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呼啸山庄》的悲剧主题研究

2021-04-21 03:43万玲霞
红豆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呼啸山庄

万玲霞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作家埃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作品,虽然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比《呼啸山庄》和其同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能够发现,《呼啸山庄》迥异于其他作品,甚至是被评为不属于它所在时代的一部作品。而这部作品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悲剧主题,既呈现了时代、社会和个体的悲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英国历史中阶级文明的批判和无奈。本文就《呼啸山庄》的悲剧主题进行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呼啸山庄》;悲剧主题;阶级文明

1.引言

《呼啸山庄》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正是英国率先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年代,也是英国阶级文明逐渐侵蚀社会,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显著的年代。由于英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分工和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激发了资本主义和底层人民之间的尖锐斗争,而对于这一切,作家艾米丽·勃朗特是亲历者。尤其是艾米丽·勃朗特的一生中本就是悲剧重重,无论是家庭的悲剧,还是人生的悲剧,都让艾米丽·勃朗特对底层人民充满了共情,进而推动了艾米丽·勃朗特的创作。表面上来看,《呼啸山庄》所刻画的是一段爱情悲剧,实则是在爱情悲剧的包裹下,对社会悲剧和人类命运悲剧的反思。诚如阿诺德·凯特尔对《呼啸山庄》的评价:“《呼啸山庄》展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所受到的精神的压迫和冲突。”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披着爱情主题的小说,实质上刻画了很多现实生活中道德坠落、悲悯命运的内容,尤其是在爱情主题之下的悲剧主题更是让整部作品得到升华,也奠定了《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通过对《呼啸山庄》悲剧主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呼啸山庄》所蕴含的情感诉求和人文价值,同时也能够借由《呼啸山庄》对英国历史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社会背景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感知。

2.《呼啸山庄》悲剧主题表现

2.1社会阶级悲剧

在《呼啸山庄》中,社会阶级悲剧是所有其他悲剧产生的根源所在,不过在整部小说中,并没有对社会阶级进行简单、直接的着墨,而是通过各种人物关系、角色行为来演映社會阶级是无形中决定了悲剧宿命的“罪魁祸首”。

首先,从希斯克利夫这一主角视角来看,作为一个孤儿,如果没有社会阶级的存在,毫无疑问,希斯克利夫将会是一个非常幸运的,拥有圆满人生的角色。但是艾米丽·勃朗特对于希斯克利夫的塑造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在一个阶级社会环境下,孤儿毫无疑问是社会的底层,而一个社会底层在享受了原不属于他的幸福和美好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沦为社会阶级车轮下的牺牲品。虽然在小说中,表面上希斯克利夫完成了复仇,实现了底层掀翻资本阶级的目标,然而从希斯克利夫自身来讲,这一切都不是他的诉求,而是命运强加给他的。命运强行让他进入到一个不属于自身阶级地位的成长环境,让他获得不属于自身阶级的幸福生活,然后又将这一切剥夺而去。剥夺之后,希斯克利夫开始陷入到人生的泥淖中,并最终坠入深渊,希斯克利夫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这其实就是阶级悲剧,所有的悲剧都是建立在幸福的基础上,没有最一开始的幸福,希斯克利夫的人生顶多只是有些坎坷,如果希斯克利夫从一开始就只是被一个底层家庭收养,可能即便是生活的并不如意,但是希斯克利夫所诉求的情感也不会如此脆弱,但是正因为社会阶级的存在,决定了希斯克利的一切悲剧。

其次,从埃德加·林顿的视角来看,在《呼啸山庄》中,埃德加·林顿毫无疑问是一个拥有英国绅士模板的人,无论是在家室上、言行上,埃德加·林顿其实都没有较为明显的瑕疵,这也是埃德加·林顿能够吸引凯瑟琳的原因所在。但是从小说的人物塑造上就能够看到,埃德加·林顿和辛德雷其实表现出来的是资本阶级两种不同的面貌,一种是可憎、可恶的面貌,一种是绅士作风,菩萨心肠,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两种极端的行为表现,放大了埃德加·林顿作为资本阶级在性格中所具有的瑕疵,就是掌控欲。从英国社会阶级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资本阶级同底层阶级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资本阶级掌控一切,而底层阶级只能被动的接受一切,而也正是因为埃德加·林顿性格中所具有的资本阶级常态化的掌控欲,所以才使得其成为横在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壁垒,甚至是成为希斯克利夫报复资本阶级的目标之一,也是三人人生最终崩毁的根本原因。

2.2宗教对人性压制悲剧

在《呼啸山庄》中但有非常深刻的宗教痕迹和宗教文化特点,一方面,作者艾米丽·勃朗特本身就是出自于一个牧师家庭,所以她对于宗教以及宗教文化中所潜在的虚伪性了解的非常深刻,这也是作品中呈现出宗教对人性压制悲剧的基础所在。而另一方面,很多对于《呼啸山庄》分析的研究内容中都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就是约瑟夫。在《呼啸山庄》中约瑟夫表面上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作为恩萧家的老仆人,他不仅每天诵读《圣经》,而且还不停的祷告,甚至还逼迫着卡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一起读《圣经》,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表面上基督教徒却在整部小说中从未体现出宗教对于他的教诲,相反,他将宗教作为折磨和摧残他人的手段和工具。其实卡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以及辛德雷之间关系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约瑟夫所导致的,他因为卡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贪玩忘了礼拜而主动提醒辛德雷,甚至是在恩萧老家主去世之后,开始了他对于希斯克利夫的掌控,他对于希斯克利夫的攻击远比辛德雷更加暴虐。在整部小说中,都能够体现出宗教对于人性天性的压制,而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反映和揭示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宗教并没有成为人们希望的载体,相反,成为人们堕落的深渊,而且在小说中卡瑟琳和希斯克利也通过将《圣经》扔到狗窝里等方式来对这种虚伪的宗教进行反抗,也体现出了作者的抗争意识和对宗教文明的批判。

