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疗效

2021-04-17 13:51孙笑然盛天骄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山慈菇玄参龙葵

陶 凌,孙笑然,盛天骄,耿 晓,巩 阳

1.北部战区军区总医院 中医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消化病重点专科,辽宁 沈阳 110016;2.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 消化内科,吉林 长春 130000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指发生在非哺乳期且非妊娠期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以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和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为主,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该疾病易反复,绵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外科手术对乳房组织的损伤面较大,患者不易接受。北部战区军区总医院中医科采取内服与外用结合的方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并在适当时机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中医科就诊的11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7.54岁;病程10~63 d,平均20 d;乳头凹陷50例,溢乳36例,窦道形成29例,淋巴结肿大29例;外科手术治疗38例。

1.2 中医辨证分型 参照2017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粉刺性乳痈诊断标准并结合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医症型分为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痰气互结证、痰热结胸证。

1.3 辨证分期 辨证分为肿块期、成脓期、愈合期、恢复期4期。肿块期: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红肿,触之坚硬,无波动感。成脓期:临床表现较肿块期乳房胀痛加重,肿块触之柔软,有波动感,不予触碰,甚至出现破溃,脓汁外流,形成窦道。愈合期:乳房胀痛较前明显缓解或无疼痛,肿块消散,触之柔软,无破溃或窦道闭合。恢复期:2~3个月治疗后,肿块及红热疼痛消失,半年内无复发;或触之无肿块,超声下可见局限肿块。

1.4 治疗方法

1.4.1 内服法 口服中药,中药方基础药物组成:黄芪10 g、赤芍20 g、牡丹皮15 g、山慈菇10 g、生白术10 g、龙葵10 g、连翘10 g、丹参20 g、夏枯草20 g、玄参20 g、白花蛇舌草30 g、败酱草20 g(由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其中,肿块期重用山慈菇、龙葵、连翘、黄芪等益气解毒中药,成脓期重用皂角刺、天花粉、大量黄芪以托脓外出,愈合期重用浙贝母、玄参、煅牡蛎、连翘、丹参、山慈菇等,恢复期可行外科微创手术,术后口服中药巩固治疗。以上方药每日一剂,分两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随访3个月至3年。

1.4.2 外治法 以局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主,处方组成:蒲公英20 g、黄柏20 g、山慈菇10 g。油调外敷,覆盖病灶,厚度以0.2~0.5 cm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如有破溃,局部消毒后可继续外敷该药,治疗2~3个月超声复查,可根据病情配合外科微创手术治疗。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17年《中国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判定治疗效果。治愈:肿块及红热疼痛消失,半年内无复发;有效:肿块及红热疼痛缓解,或消失后半年内复发;无效:肿块及红肿疼痛无缓解。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无复发,治愈9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4.8%(109/115)。用药后行手术治疗24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肾功及尿常规均未见异常,且治疗期间口服中药无不良反应发生。5例患者肿块期、成脓期有外敷用药过敏现象,发现后立即停止外用药物。

3 讨论

近代中医学将非哺乳期乳腺炎称为“粉刺性乳痈病”[4],其以肝郁脾虚为根本,“气滞、血瘀、痰凝”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滞、瘀、痰”运化无力则凝于肝经巡行之处——乳络,聚集成块,煎灼成痈,血败肉腐成脓,脓为其标。久病失治迁延不愈或反复手术耗伤气血,出现乏力、食欲差,溏便、腰膝酸软等脾虚之证为促进因素。因此,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需标本兼治,以扶土抑木、行气活血为大法,全程贯穿疏肝、健脾益气之药。疾病早期尚未成脓时,病位尚浅,及早治疗常可以起到消肿散结、避免手术的效果。肿块期以疏导散结为主,除柴胡、夏枯草、疏肝散结之品外,重用山慈菇、龙葵、连翘软坚解毒散结。非哺乳期乳腺炎土虚为本,同时为防疏散耗气,加入生白术、黄芪等益气健脾,使脾旺气足,以促病愈。成脓期重用皂角刺、天花粉,透脓解毒,加大黄芪用量以扶正托脓外出。愈合期经过反复的正邪斗争,邪有外出之势,但余邪未净,仍可能暗疮滋生,病久阴血暗耗,气血亏虚,本期重用浙贝母、玄参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加用丹参养血活血,即可补暗耗之阴血,又活血通络以防余邪残留。恢复期邪去正虚或部分患者存在正虚毒邪稽留不去但无发热疼痛等临床症状,此时可行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愈后快、引流通畅、不宜复发,术后可继续口服中药巩固治疗。此期中药治疗重在于扶正。山慈菇有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痈疽恶疮、淋巴结核和蛇虫咬伤,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机制,主要表现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发挥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有效地抑制瘤细胞的转移和粘附,同时具有提高集体自身免疫能力的作用[5]。龙葵性寒味苦,有小毒,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能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血管生成,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6]。连翘是临床上常用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品,其主要成分连翘脂素与连翘酯苷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7]。黄芪是补气佳品,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抗氧化、调血脂、增强免疫力的作用[8],黄芪量>50 g可起到透脓作用。玄参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作用,能够补虚劳,玄参多糖可刺激机体单核巨噬细胞分泌,提升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力[9],皂角刺具有消肿脱毒、排脓、杀虫之功效,用于痈疽初期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具有抗菌、免疫调节、抗癌作用[10]。龙葵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有抑制肿瘤转移、抑制血管生成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11]。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辨证分期治疗,内外结合,标本兼治,起效迅速且复发率低,预后较好。

猜你喜欢
山慈菇玄参龙葵
不同种植条件与不同干燥方法对苦玄参各部位苦玄参苷IA和IB的影响
基于商品规格等级的山慈菇本草考证及近现代文献研究
山慈菇提取物通过下调AEG-1表达抑制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
黔产玄参化学成分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山慈菇多糖的水提醇沉法工艺
困扰吧, 女性!
玄参环烯醚萜苷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山慈菇水煎剂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
龙葵果
不同配比苍术-玄参药对中4种成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