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2021-04-17 17:24付艳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

付艳伟

天津港口医院 天津 300456

在胃肠道疾病中,溃疡性结肠炎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且高发病率的慢性疾病,具有非特异性、病程时间长、易反复发作等特征[1]。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包括腹泻、黏液脓血便、反复腹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患者的健康安全[2]。目前,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医学专家认为遗传、感染、环境、免疫等原因,会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如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连累整个结肠,进而大出血、诱发中毒性巨结肠,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安全。随着祖国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医师依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休息痢”“泄泻”“滞下”“肠癖”“下血”“脏毒”“肠风”的范畴[3]。通过应用中医药干预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避免发生毒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病因病机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则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长澼。”;《三因极-病症方论·泄泻叙论》:“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王长洪的研究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病基础为脾虚失运,发病条件为热毒内蕴,其病理产物为瘀血阻络[4]。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主要致病因素为湿热邪毒,脾虚亏虚为次,常伴瘀血,指出该病急性期的发病基础为湿热夹瘀[5]。周天羽等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为肠道湿热和脾胃虚弱,主要致病因素为湿邪侵袭[6]。娄莹莹等的研究指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食积、湿热、痰浊、瘀血等浊毒停滞于肠腑,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均为浊毒。单兆伟指出该病日久会造成脾胃气虚,气虚及阳,火不煦土,影响脾胃阳气,痢下不止,致使病情迁延难愈[7]。故该病与脾肾阳虚相关。

总而言之,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与饮食所伤、六淫邪袭、情志郁结、禀赋不足等因素息息相关,而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主要以本虚为主,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等关系密切,其基本病理因素为血瘀、食积、痰浊、湿热、气滞等。

中药汤剂治疗

1 温脾暖肾法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反复缠绵,日久影响脾阳,脾阳不足累及肾脏,病久造成脾肾阳虚。脾阳虚则虚寒内生,寒湿滞留肠道,运化无力,则完谷不化或便下稀薄,严重者便下黏冻、腹痛喜温喜按;肾阳虚则下元失守,二阴失固,无以温运水湿,诱发肠鸣作响、五更泄泻、腰膝酸软等。故采用温脾暖肾、培补水土[8]。谢静[9]等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指出,健脾温肾清化方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明显。周志军[10]等采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和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结果显示,薏苡附子败酱散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2 清肠化湿法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湿热之邪滞于肠腑,如《类证治载》:“由胃腑湿蒸热壅,致气血凝结,夹糟粕积滞 化脓血下注。”。该病常伴阳明凝滞之实邪阻于胃肠,湿热夹积在急性期常见,以腹痛窘迫拒按,身热烦躁,里急后重,便后痛减等症状为主[11]。该病主要治则为清肠化湿。贾昭[12]等通过的研究指出,清肠化湿汤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焦炉工黏膜损伤及肠道微生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秦晓纲[13]等的研究显示,清肠化湿灌肠方中药直肠滴入能够有效治疗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降低炎症因子,调节肠道菌群。

3 化浊解毒法

浊毒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素体脾虚,或情志不畅,或饮食不洁,阻滞气机,湿浊内蕴,久郁化热化毒形成浊毒。浊毒置于肠道内,影响气机,不通则通,湿浊下注至大肠则泄泻,浊毒内蕴肠道则肉腐化脓以赤白黏液为主要临床表现[14]。浊毒内蕴的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以化浊解毒法为主要治则。刘启泉[15]等通过的动物研究证实,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可有效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效果明显。李博林[16]等通过对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化浊解毒方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结果显示,化浊解毒方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杨倩的研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化浊解毒方治疗疗效明显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SP,VIP,IL-10)水平有关。

4 消痈生肌法

湿热毒邪侵袭致使气血瘀阻于肠中,日久化为脓血而致内痈,当从痈论治[17]。以清热解毒燥湿法为主要治则。王红娟[18]等将84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及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采用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效果明显,可降低炎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马丽群[19]等的研究也指出,清肠祛湿汤可改善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5 逆流挽舟法

