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 山慈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述评❋
    450000)山慈菇出自我国唐代《本草拾遗》,系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lata(D.Don) Makino、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 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功效,主治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9期2023-11-19

  • 山慈菇多糖对肝癌腹水荷瘤小鼠症状的改善机制
    应[4-5]。山慈菇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血管生成等多种药理活性[6],可用于抗癌[7]。山慈菇多糖为山慈菇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可提高机体免疫、抑制H22肝癌小鼠肿瘤细胞生长[8]。本研究拟通过构建肝癌腹水荷瘤小鼠模型,探讨山慈菇多糖的作用,并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rapamycin target protein,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以阐明山慈菇多糖对模型小鼠症状的改善作用机制。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多功能酶标

    西北药学杂志 2023年3期2023-05-07

  • 山慈菇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666100)山慈菇,系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其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可治疗瘰疬痰核、癥瘕痞块等[1]。部分地区将老鸭瓣和丽江山慈菇的鳞茎亦做山慈菇用,又称光慈菇,属“伪品”,功效与正品山慈菇相似,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在国医大师周仲瑛抗肿瘤医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便是山慈菇,接近77.29%[2]。研究表明,山慈菇正品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菲类、二氢菲类、联苄类、苷类、萜类、蒽醌类、黄酮

    江苏中医药 2023年2期2023-03-22

  •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的不同商品规格山慈菇质量差异分析
    的不同商品规格山慈菇质量差异分析郝壮壮1,曹宇欣1#,刘朦朦1,薛静文1,张 鸽1,芦艺凡1,范文昕1,周 莹3,冯 靓4,王春国2*,石晋丽1*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北京 102488 3.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24 4.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02建立山慈菇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特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商品

    中草药 2023年6期2023-03-21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山慈菇抗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
    疗手段[3]。山慈菇(Cremastra appendicutata,CR AP)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4],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传统中药,是临床上的抗肿瘤药物[5]。已有研究发现[6]其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干扰细胞侵袭迁移等发挥抗乳腺癌作用。网络药理学通过筛选药物、疾病靶点,构建生物系统网络图,揭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关系,这与中医强调系统观、整体观相符[7,8]。

    特产研究 2023年1期2023-02-17

  • 葛信国效方治验 ——肺癌Ⅰ号方
    苡仁30 g,山慈菇15 g,浙贝母15 g,红豆杉30 g,壁虎6 g,蜈蚣3条,石上柏20 g,石见穿20 g,炒苍术20 g,陈皮10 g,鸡内金10 g,焦山楂10 g,神曲10 g。功 效:益气养阴,扶正解毒。主 治:肺癌(气阴两虚证)。用 法:每日1剂,煎煮2次,每次取200 mL,早晚餐后1 h温服。方 解:白参须、麦冬、五味子合而为君,取生脉散之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生薏苡仁、山慈菇、浙贝母、红豆杉、壁虎、蜈蚣、石上柏、石见穿为臣,生薏苡

    江苏中医药 2022年10期2023-01-05

  • 白及与其4种常见混伪品的理化比较鉴别
    o,云南习称“山慈菇”]、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 Hemsl.)等10种混伪品。鞠康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的白及混伪品也有10种,除和云南市场上共有的几种之外,华白及[B.sinensis(Rolf) Schltr.]、天麻(GastrodiaelataBl.)、二叶舌唇兰(PlatantherachloranthaCust.ex Rchb.)也被当成白及使用[4]。此外,地宝兰[Geodorumdensiflor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9期2022-11-02

  • 基于商品规格等级的山慈菇本草考证及近现代文献研究
    典·一部》中,山慈菇的植物来源有3种[1]。历代本草中记载的山慈菇基原较复杂,描述详略不一,且将不同种植物合并收载,继而出现名实不符,品种混用。部分学者对山慈菇的入药基原进行考证,邴其忠和张本刚[2]认为古文献记载的山慈菇包括老鸦瓣和杜鹃兰,现收录的2种独蒜兰属植物均非山慈菇原植物;李琴华[3]指出现今将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作为山慈菇正品欠妥;熊兴军[4]则认为《本草拾遗》所载山慈菇为兰科独花兰,明代诸家本草将老鸦瓣与山慈菇相混淆,造成后世混乱;现有将百合科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6期2022-09-27

