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运用唯物史观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

2021-04-17 19:21李佳林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党史马克思主义

李佳林 张 凌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毛泽东曾说,“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结合当下的党史学习教育,全体党员干部要学习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武装,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有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出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曾轰轰烈烈,但全部以失败告终。事实证明,封建复辟是倒行逆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也并不适合中国。直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是,社会主义运动不可能一帆风顺,共产主义也不可能在敲锣打鼓中实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只有遵从并利用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才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洞察历史大势、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主动,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找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伟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百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和一切政党的本质区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曾经说过:“任何思想,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没有被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也是不起作用的。”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曾经轻视、害怕发动群众,意识不到群众的力量,对民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严重脱离群众,这也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实现了伟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初心和本源,也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必须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临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我们更要牢记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更要紧密地依靠群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在唯物史观得到传播和接受之前,唯心史观作为剥削阶级思想内核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对社会历史的划分大多以神话传说、历史现象、人类理性为标准,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封建的“历史循环”“道德复旧”观点是麻痹人民群众的精神鸦片,目的是使人民群众甘于被封建统治阶级统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虽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又不能回答中国的出路和中国革命面临的实际问题,无助于正确理解“自强与反帝、渐进与革命”的辩证关系。相反,一些庸俗进化论的观点甚至成为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辩护的工具,掩盖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唯有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中华民族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愚昧中唤醒,冲出了唯心史观的迷雾,科学阐释了中国历史的变革,第一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考察中国的社会问题。

每当社会发展到关键节点,种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便争相上台、蛊惑民众。特别是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等幌子,歪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抹黑英雄人物,攻击党的领导,颠倒是非黑白,迷惑不明真相的群众,特别是对青年一代产生了十分负面的影响。“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每一种思潮的背后,都有特定的动机,纵观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无非是想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彻底战胜历史虚无主义。

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全体党员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提高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做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真正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在实处。只有学好、用好唯物史观这个锐利武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回答并解决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党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