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资本市场 壮大养老基金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0》发布

2021-04-15 02:35邹萃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支柱人口老龄化养老金

■文/本刊记者 邹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也提出“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2020 年12 月19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届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0》发布式——“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的核心资产是养老基金。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与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经济现已进入新常态,构建资产型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条件正走向成熟。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0》提出,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是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选择,夯实养老财富储备是养老金制度模式的结果;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和夯实养老财务储备是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养老金资产储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与会者对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作了深入探讨。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局长马援提出,养老基金是天然意义上的长期资金,建立养老金制度是实现代际公平的有效制度安排,更是保障和促进民生的基础性社会资产。养老基金需要借助资本市场以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反过来又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二者之间呈良性互动关系。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也认为,养老金体制对资本市场有着明显的依存性关系。同时,资本市场非常依赖养老基金的参与,没有养老基金的参与,资本市场难有健康的发展。养老基金是储蓄资金的最大来源,需要通过合理优化配置转换为投资,从而获取回报。

《报告》通过国际比较也发现,对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依赖度较高的传统欧洲大陆国家,养老基金规模较低,资本市场发展也受到抑制,而私人养老金体系较为发达的国家,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呈现出更强的良性互动关系。目前,我国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的三个支柱发展并不平衡,各有制约因素,未来需要补齐短板,做大做强第二、第三支柱,促进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减轻负担。

如何引导养老基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建设,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用“美国养老基金和资本市场究竟是鱼和水的关系,还是水和鱼的关系”这个形象的比喻,阐述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互动关系。他认为,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两者关系是可以颠倒的,若是股市市值大于养老基金规模,那股市就是池子里的水,养老基金是鱼。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是以它支持下的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平稳运营作为前提,同时养老基金成为受益者,两者之间是一种双赢的格局。目前,我国养老金体系仍然存在第一支柱独大,第二、第三支柱相对弱小、不均衡的状况。养老基本依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支出压力巨大。如何做大做强私人养老金是当务之急,也是养老金体系改革的“重心”。董登新建议,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打通第二、第三支柱与家庭理财的通道,让家庭理财从短炒赚快钱转向长期投资、长期积累,让以养老为目的的投资更长远、更从容、更理性、更快乐。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朱俊生则用经合组织国家养老金资产的相关数据,来说明第三支柱是养老基金积累的最重要力量。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刚刚起步,发展不尽如人意,但未来可期。朱俊生认为,养老金体系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如何给第二、三支柱更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探讨;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建立三支柱养老金之间的对接机制以实现灵活转换。同时,需多部门组织协调,完善个人养老金运行监管体系,这对于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之间建立对接关系非常重要。

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和资本市场的改革都进入深水区,需要在坚持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应坚持走市场化投资运营的道路,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因此,《报告》同时也指出,中国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改革取向应是以基金积累为基础的“资产型”养老金制度模式,逐渐替代以现收现付为主要融资方式的“负债型”养老金制度模式。

猜你喜欢
支柱人口老龄化养老金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电数字物资的三大支柱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