  • 山慈菇提取物调控circ_0003998/miR-330-5p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显示良好疗效。山慈菇是我国传统中药,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功效。目前研究[2-3]证实山慈菇提取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在乳腺癌中表现出显著抗肿瘤作用。山慈菇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微小RNA(miR)-329-3p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4]。但山慈菇提取物对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环状RNA 0003998(circ_0003998)是近年发现的癌基因,circ_0003998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较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期2022-08-29

  • HPLC法测定丽江山慈菇中秋水仙碱含量
    74100丽江山慈菇是百合科植物山慈菇IphigeniaindicaKunth的鳞茎[1],又名山慈菇、土贝母、草贝母、假贝母、闹狗药[2]、苦子、光苦子、益辟坚[3]、光慈菇[4]如图1所示。云南省地方习用药材,为纳西族、白族、彝族常用药材。载于《本草遗拾》,为《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年版、1996年版)、《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二册·彝族药收载品种。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山慈菇”比较,来源系不同科属植物,为与国家标准相区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1期2022-07-30

  • HPLC 法同时测定山慈菇中3 种成分
    300450)山慈菇是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ef、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Rolfe 的假鳞茎,秋季采摘,摘弃茎叶洗净泥沙,经晒干或烘干后加工而成。山慈菇分布广泛,在长江以南、西北、西南等地区均有种植。山慈菇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最初记载于唐代《本草拾遗》,药性甘、微辛、凉,归肝、脾经,有清热解毒、

    中成药 2022年6期2022-07-22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山慈菇-半枝莲”抗肝癌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上宜清热化瘀。山慈菇味甘,性辛凉,归肝、脾经,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功,《本草拾遗》曰:“山慈菇尤擅疗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的功效,临床上二者常共同用于肝癌的治疗[3-5],如林丽珠、尹常健常使用该药对治疗热毒炽盛的肝癌患者,疗效明显。现代研究显示,山慈菇主要含有菲类、联苄类、多糖类以及甾体类化合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6-7]。半枝莲主要含有黄酮类、二萜及其内酯类成分,是公认的抗癌中药,在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06-10

  • 基原为云南独蒜兰的山慈菇的化学成分鉴定与分析
    的 鉴定、分析山慈菇(基原为云南独蒜兰)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色谱柱为Hyperdil GOLD,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2 ?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扫描范围为m/z 100~1 500,扫描模式为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的正负离子交换模式。采用Compound Discoverer 3.1软件,通过与mzCl

    中国药房 2022年10期2022-05-30

  • 痛风清消方
    组成:土茯苓、山慈菇、清風藤、车前草、金钱草、萆薢、徐长卿、白豆蔻、黄柏、白术、苍术各15克,薏苡仁30克,重楼、蒲公英、川牛膝各10克。用法:日服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功效: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方解: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四药合用为四妙散,出自《成方便读》,专治湿热下注之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白术为健脾燥湿要药,《本草汇言》言:“白术,扶植脾胃,散湿除痹。”土茯苓甘、淡、平,解毒、健脾除湿、通利关节,《本草纲目》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3期2022-03-29

  • 山慈菇提取物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显得尤为重要。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为常用的抗肿瘤中药之一,具有燥湿化痰、消肿和软坚散结等作用[5]。近年来多项研究报道显示,山慈菇也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炎、抑制血管生成以及抑制疤痕增殖等作用,但其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6,7]。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也被称为异黏蛋白,最初在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受人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24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慈菇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Δ
    的认可和支持。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痈肿疔毒等[11]。目前,山慈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涉及乳腺癌、肝癌和肺癌等[12-1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逐渐成为新型的疾病-药物预测模型。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山慈菇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分析预测其作用于乳腺癌的潜在机制,验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的结合强度,以期为山慈菇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1 资料与方法1.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11期2021-12-09

