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区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

2021-04-18 01:55郭淑萍杨玉皎杨顺林
中国南方果树 2021年5期
关键词:蜜瓜河谷套种

郭淑萍,杨玉皎,杨顺林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2 元谋干热河谷植物园,云南元谋,651300)

葡萄是世界四大果树之一,随着葡萄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攀升,2017年底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87万hm2,鲜食葡萄占83%,主栽品种是巨峰和红地球[1]。云南干热河谷区域主要位于怒江流域(六库县)、澜沧江流域(双江县、云县)、南盘江流域(开远县)、元江流域(红河县、元江县、元阳县、南涧县)、金沙江流域(宾川县、元谋县、东川县、华坪县、巧家县),建水和蒙自位于南盘江和元江的中间,虽不在河谷深度切割的区域,但气候也属于干热气候[2-5]。干热河谷分布最广的是元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干燥、气温高、湿度小、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无霜期长,非常适宜种植葡萄。

近年来,由于破眠技术以及设施栽培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干热河谷区葡萄发展迅速,效益非常显著和突出,该地区已成为我国葡萄种植较适宜地区。截至2019年底,云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种植面积4.40万hm2,其中鲜食葡萄3.87万hm2,产量104万t;酿酒葡萄5 300 hm2,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以宾川县为例,宾川县是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典型[6],是云南干热河谷区葡萄栽培面积最大的县[6],年平均气温17.9 ℃,年平均降雨量559.4 mm,年霜期100~120 d[7],蒸发量大[8-9]。到2021年,宾川县葡萄栽培面积1.13万hm2,品种以红地球为主,占70%。干热河谷区葡萄栽培模式多样化,产量、品质和效益不断提升。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葡萄种植者盲目施用化肥农药来提高产量,导致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投入过高,土壤贫瘠板结、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微生物群落失衡、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频繁出现,制约葡萄绿色健康发展。为了响应国家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政策,保证葡萄产量和质量,努力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实现葡萄绿色生产和提质增效,科技部专门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重点针对课题研究任务“西南干热河谷产区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与示范”总结出一套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措施,集成品种选择、降密提质、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5%、减量35.9%,示范园肥料利用率提高33.3%、化肥减量43.76%,葡萄平均增产16.7%,果园用工投入减少1/3。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每667 m2施肥人工成本降低320元,用药人工成本降低320元/人,节约农药成本400元,增加产量200.4 kg,平均增产达16.7%,产值增加4 008元。

1 葡萄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措施

1.1 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 以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为主,少施或平衡施用化肥,较好地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培肥土壤,提高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利用效率,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采用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提高水肥利用率,大大减少肥料的使用。将椰糠、生物菌肥与有机肥、农家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施,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和盐碱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强土壤透气透水性,使葡萄根系发达,增强树势,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1.2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有机肥替代化肥[10]。掌握葡萄萌芽期、幼果期、转色期等关键物候期的需肥规律,少量多次追施化肥。施用有机肥对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显著作用。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同时可代替常规果园全年化肥施氮量1/3的当量化肥,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3.3%、化肥用量减少了43.76%,葡萄平均增产200.4 kg/667 m2,增产率达16.7%。

1.3 立体复合种植模式 葡萄套种草。在每年的2—3月或9月选择1种或几种草种在行间采用散播或条播播种,播种深度为2~3 cm。草种可选狗牙根、黑麦草、紫花苜蓿和马蹄莲等,水肥一体化灌溉,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湿促萌发。幼龄葡萄园适宜行间生草,成年葡萄园适宜全园覆草模式。播种初期每天喷灌一次,保持湿度促萌发,去除其他杂草,生长后期高度控制在40 cm。相比清耕园,生草园在0~20 cm的土层含水量提高了2.5%~3.5%,整个生长周期节约灌水成本45%,使园区水利用率提高60%,肥水利用率提高45%,节约肥水成本30%。同时,通过生草+刈割覆草方式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50%,并能改善土壤根系生态微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11],增加土壤N、P、K含量,促进其转化吸收,进而降低无机肥料的投入和使用。葡萄行间套种草可调节和改善土壤微气候,丰富果园多样性,促进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葡萄根系伸长和对养分的吸收,大大降低白粉病的发生,有利于干热河谷区葡萄生长。

