3±2.7)d、(17.5±2.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切口长度(cm)对照组(n=48)研究组(n=48)t 值P 值64.4±15.3 41.2±9.7 8.873<0.05 71.6±23.1 30.8±13.5 10.565<0.05 9.3±2.7 4.6±1.5 10.543<0.05 17.5±2.6 6.3±1.5 25.851<0.05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 VAS 评分4 h(2.1±1.1)分以及术后24 h(4.2±3.2)分均低于对照组(7.3±4.5)分、(7.8±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 VAS 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 VA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术后4 h 术后24 h对照组(n=48)研究组(n=48)t 值P 值7.3±4.5 2.1±1.1 7.777<0.05 7.8±6.1 4.2±3.2 3.621<0.05

3 讨论

胃肠道急腹症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主要发生于患者的腹腔、盆腔以及腹膜后组织和脏器。这类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腹部剧烈疼痛,并伴随有全身性的不良反应。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有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胆道感染以及急性胰腺炎等。患者突发急腹症后,只有及时给予科学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才能对发病原因有所了解,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急诊治疗[8]。目前临床上经常应用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因其具有较高风险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等缺点,不能实现预期治疗效果。近几年来,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传统开腹手术是临床上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方式,但是因其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且盲目性的开腹治疗会使手术风险加大,患者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遍使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以及操作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其伤害小、痛苦程度低、术后康复快等优势逐渐凸显,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开腹手术的观念,进一步弥补了开腹手术存在的不足,它将疾病早期诊断以及治疗结合起来,增强了临床诊疗的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医生的医疗技术[9-11]。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应用腹腔镜手术对急腹症患者治疗可有效减轻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并且手术视野清晰,可直接找出发生病变的位置,适用于进行辅助检查不能确切诊断的患者,比如育龄患者、肥胖患者以及临床症状不具备典型性的患者,对其应用腹腔镜手术有比较理想的效果[12]。而对于部分需要进行中转的开腹患者,可明确找到一个合理的手术切口位置,极大地减轻了因手术切口过大或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2%低于对照组 18.8%(P<0.05),与冷蔚等[13]研究结果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低于对照组19.1%具有一致性。说明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急腹症患者效果理想,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降低术后感染,从而避免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分析原因可能是在手术期间对患者应用生理盐水清理腹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可能性,同时避免了对患者胃肠道功能造成损伤[14]。

该研究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1.2±9.7)min、术中出血量(30.8±13.5)mL、住院时间(4.6±1.5)d 以及切口长度(6.3±1.5)cm 短于对照组(64.4±15.3)min、(71.6±23.1)mL、(9.3±2.7)d、(17.5±2.6)cm(P<0.05),且研究组术后 4 hVAS 评分(2.1±1.1)分以及术后 24 h(4.2±3.2)分均低于对照组(7.3±4.5)分、(7.8±6.1)分(P<0.05),这说明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手术花费时间,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并且能缓解手术造成的痛苦,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腹腔镜手术本身就具有微创的特征,因此手术造成的创口小,有利缓解患者痛苦,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进而有效减少住院花费的时间; ②腹腔镜手术实施时可以依据患者自身的病变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手术切口,极大地增强了治疗疗效,避免了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15]。

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急腹症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减少术后失血量,极大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阑尾穿孔开腹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