  • 山慈菇的化学成分研究
    燥假鳞茎是药材山慈菇的基源之一[1]。山慈菇主要产于山西、甘肃、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多生长于海拔900~3 600 m的山坡林下和溪边阴湿地。近年来,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人们将其用于煲汤和泡茶,其化学成分主要有菲类、联苄类和有机酸类等[2],具有降压、抗菌和抗肿瘤等功效,临床上多有应用,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本文从山慈菇80%乙醇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二烷醇(Ⅰ)、麦角甾醇(Ⅱ)、5-羟甲基糖醛(Ⅲ)、羊毛甾(Ⅳ)、没食子酸(Ⅴ)

    特产研究 2021年6期2021-12-08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山慈菇对肺癌的作用机制
    病因。研究表明山慈菇可以化痰之功效解肺之肿块[1]。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山慈菇性凉,味微辛、甘,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散结等功效。现代临床用于内、外、妇、儿、五官以及皮肤等疾病的治疗,尤其在治疗各类肿瘤方面效果显著[2

    特产研究 2021年5期2021-10-14

  • 山慈菇对肝癌细胞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述与肝癌相似。山慈菇是兰科植物杜鹃兰和独蒜兰的假球茎,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5-6]。研究显示,山慈菇在乳腺癌、肝癌、胃癌等癌症中表现出抗肿瘤作用,可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7-9]。现今山慈菇与肝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杜鹃兰的单体成分,而有关含药血清的药理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考察山慈菇含药血清(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 pharmaceutic serum,PCPS)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运动

    中医学报 2021年10期2021-10-14

  • 山慈菇-王不留行干预肺癌向骨转移过程生物信息学作用机制
    移[5]。中药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功效,现代药理学证明山慈菇具有多种生物碱,有较强的抗癌活性[6]。有研究在统计1374次恶性肿瘤病案中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山慈菇,其使用频率为77.29 %[7]。王不留行具有活血消肿功效,与山慈菇同用表现出对多种肿瘤的抑制作用[8]。中药往往是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而发挥疗效,因此其机理较难诠释,网络药理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与中医整体观念吻合,因此近年有不少学者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中医药进行研究。本次通

    陕西中医 2021年9期2021-09-22

  • 响应面法优化山慈菇多糖的水提醇沉法工艺
    言【研究意义】山慈菇又名毛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lata(D. Don) Makino]、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 Rolfe]和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1],主要分布在贵州、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区,是我国的濒危药用植物[2]。山慈菇中含有黄酮类、生物碱、酚类、糖类等多种化合物[3-5],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血管生成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7期2021-09-13

  • 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研究
    马钱子、草乌、山慈菇等四种中药各100g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就其中毒机制以及炮制减毒原理进行探究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洋金花、马钱子、草乌、山慈菇各100g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中药均进行对半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g,其中对照组不进行炮制处理,观察组实施炮制,就两组的减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2 方法对照组各取50g洋金花、马钱子、草乌、山慈菇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组洋金花、马钱子、草乌、山慈菇均行炮制处理,具体如下:①取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7期2021-07-06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山慈菇-浙贝母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CMSP)收集山慈菇、浙贝母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选择对应的药物作用蛋白质名称对应基因名,通过Cytoscape3.7.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同时检索疾病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遺传数据库(OMIM)获得乳腺癌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3.7.2构建“活性成分与乳腺癌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PPI网络节点进行筛选,得出关键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

    世界中医药 2021年21期2021-01-16

  • 云南独蒜兰研究进展
    干燥假鳞茎名为山慈菇,常以复方入药,在医药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但目前云南独蒜兰资源急剧减少,以致面临枯竭。研究发现,人类对云南独蒜兰无限制的滥采滥挖是造成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从近年云南独蒜兰国内外的资源现状、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概述。1 云南独蒜兰资源现状云南独蒜兰分布在中国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缅甸北部。长期依赖其野生资源作为药用,随市场需求量突增,野生云南独蒜兰遭到毁灭性的挖掘,其野生资源储存量锐减,导致价格上扬。自2008年起,山慈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1期2020-12-16

  • 山慈菇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迁移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要:目的 观察山慈菇含药血清对人乳腺SK-BR-3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20只SD雌性大鼠,2月龄,体重(200±20)g,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大鼠按0.01 mL/g灌胃山慈菇浓煎剂,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6d,末次灌胃后,腹主动脉取血,制作含药血清;同时培育人乳腺癌SK-BR-3细胞。使用MTT法检测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SK-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期2020-08-14

