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辨识探讨药膳在中医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运用*

2021-04-17 19:54付超杨朝阳乔世杰
河南中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偏性邪气病态

付超,杨朝阳,乔世杰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升(如抗生素、疫苗等的运用),疾病谱发生了较大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了人类患病的主要类型[1]。慢性病大多为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熬夜、不合理饮食等)造成,具有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的特点[2]。中医药治疗是从阴阳的角度对人体进行调理,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3]。“药食同源”为中医药特色之一,药膳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方面优势明显[4],笔者探讨药膳在中医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运用如下。

1 药膳的特点与运用时机

1.1 药膳的特点药膳同方药一样,均以药性之偏纠正身体之偏,《黄帝内经太素》[5]言:“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本草洞诠》[6]言:“以食治病,以药治病,其理一也”。故药膳的运用也需注重整体,辨证论治。但与方药的峻猛不同,药膳的性质更为平和,在临床运用中也更顾护正气。也正因为其性质平和,药膳在祛邪的力度上并不如方药。正如《圣济经》[7]所言:“谷者,养真之物,冲和寓焉。药者,攻邪之物,慓悍出焉。”

1.2 药膳的运用时机中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备急千金要方》[8]言:“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亦然”。但若只顾正气又会导致祛邪力度不够,而有闭门留寇之忧。故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判断正气的亏损程度与邪气的亢盛程度,适时选择。运用药膳的时机一般有以下两类,一类是邪气不深,直接以药膳调养,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言:“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一类是邪气较深,先以方药荡邪,后以药膳调养,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2 药膳运用的主要问题

状态辨识基于证素辨证[9],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收集宏观、中观、微观“三观”数据,采用计算机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对状态的结果进行赋值,从而判断生命所处状态。中医状态学根据“治未病”健康管理的四个层面将机体分为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瘥后态四个状态[10]。可以根据机体所处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3 药膳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运用

3.1 药膳在未病态中的运用未病态即健康状态,机体正气充足,脏腑调和,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9],其主要矛盾为邪气。此时健康管理的原则是避免正气损伤。

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认为,春季易发肝病,夏季易患心病,秋季易发肺病,冬季易患肾病,长夏易患脾病;《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东方之人多患痈疡,西方之人多患内伤病,北方之人多患腹部胀满,南方之人多患筋脉拘急和痹症,中原之人多患痿证和厥证等。

药膳作为一种补正祛邪的方法,此状态的运用目的为防外邪,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在周朝医官分类之中,便专门列了食医一门[11]。食医不仅从营养学的角度对食、饮、膳等进行搭配,还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寒热温凉,四季变化与阴阳五行的角度,对饮食进行调和,如主食应温,羹汤应热,酱应凉,酒应寒;春多食酸,夏多食苦,秋多食辛,冬多食咸,四季皆用甘味调和等。正如《元汇医镜》[12]所言:“食医,治未病之道也”。

3.2 药膳在欲病态中的运用欲病态指机体已有阴阳的偏颇,但偏性又不足以达到生病的地步,此时若不及时干预,则致病发生。《备急千金要方》言:“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欲病态的表现为正气稍衰,脏腑气血功能稍弱,邪气也不亢盛,多表现为各种慢性病的“初起”“先兆”阶段,如糖尿病前期,高血压前期,此时正为药膳使用之机,运用目的是纠正机体的偏性。

“病”反映的是机体在某种病理状态下的基本矛盾;“证”反映机体在这种病理状态下,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13]。不同疾病基本矛盾不同,如《金匮要略》中百合病的基本矛盾是虚热,胸痹的基本矛盾为阳微阴弦[14]。故而在运用药膳纠正机体之偏性时,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矛盾以气虚为主,药膳运用以补气为主。后根据状态辨识识别出患者状态的兼夹不同,运用药食亦不同,气虚夹湿者,可用人参、山药、茯苓益气渗湿;气虚夹热者,可用西洋参、山药、麦冬、竹叶益气清热。

3.3 药膳在已病态中的运用属已病态时,机体正气不足,邪气亢盛,脏腑气血功能失常。此时主要矛盾为邪气亢盛,首要目的是祛除邪气,故此状态并不适合运用药膳。

3.4 药膳在瘥后态中的运用瘥后态是疾病经过治疗后,基本证候已解除,症状并未完全消失的状态。此状态机体正气不足,但余邪未清,适合优先使用药膳,其主要矛盾与欲病态类似,药膳使用情况亦类似。

4 小结

药膳以药性之偏纠正机体之偏,其性质更为平和,祛邪力度不及方药。运用时,要根据机体正气亏损与邪气亢盛程度适时选择。药膳运用时机有二,一是邪气不深,直接以药膳调养;二是邪气较深,先以方药荡邪,后以药膳调养。可先利用状态辨识将机体分为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瘥后态4种状态,属未病态者,“阴阳调和”,正气充足,此时运用药膳的目的为防外邪,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属欲病态者,正气稍衰,脏腑气血功能稍弱,但外邪不亢盛,属瘥后态者,正气不足,余邪未清,此两种状态类似,运用药膳的目的为纠正机体偏性,扶助正气,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属已病态者,正气不足,邪气亢盛,脏腑气血功能失常,此时首要目的是祛除邪气,不适合运用药膳。

猜你喜欢
偏性邪气病态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独行菜抗逆相关转录因子LaDREB密码子偏性与进化分析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幸福来自感动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看待中药毒性 厘清三大误区
别轻易拔罐刮痧
密码子偏性分析方法及茶树中密码子偏性研究进展
茶树CsActin1基因密码子偏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