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使命担当 推动全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04-17 19:21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领会总书记工作

贺 彪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地方志研究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和全区地方志战线深刻领会和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一、深刻理解“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郑重宣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我们要深入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深入领会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吃透精髓要义、把握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个必须”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牺牲奋斗史、一百年艰辛探索史得出的科学结论,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持续深化对党史的学习,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地方志工作

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地方志战线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地方志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史志鉴文化产品的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地方志工作。他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在宁德地区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修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我们做一个明白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非常重视利用地方志资料资政辅治。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地方志战线作为史志编修专业部门,要深刻认识担负的责任,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正在推进的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全区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真挚的人民情怀。做好新时代的地方志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中彰显自身价值,谱写奋斗篇章。

要坚持问计于民。继续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对地方志工作的新期望、新要求,在制定工作规划时认真考虑、切实体现。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力量编修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工作的“十四五”规划,要把人民群众的新期望、新要求体现在工作规划中,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大落实力度。

要坚持为民修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区地方志系统先后组织编修了两轮志书,目前第二轮志书编修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基本做到了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同时,按照编纂计划,还要启动编纂一批专题志书,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等。

要坚持造福于民。充分利用地方志方面的资料、数据,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建设、营商环境建设等中心工作服务,为自治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贡献方志力量。主动书写和宣传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把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写清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结合机构改革中新增加的指导编纂乡镇村志的职能,努力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可以利用地方志资料中有关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记载,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可以利用地方志文献,服务村庄规划,在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等方面发挥作用;可以利用编修村志、镇志,建设村史馆、镇史馆,整理家谱族谱家训等契机,充分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内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更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努力推动全区地方志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猜你喜欢
领会总书记工作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领会和落实“两个责任”的思考
选工作
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