葡萄套种蜜瓜。葡萄蜜瓜立体复合种植[12],葡萄稀植,水平棚架“T”整形,可直接起墒种植蜜瓜或在葡萄两侧套种蜜瓜,蜜瓜品种选择日本静冈蜜瓜,有机肥和土壤按照4∶6的比例均匀混合,滴灌+喷灌,2.4万株/hm2。葡萄蜜瓜间作,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错开农忙时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入。葡萄和蜜瓜生态质优,葡萄严格控制产量22 500 kg/hm2,夏黑葡萄销售价25元/kg,产值56.25万元/hm2;阳光玫瑰葡萄平均销售价60元/kg,产值135万元/hm2。每个蜜瓜平均1.2 kg,批发价10元/kg,一个瓜12元,每667 m2地种1 600株,按照70%的成品率计算,产瓜16 800个/hm2,产值20.16万元/hm2,除去每个瓜4元的成本,纯收益10.56万元/hm2。

葡萄套种蔬菜。葡萄蔬菜立体复合种植,葡萄株行距2 m×8 m,每667 m2种植42株,棚架高度1.8 m,“T”整形水平棚架,南北行向,长84 m。在葡萄植株两侧用空心砖固定墒面宽2.6 m,每株葡萄施入腐殖土60 kg、羊粪50 kg、甘蔗渣30 kg,先旋耕及疏松2.6 m墒面,再将腐殖土、羊粪、甘蔗渣按照6∶5∶3的比例均匀施在墒面,与土壤旋耕混合,施肥量为23.08 kg腐殖土/m2、羊粪19.23 kg/m2、甘蔗渣11.54 kg/m2。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墒面中间拉一根微喷带,两侧各两根滴灌带。在葡萄墒上或者行间套种辣椒、大蒜、茴香、白菜等。葡萄套种蔬菜好处多,葡萄稀植,行间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光能利用率高,在干热河谷地区最关键是能保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例如,葡萄套种辣椒[13],辣椒产量3 750 kg/hm2,售价20元/kg,产值7.5万元/hm2。种植辣椒的收益可作为葡萄园管理成本,葡萄收入为纯收入。

2 葡萄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措施

2.1 农药减施技术 冬季葡萄修剪后清园。在葡萄发芽至2~3叶期,主要使用石硫合剂防治红蜘蛛、螨类等越冬卵孵化。开花前以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为主,可用三唑酮防治白粉病,用烯酰吗啉、甲霜灵防治霜霉病;开花后用甲霜灵防治霜霉病,防治1~2次;采收后使用波尔多液防治1次,用药成本每667 m2在80~100元/年。还可以采用挂黄蓝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杀灭害虫。针对不同病害选择合适的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铜制剂等)提前预防葡萄病虫害。

2.2 避雨栽培技术 避雨栽培降低葡萄病虫害发生,结合使用除草膜、色板、驱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根据病虫害在葡萄上的发生规律,在病虫害关键时期用药,可提高药效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将露地栽培葡萄周年用药次数从15~21次降到8~10次,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就可以预防葡萄主要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用药成本从原来500元/667 m2降低到100元/667 m2,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5.9%,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5%。果园用工投入减少1/3,每667 m2施肥人工成本降低320元,用药人工成本降低320元/人,人工成本降低640元,农药成本节约400元,葡萄增加产量200.4 kg,平均增产达16.7%,产值增加4 008元。

2.3 品种选择 葡萄苗木选择粗壮嫁接苗,砧木以抗病、抗旱为主,嫁接苗具有生长一致、无病虫害、质优等特点。选择生长势强、萌芽率高、抗病性强、丰产的早熟葡萄品种“夏黑”和丰产、稳产、耐贮运、抗性强、香味浓郁的中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

2.4 降密提质 降密提质稀植栽培,株行距2 m×2 m、2 m×4 m、4 m×4 m、2 m×8 m,每667 m2种植42~167株。水平棚架“T”字形整形,架高1.8 m,为葡萄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叶幕合理分布,光合效率提高,新梢集中在棚架上面,果实集中在棚架叶幕下,通风透光好,减轻了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枝条自然下垂,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提高结实能力和果实品质。高架省力化栽培,节省架材,枝条不绑缚或少绑缚,便于人工操作和机械化管理,可减少工作量,节约用工成本,降低了果园的生产成本。

2.5 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 葡萄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防大于治。设施栽培的葡萄抗病能力较强,病害较轻,其病害防治必须卡住关键时期,在葡萄绒球期、2~3叶时使用石硫合剂,花前和花后使用福美霜,套袋前使用石硫合剂,可以有效防止白粉病的发生。在田间布设黄色和蓝色粘虫板,利用蓟马趋性诱杀成虫。

猜你喜欢
蜜瓜河谷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恐龙河谷:奇妙狂欢城
恐龙河谷:拯救蛋宝宝
两个蜜瓜卖出16万
记住每一个甜蜜瞬间
A new species of the endemic Himalayan genus Liurana(Anura,Ceratobatrachidae)from southeastern Tibet,China,with comments on the distribution,reproductive biology,and conservation of the genus
河谷里的精灵
蜜瓜田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