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坚持”的伟大力量

2021-04-17 19:21德红英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伟大成就坚持建党

德红英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习近平总书记7000多字的“七一”重要讲话中,“坚持”一词出现了31次,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坚持,意味着不动摇、始终如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做到坚持,是因为他们始终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背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一、每一个“坚持”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从嘉兴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坚持”之伟力。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山河破碎、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当此危难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启航,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而这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建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我们党的全部奋斗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之所以能一路攻坚克难、书写辉煌,靠的就是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逐渐走向繁荣复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至今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仍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征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他还强调:“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的天下情怀,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主张。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更坚实有力的步伐。

二、每一个“坚持”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谱系的彰显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32个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提炼和概括。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火炬。坚持真理,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牢牢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牢牢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主题,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担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使命在肩、永不止步,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始终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标注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范。从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牺牲和奉献中一路走来。“为有牺牲多壮志”,成千上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中抛头颅、洒热血,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党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高度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这一绵延厚重、内涵丰富的精神谱系,积淀着崇高神圣的初心使命,积蓄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三、每一个“坚持”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伟大梦想的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梦想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克服险阻而坚毅前行的精神支撑。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表现的就是中国人民最初的梦想。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民又把梦想的目光投向了建设美好的社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饱含深情地讲:“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使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得到了重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航天精神,无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奋斗实现梦想的精神状态。

尽管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但是伟大梦想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承担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使命,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上,志存高远、埋头苦干,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坚持”,坚定了我们永葆初心的意志和决心,增强了我们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更有信心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伟大成就坚持建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弘扬劳模精神 感悟伟大成就 凝聚奋进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追寻光辉历程共筑伟大成就——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建党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