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领导工作之禁忌

2021-04-17 19:21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空话小圈子领导

晓 山

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掌握着方向盘,成功和失败往往在他的一念之间。所以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不犯什么样的错误,不触碰哪些禁忌。触犯基本的禁忌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轻者下属离心离德,重者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甚至身陷囹圄。那么,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哪些禁忌?

忌急功近利。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拔苗助长、急于求成,非要做时机不成熟的事,结果只能是失败。以急功近利的心态看问题、办事情,以“快”论英雄,盲目追求短期政绩效应,既把握不住现在,更赢不了未来,即便能收一时之功,也会种下长久之患。干事创业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想实现一番作为,就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沉下心来、厚积薄发,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所以领导干部要坐得住冷板凳,戒急戒躁,一步一个脚印做事,一点一滴成长,不折腾、不反复、不冒进,积淀出足够的实力和能量,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能充分把握。

忌说话不慎重。古语讲“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关键人物的一句话在关键时刻甚至能够影响历史的走向。领导干部都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所以说什么、不说什么,在哪儿说、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必须把握好、把握住。倘有不慎,轻则贻笑大方,损害个人形象;重则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事业。要重视自己的每一次讲话。“震天下者必震之于声,导人心者必导之于言。”讲话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功,要宣传群众、形成共识,就需要重视讲话,发好每一次言,这也是提高领导力、展现领导魅力的重要方式。要讲管用的话,直指核心、直面问题,能给人启发、鼓舞人心;要讲大白话,质朴简单接地气,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落得实;要讲短话,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要讲有分寸的话,注意场合、时机、形势等是否合适,自己没有准备好、没搞懂的话,宁可不讲;要讲真话、实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欺瞒上级、不糊弄群众。

忌意气用事。意气用事是指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具有认识上的片面性、情绪上的冲动性、行为上的莽撞性等特征,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过刚则易折,骄矜则招祸。意气用事时作出的选择、决策,常常会让人后悔不及。做好领导工作,必须有激情、有干劲、能冲能闯,但理性须臾不可丢,绝不能脑子一热就胡干乱干。人在冲动之下往往会做出过头之事,伤人害己。不做情绪的奴隶。有情绪是本能,控制情绪是本事。从事领导工作,必须先处理情绪,后处理工作。要分清个人感情和工作的关系,养成自我调适的良好习惯,及时清扫情绪垃圾,善于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从分歧中找到共识、从黑暗中看到光明,牢牢掌握住控制情绪的主动权,坦然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忌听传“小道消息”。全媒体时代,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多元,信息的真伪也更加难以辨别。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政策的制定者、秩序的维护者、措施的执行者,不信谣、不传谣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小道消息”往往是谣言。“小道消息”是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可信程度一般不会太高,有的甚至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编造的。对此,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知,不轻信、不传播,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明确要求,也是领导干部修身律己的应有之义。让“权威发布”战胜”小道消息”。领导干部不仅要从自身做起,不信、不传“小道消息”,更要增强舆情应对的能力和水平,面对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具体的相关信息,努力避免公众因信息不对称而在传闻与谣言的双重影响下,产生多重焦虑。

忌为下属能为之事。领导工作本身就是分工合作制,各自有各自的职能,生旦净末丑齐心发力,共同努力才能唱出一台好戏。如果领导对下属职责范围内的且能够处理好的工作,都要去帮助解决,那么长此以往,下属会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的职责,这样的团队往往会生出很多事端。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的一次省委书记会议上讲过,不担心这些省委书记没事干,而是担心他们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没有时间想问题,就会犯大错误。一个人再怎么全能,也不可能包打天下。领导者更重要的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会乱了阵脚,最终啥也没干好。所以领导干部要有清醒的角色意识,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知道自己的权力、责任和义务是什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尽责而不越权。

可以批评人,但忌整人。我们通常批评人,是为帮助别人看到自身缺点,加以改正后提升自身能力。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批评一旦过度就会走向反面,变成整人、排除异己的手段。要“正人”莫“整人”。“正人”是批评的根本目的,“整人”是披着“正人”外衣的别有用心的批评。前者,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后者,心胸狭窄、卑鄙肮脏。领导干部要杜绝“整人”提倡“正人”,坚持公道正派、对事不对人,敢于较真碰硬、激浊扬清、揭短亮丑、红脸出汗。要掌握批评他人的方法,对待不同情况使用得当的方式批评教育帮助他人,既要会“春风化雨”又要会“疾风暴雨”,做到敢批评有担当,会批评有实效。