  • 山慈菇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增殖及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
    药物迫在眉睫。山慈菇为常用抗肿瘤中药之一,是兰科植物中的干燥假鳞茎聚生,具有燥湿化痰、消肿和软坚散结等作用[2~4]。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山慈菇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炎、抑制血管生成以及抑制瘢痕增生等作用,但其抗肝肿瘤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3]。炎症因子TNF、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可调节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参与肿瘤的发病[5~7]。IL-1β和IL-6在正常情况下表达水平较低,肿瘤状态下可诱导其高表达

    山东医药 2020年8期2020-04-29

  • 山慈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①
    有抗肿瘤作用。山慈菇药性甘、微辛,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的功效,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1]。研究发现山慈菇在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抗肿瘤作用,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2]。但山慈菇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尚不清楚。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耐药、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3,4]。本文对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年6期2020-04-13

  • HPLC法指纹图谱在山慈菇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州318000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960米至12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坡林下及溪边阴湿地,目前尚未有人工引种栽培。其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痈肿疔毒、瘰疬、蛇虫咬伤等症[1]。据文献报道[2],目前能从山慈菇中分离得到60 个单体化合物,对治疗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作为价格比较高的山慈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期2020-02-23

  • 山慈菇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
    为临床合理选用山慈菇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中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山慈菇”“杜鹃兰”“丽江山慈菇”“老鸦瓣”“Cremastra appendicutata”“Iphigenia indica”“Tulipa eduli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自建库起至2020年1月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植物志和PubMed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在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的基础上对山慈菇的基原、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

    中国药房 2020年24期2020-01-11

  • 山兰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典》记载,中药山慈菇的基原除兰科植物杜鹃兰与独蒜兰的假球茎之外,山兰也可以作为山慈菇的一种原植物来入药[4]。在《中华本草》中有记载,冰球子,即山兰属植物山兰O.patens(Lindl.)Lindl.的假鳞茎,别名山慈菇[5]。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收载山兰为山慈菇的基原植物。近年来,随着山慈菇的抗癌活性被发现,其需求量不断增加。查阅文献可知,山慈菇对抗肿瘤、降压具有很好的活性。山慈菇的3种基原植物均属兰科,由于兰科植物的特点,其自身繁殖系数较低,

    中国现代中药 2019年10期2019-12-05

  • 长白山珍稀药材山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山兰;山慈菇;栽培繁殖;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S759.82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1030025基金项目:白山市科技发展計划项目“山兰种质资源保护与驯化研究”(项目编号:201808)山兰(Oreorchis patens)为兰科山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分布于东三省、西北地区(甘肃)、华中地区(江西、湖南)、西南地区(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以及台湾。多生于林下、林缘、灌丛中、草地上或沟谷旁,海拔1000~3

    农业与技术 2019年20期2019-10-21

  • 山慈菇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Δ
    00450)山慈菇系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 蒜 兰 [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 云 南 独 蒜 兰(Pleione 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收载的常用中药。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主要用

    中国药房 2019年14期2019-08-13

  • 正交试验法优选山黄祛痛喷雾剂醇提工艺
    类新药,由丽江山慈菇、凤仙透骨草等4味中药组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毒证。方中君药丽江山慈菇主要化学成分为秋水仙碱、角秋水仙碱、β-光秋水仙碱及N-甲酸-N-去乙酰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1],其中有效成分秋水仙碱为小分子化合物,易溶于冷水、乙醇、氯仿等,在乙醚中极微溶解,在热水中难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凤仙透骨草主要化学成分为东莨菪素、山柰酚-3-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蹄纹天竺素-3-葡萄糖苷

