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联合使用对创面红期的疗效探讨

2021-04-15 02:29郑玉琴冯美娣
中外医疗 2021年2期
关键词:酸盐换药创面

郑玉琴,冯美娣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广东湛江 524037

致伤因子导致组织缺损后,创面组织的再生、修复、重建、修补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称之为创面愈合。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按照阶段创面颜色分为5 个阶段,即绿、黑、黄、红、粉五个阶段。其中创面红期是肉芽生长及上皮生长阶段,也是创面达到愈合的“准备阶段”,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 d 内即可开始出现,填补创口或机化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肉芽组织按其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渐成熟,最终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转变为瘢痕组织。在该时期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保证创面愈合,减少相关不良反应至关重要[1-2]。

因此,该研究方便选取2018 年 6 月—2019 年6 月该院治疗的创面红期患者60 例,探讨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联合使用对创面红期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创面红期患者60 例,按就诊单双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 18 例,女性患者 12 例;年龄 14~61 岁,平均年龄(40.2±2.6)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 20 例,女性患者 10例;年龄 15~62 岁,平均年龄(41.1±2.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创面红期患者;②无自身免疫疾病、遗传代谢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及重要器官严重衰竭性病变;③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糖尿病血糖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消毒、清创干燥后直接喷洒贝复济,再敷上泡沫敷料。实验组患者在消毒、清创后喷洒贝复济,待干燥时撒上颗粒性藻酸盐,然后敷上泡沫敷料,换药频次根据伤口渗出量作决定,渗出液多时换药次数增多,渗出液少时换药次数相对减少;无渗出患者一般每隔3 d 或创口敷料污染、脱落时进行换药,直至创口愈合。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记录换药期间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创面愈合时间,有无局部瘙痒、发红、皮疹、水泡、创面出血等不良反应。最后一次换药结束时进行满意度调查。创面愈合的时间(d):创面红期开始治疗至创面被上皮完全覆盖的时间。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参照式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在最后一次换药结束时进行无记名问卷,共发出问卷60 份,回收60 份。该满意度表包括护理人员素质、服务态度、服务技术项目和患者换药感受,每项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30×100.00%;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疼痛情情况,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对其进行评估,无痛为0 级,轻度疼痛为1 级,中度疼痛为2 级,重度疼痛无法忍受为3 级。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创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对照组为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7,P<0.05)。实验组患者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换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换药费用,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创明愈合时间、不良反应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创明愈合时间、不良反应比较(±s)

组别 换药次数(次)换药费用(元)创口愈合时间(d)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2.3±0.75 4.1±0.82 8.870<0.001 70±15.38 64±12.45 1.660 0.102 5.32±1.83 8.57±3.15 4.886<0.001

2.2 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

实验组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疗效评价[n(%)]

2.3 创面疼痛情况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0 级和1 级比例高于对照组,2 级和3 级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创面疼痛情况对比[n(%)]

3 讨论

贝复济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又称之为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该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例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毛细血管生成,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等效果,是治疗创伤常用的一种药物,且效果良好[3-4]。相关研究[5]证实了贝复济不仅能够促进Ⅱ烧伤的创面愈合,还能够减少瘢痕的形成以及改善关节活动。沈国强[6]通过研究证实,贝复济喷雾联合红外线治疗老年患者Ⅱ或Ⅲ期压疮创面疗效显著且患者满意度高。目前临床治疗中贝复济使用率很多,但基本都只是配合传统敷料进行治疗,传统敷料虽然相对价格比较低廉,但是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在该文对照组中使用的泡沫敷料,虽然其对创面的保湿、保温和保护能力比较好,患者使用舒适感也较强,但是也存在易感染细菌,创面观察困难,黏贴性差,空隙过大、肉芽组织脱膜困难等问题,所以寻找一种合适的敷料对贝复济治疗创口红期至关重要[7-8]。

藻酸盐颗粒为新型敷料,藻酸盐为其主要敷料成分,为海藻中提出的一种化合物,即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属于天然纤维素。藻酸盐医用膜属于功能性伤口敷料,组成成分为海藻盐,具有高吸收性。对伤口渗出液接触后可产生凝胶,对于伤口愈合可营造一种湿润环境,有助于伤口愈合,改善其疼痛。和传统敷料相比较而言,①藻酸盐颗粒更加温和,且透气性更佳,保护作用好;②藻酸盐颗粒生物相容性好,无刺激、无毒、无抗原性; ③藻酸盐颗粒能够使创面保持在一种湿润的环境,符合“湿润愈合理论”;④藻酸盐颗粒对抵御创面细菌感染;⑤藻酸盐颗粒可以保证水分、无机盐不大量丢失,利于创面愈合[9-11]。藻酸盐医用膜为一种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属于高分子材料,对于人体而言并无毒性,安全性格良好;藻酸盐医用膜可对自身重量11 倍液体进行吸收,吸收性良好,藻酸盐医用膜对伤口渗出液进行接触,可将钙离子释放,有助于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产生,促进血凝,可将伤口渗出液吸收,和渗液产生钠离子以及钙离子交换,创口表面会产生网状凝胶,具有稳定性格。对于伤口而言,可营造一个促进组织生长的环境,即湿润合适,出现微酸、无氧或低氧;对生长因子释放起到促进作用,对细胞增殖起到促进作用,将表皮细胞再生水平以及细胞移动能力提升,对伤口愈合起到促进作用,表面产生的胶体可对神经末梢进行保护,以免外界出现刺激,缓解疼痛,因此减少疤痕的产生。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藻酸盐医用膜可对感染伤口进行治疗,但是需要医务人员进行使用指导,并和其他疗法进行配合,此外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指征进行评估,并检查伤口情况;②如果患者伤口为糖尿病足溃疡或者动脉供血异常,应该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藻酸盐医用膜。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指征予以评估; ③藻酸盐医用膜对机体生理机制不能控制和需要通过外科方式止血的持续出血情况并不适用[12]。

创面红期主要指创面肉芽和上皮生长的阶段,是创面愈合前的关键时期。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创面红期患者60 例,探究联用贝复济和藻酸盐治疗创面红期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的换药费用虽然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 96.67%,对照组患者治愈率80.00%(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73.33%(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0 级和1 级比例高于对照组,2 级和3 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研究组患者治疗疗效更快、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治疗的患者效果良好[13],有学者抽取100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5.1±1.2)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8.6±1.4)d,表明联合用药后采用可提升其满意度,减少愈合时间,和该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联合使用对创面红期的疗效显著,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短,患者满意。

猜你喜欢
酸盐换药创面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双膦酸盐在骨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高铁酸盐的制备、性质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磷钼钒杂多酸盐MxHyP2Mo15V3O62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