若溃疡性结肠炎兼有表邪者,当先解表,表解则痢自止。逆流挽舟法由张仲景提出,《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出者,自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太阳与阳明合并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20]。逆流挽舟法是借助解表之剂,开玄府将邪气逐出,从表散去下陷之邪气,避免邪气陷入阴分,促使清阳之机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效果。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主要病机为正虚邪恋、脾虚湿滞。张文义[21]等的研究指出,加味升麻葛根汤配自制养胃胶囊能够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陈岚[22]等通过的动物实验指出,人参败毒散能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胃残留率,促使小肠推进率提高,恢复胃肠功能。

6 调气和血法

调气和血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治法之一。阳明经多气多血,湿热之邪留滞不去,易潘灼阳明气血,故溃疡性结肠炎常伴气血失和[23]。气血失和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理及病理产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疏其血气,而致和平。”。因此,应以调气和血法为治则。调气和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根据气血失和的程度,轻者仅给予调气、和血之中药治疗,重者需结合行气活血、破气破血的中药。同时应辨明脏腑,辨别病位是在大肠、脾或肾。张迎泉[24]等通过的研究指出,清解运脾和血法口服能够有效改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效果佳。

其他疗法

1 膏方

中医膏方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属于传统剂型形式中(散、丸、膏、丹)的一种[25]。近代名医秦柏未言“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意”[26]。应用中医膏方时,是不需要煎煮的,容易保存与携带,具有方便吸收,制剂单料加工,作用药力平稳,药效稳定持久等特征[27]。

2 灌肠

灌肠治疗操作方法是经过人体肠道给药,将高浓度药物作用在患处,从而使得治疗更有针对性,更易被吸收[28]。而且,中药灌肠治疗方法不经过肝、肾等重要脏器,毒副作用轻微,疗效显著[29]。例如:应用白芍甘草煎剂对患者进行灌肠治疗,组方:甘草6g,白扁豆、砂仁、桔梗、莲子、薏苡仁各10g,白术、茯苓15g,党参、山药各20g,所有中药联合应用,可快速解痉止痛,杀灭炎性因子,增强肠管微循环,改善肠道内环境,从而促进溃疡尽早愈合[30-31]。

3 栓剂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栓剂治疗,促使直肠黏膜直接接触栓剂,直肠上皮细胞通过吸收的药物经过机体通道(肛门静脉、直肠静脉、直肠淋巴等)进入体循环,充分发挥药物作用[32]。因为栓剂药物不会经过胃、小肠等机体其他器官,可有效预防药效对于胃肠道的影响,并阻止栓剂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33]。

4 针刺

温通针法通过针刺穴位,穴位: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等,可有效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理想且安全性高[34]。有医学研究资料显示,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比如:白介素 -6(IL-6)、白介素 -8(IL-8)水平等[35]。

5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治疗方法主要是指在中医针灸理论的基础下,利用可吸收外科缝合线、羊肠线、特制的蛋白线,将其置入穴位内,借助线对穴位进行持续性的刺激作用,从而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穴位通常取主穴中脘、足三里、天枢穴[36]。

6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治疗方法主要是指将膏药贴敷在穴位上,借助腧穴、药物、经络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穴位贴敷治疗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力,特别是对于脾肾阳虚证患者[37]。

7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还被称为“水针疗法”,该治疗方法主要是将中药针剂对所选穴位进行注入,借助药物与针刺,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38]。

8 中医综合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的定义是基于中医理论下,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对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合理的药物联合非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例如:灌肠、穴位贴敷、中药汤剂、针灸等,可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优势,增强临床疗效[39-40]。

小 结

综上所述,中药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具有用药灵活、辨病结合辨证、局部结合整体、安全性高等特有的优势。近年来,伴随着各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方面依旧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哪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阻止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及反复发作、快速缓解病情、不同方法需要维持治疗的时间等问题,都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