    中国药业 2019年9期2019-05-27

  • 鹿蹄草本草考证
    鹿蹄草为药材“山慈菇” 以往文献有认为鹿蹄草之名最早出自《履巉岩本草》,这是错误的。其最早出自《证类本草》。《证类本草》认为其为山慈菇。《证类本草·卷第十一·山慈菰根》“有小毒。主痈肿,疮,瘰,结核等,醋磨敷之。亦剥人面皮,除。生山中湿地。一名金灯花。叶似车前,根如茨菇。零棱间又有团慈姑,根似小蒜,所主与此略同。经验方贴疮痈。以山慈菇,一名鹿蹄草,取茎、叶捣,为膏,入蜜贴疮口上,候清血出效。”[3]因《证类本草》无图,故笔者又考证了《本草品汇精要》。明《本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2019-03-25

  • 山慈菇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发抗肿瘤药物。山慈菇是兰科植物杜鸦兰G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含有菲类、苷类、芳香类和糖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3]。临床上山慈菇已作为抗肿瘤的中药,常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和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4-5]。研究发现,山慈菇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

    癌症进展 2018年10期2018-10-26

  • 泰山山慈菇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泰山山慈菇对小鼠肝癌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本课题首先制备泰山山慈菇提取液,体外用山慈菇提取液对H22肝癌细胞进行干预,分为空白组、山慈菇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干预12 h后,Annexin V和7-AAD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体内制备小鼠H22实体瘤肝癌模型,将50只小鼠分为山慈菇低、中、高剂量组、5-Fu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山慈菇各剂量组均进行灌胃治疗,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5-Fu阳性对照

    医学信息 2018年9期2018-08-31

  • 贵州山慈菇及混伪品ITS序列分析
    519041)山慈菇IphigeniaindicaKunth为兰科植物杜娟兰、独蒜兰Rolfe或云南独蒜兰P.yunna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本草纲目》记载了山慈菇的功效:“主疔肿,攻毒破皮。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消肿之功,临床上中医常用山慈菇治疗疔疮肿毒、淋巴结核,乳腺增生、食道癌等疾病[1-3]。由于近几年对山慈菇的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作为药用的山慈菇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市场对山慈菇的需求急剧增加,加上药材的采集比较困难,而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7-16

  • 按体质治痛风
    ,葛根30克,山慈菇12克,金果榄12克,木贼15克,大黄9克,两头尖12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加减运用:血瘀明显时,去金果榄、黄芩,加白芍、桃仁、刘寄奴等。有痛风结石时加陈皮、蛤蛎、浙贝母等软坚散结之品。湿热明显时加生石膏,重用大黄。按体质不同巧治痛风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慢性迁延期,关节发紫发暗,疼痛肿胀减轻,组织发硬加重,舌质紫暗,脉弦数。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方药:祛痹痛风饮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2克,黄芩15克,葛根30克,山慈菇

    中老年健康 2018年2期2018-04-10

  • 山慈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6044)论著山慈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房宇坤,宁安红,刘 磊,钟民涛,周绍正,黄 敏(大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微生物教研室,辽宁 大连 116044)目的提取山慈菇多糖,测定其总糖含量并对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山慈菇多糖,并通过脱蛋白,醇沉等方法分离纯化山慈菇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慈菇多糖的含量。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法和DPPH法测定山慈菇多糖溶液及对照组VC溶液在浓度分别为0.5 mg/mL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6期2018-01-06

  • 部分中药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分析
    各中药成分中,山慈菇0.23μg﹒g-1、草乌0.36μg﹒g-1、吕宋果0.29μg﹒g-1、白花曼陀罗0.32μg﹒g-1,毒性成分含量均显著弱于未能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的山慈菇0.58μg﹒g-1、草乌0.73μg﹒g-1、吕宋果0.75μg﹒g-1、白花曼陀罗0.63μg﹒g-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为基础,采取炮制减毒法能够使中药内毒性成分减弱;因此,炮制减毒法值得采纳应用。中药;毒性成分;中