忌拿空话赞誉人。空话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话。用空话赞誉人,不仅别人尴尬,自己也尴尬。赞誉人必定是要真心实意的,搞些空话套话,不仅让与你真诚相处的人尴尬无比,而且久而久之,大家对你的印象也就空了起来,会觉得华而不实,与人相处没有用心。在工作中,大家往往看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真实印象,领导的表扬往往是下属确定自己在本单位的价值和位置的依据,如果只会用一些空话套话去忽悠下属,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赞誉之词,大家也就会感觉到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长此以往,会伤害大家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此外,无意义的空话,与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符,如果放任自流,定会带坏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导致空话套话横行,人与人之间毫无真诚信任可言。领导干部赞美人、表扬人一定要言之有物、恰如其分、中肯中听,让人信服,催人奋进。

忌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自以为是,都是自己崇拜自己、盲目自大的典型表现。隋炀帝杨广恃其俊才、骄矜自用,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在位期间穷奢极欲、穷兵黩武,导致隋朝灭亡。袁术在汉末群雄割据之时,在谁都觊觎皇位但又不敢公开时,自恃实力强大,公然犯忌登基称帝,当了几天皇帝就被赶下来,败得很惨。当一个人陷入好大喜功、自以为是的怪圈中,那么离失败就不远了。谦逊是美德,自骄败人品。越是没有本领的人越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真正的强者待人处世摆得正自己的位置,能伸能屈、不卑不亢。要保持平常心,懂得自律自制,不计较个人名利,不为一己之利,做好大喜功、揽功诿过之事。保持理智,正确认知自我。对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正确认识组织,增强组织观念。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更不任性妄为,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

忌一味指责别人。指责就如精神虐待,还是亲密关系的杀手。当有人不断挑刺说你的不是,打击你、抨击你,随时泼冷水,你的自我评价就会越来越受这些话的影响,不自信、怀疑自己,感觉自己很糟糕。作为领导干部,同事下属是工作关系,大家人格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比谁高明多少,互相尊重才是正常的同事关系,一味指责别人,不仅有损自身形象,也是一种推脱责任的表现。少些指责,多些关爱。不管是对关系亲密的人也好,还是对同事下属也好,真正的爱是希望对方好,及时提醒,咬耳扯袖,不让别人犯错误。对同志们苗头性的问题,把预防的功夫用在平时,抓早抓小抓常抓长。要大力弘扬关怀友善的精神,让人民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让身边的同志感受到亲人般的关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同事和家人的关系。

忌胸襟狭隘。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问题、办事情、用干部都必须公道正派、心底无私。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领导干部只有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事事出于公心、时时怀着公心、处处依照公心,自觉按原则办事、按规矩办事,才能挺得起腰杆、讲得起硬话。成大事者不计小怨。心量太小,难成大器;内心强大,则世界辽阔。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无不是心胸宽广、志向远大之人。领导干部要胸襟开阔、豁达大度,善于容纳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要有顾全大局的气量、不计仇怨的雅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为人处世,着力营造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同舟共济的良好局面。

忌看人以偏概全。歌德曾说“:人们只看见他们听得懂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嘲笑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很多时候,认识往往会因为经验、见识和所处的条件造成局限,让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造成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谬误。以偏概全如同管中窥豹,看不清全貌,自然也就得不到真知,还有可能因此判断失误、选择错误,最终只会误人又误事。用以偏概全的思维去认识一个人,得到的结果往往也会是有偏差或谬误的,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评价方式。所以领导干部要全面客观看人识人,不能只用一只眼睛看,只看人家一面,不看全面;也不能只看到这个人今天干了什么,没看到他以前干了什么。要用宽广的眼光看人,既看主流又看本质,既看优点又看缺点,既看优中之缺又看短中之长,不用片面、极端的眼光看人。要用理性的眼光看人,既用“两点论”看、又用“重点论”看,既看经历又看专业,既看显绩又看潜绩,不用感性、绝对的眼光看人。

忌因小圈子而失去大家庭。如果沉溺圈子文化,搞小圈子,那就会圈地而居,搞腐败搞特权。小圈子害死人。有的人总觉得决定自己命运的是个别人,只有找个大靠山才有底气、有信心,只有站对队、进圈子才能得到庇护。其实所谓的小圈子,多数时候仅是一种交换关系而已。小圈子因利而聚,利尽则散,注定永远是一颗毒瘤,贻害无穷。搞小圈子的心态无异于健康肌体上的一块瘀结,及早清除尚无大碍,任其发展必然逐步侵入肌肤骨髓,危及生命。拥抱组织这个大家庭。这圈子那圈子,群众是永恒的圈子;这山那山,组织是最大的靠山。个人成长进步,一靠个人努力,二靠组织培养。离开组织这个靠山,个人进步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领导干部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忠于组织、相信组织、感恩组织,在组织这个大家庭里,立鸿鹄之志,长干事之才,把自己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猜你喜欢
空话小圈子领导
某官常说五种话
党员干部要自觉远离“小圈子”
莫使评价成“空话”
莫使评价成“空话”
——例谈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如何巧用Ticking time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远离“小圈子”
组织改造不了,互联网改造企业就是空话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莫入“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