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的应用

2021-04-15 12:46廖一民韦宝新刘子威王周雄
电力安全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外皮端头滑轮

李 斌,廖一民,韦宝新,刘子威,王 宾,王周雄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宾阳供电局,广西 宾阳 530400)

0 引言

随着城镇规划的发展,架空线路改为电缆线路越来越多,但在电缆敷设时,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和工器具进行电缆穿管时会造成电缆外皮绝缘层刮伤,电缆绝缘性能降低,影响到电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解决电缆在敷设穿管施工时防止外皮绝缘层的损伤,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成为当前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针对电缆敷设中传统使用的保护滑轮的缺点,研制出一种便携式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

1 电缆敷设施工中传统使用的保护滑轮缺点

电缆线路使用占比越来越高,对电缆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在电缆管口使用滑轮保护,受力牵引时滑轮容易偏移或倾倒,不及时停止都会出现电缆的刮碰现象,轻者电缆外皮绝缘层刮花,重者刮至电缆铠甲,造成电缆绝缘性能降低,影响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电缆敷设时传统使用的保护滑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目前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经常采用在管道口设置保护滑轮的方法,但电缆在穿入时仍有可能因受力与管道口刮碰,或者由于受力时保护滑轮脱落造成与周围物体刮碰,导致电缆外皮绝缘层刮伤等问题。

(2) 电缆穿入管道时与管口有阻力摩擦,不能采用大力进行牵引,同时由于采用管口外置保护滑轮的方法,有可能在受力后使滑轮脱落,造成牵引停止,增加电缆敷设的时间,影响工作效率,造成项目工期的延期。

为了确认采用滑轮敷设电缆存在的问题,依据2018年8月~2019年3月的基建项目电缆敷设施工记录及统计表,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异常见表1所示。

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完成每千米电缆敷设,平均造成电缆破损3.4处,平均停止牵引2.27次,电缆敷设时间长,敷设过程中滑轮脱落造成外皮破损和停工已成电缆敷设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研制技术方案

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包含4个方面:“组合方式”“生产方式”“选用材料”“安装方式”。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最终方案分解如图1所示。

图1 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最终方案分解

2.1 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采用小滑轮作为导入器套管与电缆隔离部分,避免电缆与管壁刮碰造成损伤,同时采用高硬度滑轮,整体性较好,无空隙,转动灵活,牢固可靠。

主要优点为滑轮整体性较好,转动灵活,无间隙,满足强度要求,在现场施工时沾泥沙后,不影响转动灵活性,电缆穿过时摩擦力小,能快速通过,提高电缆敷设效率。

2.2 生产方式

导入器生产方式采用切割相对应的钣金,通过钣金折弯技术将钣金折成相对应的套筒形状。导向轮通过焊接加工,固定导轮。

高硬度钢和钣金进行焊接,生产技术要求不高,可行性强。同时焊接成本相对铸造较低,且强度也不低。

主要优点为传统焊接与切割生产方式技能水平要求不高,生产简易,各部件连接紧密牢固,折弯焊接的外观漂亮,空间利用率较高。

2.3 选用材料

导入器套筒部分材料全部采用不锈钢,不锈钢材料不易腐蚀生锈,整体性好,牢固可靠。主要优点为不锈钢容易制造,坚固耐用,不锈钢不容易受腐蚀,造价成本低,使用年限长。

2.4 安装方式

导入器采用将套筒嵌入PVC管里,另一头卡住管口,电缆需经过导轮后才进入管道。该方式的主要优点为不受环境影响,适用于35 kV及以下各预埋电缆管、电缆井等,不需预留长的电缆管。

3 实施方案

3.1 设计及制作电缆套筒部分

进行套筒的设计和制作。最终生产出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的圆弧套筒部分,并对弯折工艺、套筒的焊接、打磨工艺等加以控制。依据机械加工工艺要求,加工精度小于等于加工经济精度,焊接需要符合“钢结构焊接过程工艺标准”。圆弧套筒制作完成后,用游标卡对套筒的加工精度进行测量,测量统计如表2所示,套筒焊接牢固,质量可靠,表面光滑平整,满足要求。

表1 2018年8月~2019年3月电缆敷设施工异常统计

表2 套筒的测量统计

3.2 设计及制作滚轮部分

依据机械加工工艺要求,加工精度小于等于据机,焊接符合“钢结构焊接过程工艺标准”。滚轮部分制作完成后,用游标卡对滑轮及滑轮轴的加工精度进行测量,测量统计如表3所示。制作好的滚轮滚动灵活,受力可靠,满足要求。

表3 滚轮的测量统计

3.3 设计及制作滚轮卡槽部分

依据机械加工工艺要求,加工精度小于等于加工经济精度,焊接符合“钢结构焊接过程工艺标准”。滚轮卡槽部分制作完成后,用游标卡对滚轮卡槽的加工精度进行测量,测量统计如表4所示。焊接牢固,整体连接可靠,滚轮转动灵活,满足要求。

表4 导入器滚轮卡槽部分测量统计

3.4 测试整体安装部分

在电缆井现场测试安装用时1 min,小于5 min。

4 效果检查

为验证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在实际电缆敷设工程中的真实使用效果,在2019年8月—10月基建工程项目中电缆敷设的使用情况统计如表5所示。

由统计表看出,使用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后,平均电缆敷设脱出滑轮现象为0次/km。

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成功研制,根据数据统计以及实际现场成果表明,使用电缆穿管导入器比传统工艺电缆敷设工作效率提升30 %,脱落次数0次/km,降幅100 %。

通过研制新设备,辅助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电缆的敷设,依托项目落实智能电网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试点建设,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建设示范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

5 结束语

新型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沿圆周设置5组滑轮,每组滑轮纵向设置4个滑轮。使用时具有安装快捷、可靠、安全稳定等优势,解决了在电缆敷设施工中常出现因滑车脱落增加的施工时间,同时解决电缆与电缆管口摩擦损伤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缆敷设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使用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能提高现场设备安全管控水平,提升安全效益。切实提高工电缆敷设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保障了设备绝缘强度安全,同时也确保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

使用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效率。由于导入器管口采用四面导轮,电缆在穿入时,电缆外皮与管道隔离,阻力大大减小,穿管变得轻快。同时敷设时导入器不易脱落,避免施工时停工,不用安排太多人员进行现场监控,减少施工人员和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表5 2019年8—10月主网基建工程项目施工统计

使用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能提高人工综合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按照传统电缆敷设需要人员在电缆井进行监控和辅助敷设,需人工较多,采用电缆穿管端头导入器后辅助人员和监控电缆脱离滑车人员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人工成本。

猜你喜欢
外皮端头滑轮
一辆滑轮车
高地压、强冲击条件下整体中置式新型端头支架应用
基于PC-Crash的公路护栏端头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中煤大屯公司简易端头支架研制与应用
为小黄菇娘做造型
蓝莓的光泽
美味的水果
尖椒牛肉饼
大倾角高瓦斯“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