    中药与临床 2017年4期2017-11-03

  • 东北山慈菇林下野化栽培技术
    一个发展方向。山慈菇是一个林下野化栽培的适宜品种,栽培技术简单,适宜种植人群广泛,产品价格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关键词:东北;山慈菇;野化栽培中图分类号: S78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20.034野生山慈菇在东北地区是一种不常见的中药材,储量较少,多数人对它不熟悉,在东北俗称冰球子、山芋头。据“中国药典”记载,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Cremastra appendiculata)(D.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10期2017-10-18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黄祛痛喷雾剂中秋水仙碱含量
    痛喷雾剂;丽江山慈菇;秋水仙碱山黄祛痛喷雾剂为中药注册6类新药,源自江苏省中医院汪悦教授临床经验方,用于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外用抗炎镇痛。本品处方君药丽江山慈菇中所含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关节炎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与微管蛋白结合,妨碍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功能,并引起粒细胞和其他可移动细胞中原纤维微管解聚和消失,从而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本试验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秋水仙碱作为山黄祛痛喷雾剂的含量控制指标进行方法学研究,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安捷

    中国药业 2016年2期2017-01-05

  • 山慈菇多糖对H22肝癌小鼠IL-2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410128)山慈菇多糖对H22肝癌小鼠IL-2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徐小娟1,2,周志涵1,毛宇2,徐芳2,李杰2,贺建华3,*(1.湖南省医药技工学校,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研究山慈菇多糖对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建立小鼠H22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观察山慈菇多糖的抑瘤作用,Elisa检测实体瘤小鼠外周血IL-2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肿瘤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18期2016-11-15

  • 山慈菇提取物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
    121000山慈菇提取物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于林楠1*翟宏颖21.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辽宁 锦州 121000;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辽宁 锦州 121000目的:研究山慈菇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山慈菇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yt-C、Bcl-2、Bax、Caspase-3的影响。结果: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6期2016-10-20

  • 中药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研究
    含有毒性成分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四种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中药各取50g设为炮制组,对上述中药进行炮制减毒处理,另将上述中药各取50g设为对照组,不进行炮制减毒处理,对比两组中药毒性状况,并总结出中药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及解毒原理状况。结果:炮制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炮制减毒后能有效减少中药中毒性成分含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中药;毒性成分;中毒机制;炮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7期2016-04-14

  • 伪品山慈菇的鉴别
    4000)伪品山慈菇的鉴别刘志友(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药剂科,重庆 404000)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功效[1]。笔者在验收中药时,发现一种山慈菇伪品,性状特征与正品山慈菇(毛慈菇)相似。现鉴别如下。1 仪器与材料仪器:PH100-3A41L-EP生物显微镜(江西凤凰)材料:毛慈菇与伪品皆来自成都荷花池市场。毛慈菇经笔者刘志友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兰科植物杜鹃兰干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9期2016-04-05

  • 山慈菇方治疗中晚期肺癌阴虚热毒证45例临床观察
    316100山慈菇方治疗中晚期肺癌阴虚热毒证45例临床观察顾优娜,邬燕萍舟山市普陀区中医院,浙江 舟山 316100目的:观察山慈菇方治疗中晚期肺癌阴虚热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晚期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山慈菇方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比较2组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8.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

    新中医 2016年5期2016-02-20

  • 云南丽江山慈菇品种考证及有效成分秋水仙碱含量的研究
    兴,储益平丽江山慈菇为传统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临床被用于治疗痛风、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瘤等。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由于和正品山慈菇外形极为相似,常被作为伪品混用,但在成分、功效上均存在各自差异,特别是丽江山慈菇所含秋水仙碱成分最高,外用尚可,内服极易中毒。笔者前期通过文献和书籍查阅发现,历代本草中虽有对山慈菇的记载,经后世不断考证报道的多为兰科植物独花兰、杜鹃兰、独蒜兰、云南独蒜兰以及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等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较多临床研究报道也未

    中药与临床 2015年3期2015-10-09

  • 数据挖掘分析王晖治疗肺癌用药规律
    冬北沙参猫爪草山慈菇、地龙、浙贝石见穿、鳖甲天龙、天冬频次(次)44 38 34 31 30 28频率(%)67.7 58.5 52.3 47.7 46.2 43.1表2 各类药物使用情况(频率>5%)2.3 药物性味与归经 药物的药性分“四气”、“五味”两部分统计。涉及处方中,“四气”包括寒、微寒、大寒、凉、温、微温、平,其中寒性药物最为常用。见表3。“五味”包括酸、微酸、苦、微苦、甘、微甘、辛、微辛、咸、涩、淡,其中甘味药物最为常用。见表4。表3 药物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5期2015-05-24

