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1-04-17 19:21刘子强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老百姓小康社会群众

刘子强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常务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500多万名党员,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自1921年我们党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立场与群众观点,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要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从党的七大开始,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正式写入党章,为人民服务成为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战胜一切敌人的重要法宝。回顾整个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始终要求全党时刻注意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就是让劳苦大众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面对千千万万呼唤共和国成立的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反映了他心中始终怀着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激动之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实际国情,我们党领导实施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通过恢复经济、稳定物价、解决就业、社会救济等手段积极改善民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起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民主权利的制度框架。特别是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从1961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我国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财政收支趋于平衡,全国物价稳定、市场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较为稳定的提高。

三、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逐步开启,城市劳动者自主就业、扩大企业自主权、设立经济特区等政策相继实施,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此过程中,更是得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从“翻两番”到“三步走”的社会发展战略。

世纪之交,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发展目标。进入新世纪后,胡锦涛同志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共产党就是给人民群众造福的,党中央现在一门心思琢磨的,就是使我们的农民和广大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带动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变化,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面对中外媒体记者时就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和民生优先的方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着力攻坚克难。党中央聚焦解决贫困问题,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让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住民心,就是守住人民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红色江山就会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老百姓小康社会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老百姓的话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老百姓的福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