  • 山慈菇多糖对荷H22肝癌小鼠的抗肿瘤机制研究
    410128)山慈菇多糖对荷H22肝癌小鼠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徐小娟1,2,蔡懿鑫3,毛宇1,徐芳1,刘湘新4,贺建华3,*(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医药技工学校,湖南长沙410000;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4.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研究山慈菇多糖对H22肝癌实体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制作小鼠H22实体瘤肝癌模型,通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分析其对小鼠免疫器官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7期2015-04-08

  • 山慈菇佳品个大质坚半透明
    京中药饮片厂▲山慈菇山慈菇作为中药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还有金灯、朱姑等。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切片或捣碎用。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咬伤等症。毛慈菇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渐突起,基部有须根痕。长1.8~3cm,膨大部直径1~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21期2014-11-05

  • 山慈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0433)中药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ef 和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其中杜鹃兰是主流品种。山慈菇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痈肿疔毒、淋巴结核和蛇虫咬伤,现代临床多配伍应用于肿瘤[1]。本文从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作一简要综述。1 化学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山慈菇

    药学实践杂志 2014年4期2014-08-06

  • 鲍世平
    坚消癥汤组成:山慈菇15g,制南星15g,象贝15g,海浮石(先煎)15g,苍术10g,香附10g,生牡蛎(先煎)30g,夏枯草15g,水蛭10g,三棱15g,刘寄奴15g,穿山甲(颗粒型分吞)1包。功能:化痰软坚消癥。主治: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阻滞证)。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半小时以上),分早晚服。方解:化痰软坚消癥汤方中山慈菇、制南星燥湿涤痰软坚;生牡蛎、海浮石、象贝化痰软坚;苍术、香附燥湿健脾、理气行滞;夏枯草散郁结;三棱破气消癥

    江苏中医药 2014年5期2014-04-18

  • 双水相萃取丽江山慈菇中的秋水仙碱
    双水相萃取丽江山慈菇中的秋水仙碱石 瑶1,2,杨亚玲1*,李晚谊2,刘谋盛11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明6505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23建立了由聚乙二醇(PEG6000)与(NH4)2S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丽江山慈菇中秋水仙碱的新方法。考察了PEG分子量、PEG的浓度、(NH4)2SO4的浓度和pH值对双水相成相及秋水仙碱萃取率的影响,并结合HPLC对萃取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EG6000质量分数为8%,(NH4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10期2012-11-24

  • 从痰、瘀、毒论治面部皮肤病
    ,黄芩10g,山慈菇10g,陈皮15g,制半夏10g,猫爪草10g,三七10g,桃仁10g,红花10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20g,生大黄10g,桑白皮10g,炙枇杷叶10g,炙甘草10g。水煎服,2次/d。第3遍煎液局部湿敷,1次/d。二诊(2009年4月2日):上方用7剂,结节渐消,囊肿稍有回缩,大便通畅。上方去大黄,加桂枝3g,继续口服。外用药同前。三诊 (2009年4月16日):上方又用14剂,结节明显消失,囊肿明显回缩,无胸闷,食欲增,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3期2012-01-25

  • 杜鹃兰Crem 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的分离
    干燥假磷茎——山慈菇进行化学分离,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山慈菇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2,4-二甲氧基菲(7-hydroxy-2,4-dimethoxyphenanthrene,Ⅰ),24-甲基环菠萝蜜醇(cyclolaudanol,Ⅱ),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aurantiamide acetate,Ⅲ),1-(4-羟苄基)-2,7-二羟基-4甲氧基菲(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12-09

  • 山慈菇与光慈菇的鉴别
    □文山慈菇与光慈菇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但其在来源、性状和主要成分方面均不同。这两个药物本不是临床常用药,但近来山慈菇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肿瘤,在处方中常有应用。而光慈姑具小毒,用量一般不超过9g,目前临床用量很小。由于两者名称相似,而且光慈菇有小毒,应在调配处方和用量上特别注意。现将山慈菇和光慈菇两种中药作一比较。来源、产地及分布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娟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杜鹃兰生于山坡及林下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3期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