2.3爱情悲剧

爱情悲剧在《呼啸山庄》中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且在《呼啸山庄》中,爱情悲剧不仅体现在男女主角的身上,同时也体现在希斯克利夫和伊莎贝拉的身上。当然,小说中各个角色的爱情悲剧中都有角色本身存在的问题所限制和影响,例如凯瑟琳虽然是一个打破阶级,并且主动向下实现与希斯克利夫产生情感的资本阶级环境中的女性,但是对于凯瑟琳而言,相较于希斯克利夫来说,不可否认的是埃德加是最能够与他们当户对的婚姻对象,所以这也就导致凯瑟琳产生了情感上的矛盾冲突,她一方面基于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选择了埃德加,但是又无法放下自己天性中所深爱的希斯克利夫。而这其实是在英国资本主义时代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状态,而且最可悲的是凯瑟琳在选择了婚姻之后,并没有忠于婚姻,这也就最终导致了另一个爱情悲剧就是希斯克利夫和伊莎贝拉。而在这个悲剧中伊莎贝拉是完全的受害者。相较于凯瑟琳而言,伊莎贝拉是一个更加勇敢、坚定、执着的选择爱和相信爱的资本主义阶级,她选择了希斯克利夫,甚至是与之私奔,但是与此同时,当她发现希斯克利夫的真面目时,又选择了离开,充分体现出女性的自主和独立,但是即便如此,她也成为希斯克利夫的工具人,虽然得以善终,但是她却爱的惨淡。

2.4命中注定的宿命悲剧

纵观《呼啸山庄》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在小说的开篇就已经决定了他们最终的命运。当希斯克利夫以一个孤儿的身份出现在恩萧家的时候,不符合资本主义阶级身份的希斯克利夫必然将会被资本主义阶级所抛弃和压制,而这种暴虐的攻击也必然会激发底层人民的反抗,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而当凯瑟琳爱上一个不属于自身阶级的人,但是同时又无法抛弃自身资本阶级身份的情况下,也注定要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必然会无疾而终,甚至会成为希斯克利夫投身深渊的导火索。其实从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视角来看,他对于凯瑟琳是真爱,否则也不会在复仇之后绝食而死,但是这种客观现实的阶级壁垒是希斯克利夫无法打破的,所以希斯克利夫只能在凝视深渊的时候,化身深淵,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最终惨淡收场。而除了男女主角以外,包括埃德加、辛德雷、伊莎贝拉等角色,如果将这些角色代入到英国的资本主义时代,就能够非常清晰的感受到,时代将这些角色的命运盖上了命中注定的印戳,即便是老恩萧的宠爱也只是统治阶级对底层人民一时的自我救赎,而并不是出自于真正意义上的人性的关怀,否则老恩萧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家族的掌控者,不可能不清楚自身的行为会对辛德雷以及希斯克利夫造成怎样的影响,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斯克利夫在老恩萧的眼中,更多的像是现代人的宠物,只是满足老恩萧个人喜好的工具而已。

3.《呼啸山庄》悲剧主题的形成原因

3.1社会阶级性发展

《呼啸山庄》悲剧主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阶级性发展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社会层次,资本主义掌控一切,甚至是掌控底层人民的“姓名”。作为一个典型的底层人民,希斯克利夫进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能带有,甚至是连取名的时候,希斯克利夫都只能是底层人民的存在。因为按照英国文化习俗,在英国,只有名,没有姓的称谓本质本质就是一种身份的缺失和地位低下的象征。虽然小说赋予了他脱离底层阶级的生活环境,但是却没有剥离他底层阶级的身份,这就导致了在不属于自身的资本阶级环境中,希斯克利夫必然会被两种不同阶级所产生的反应割裂,从而导致希斯克利夫最终的悲剧结果。其实在小说的很多细节中,都能够体现出《呼啸山庄》社会积极性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悲剧。无论是凯瑟琳对于婚姻对象的选择,还是辛德雷在老恩萧死后对于希斯克利夫的暴虐,其实都只是将一切美好的事物还原到其原本真实的模样。如果说希斯克利夫没有被老恩萧所领养,他不是从最初就生活在资本阶级环境下,他作为一个孤儿,在面对资本阶级时,除了被压迫以外,他根本连任何一丝一毫的还手的能力都没有,更莫谈可能与凯瑟琳产生情谊,甚至是即便是有了机会和凯瑟琳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但是凯瑟琳的选择,最终还是说明了资本阶级和底层阶级之间的对立与矛盾,情感不能左右婚姻,阶级差异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3.2宗教文化的广泛根植

宗教文化在《呼啸山庄》中虽然体现得并不明显,而且也并不是导致悲剧的直接原因,但是宗教文化的广泛根植以及宗教文化的虚伪性却是间接造成悲剧的缘由。在19世纪50年代前后,英国资本主义阶级的快速发展严重腐蚀了宗教文化和宗教的传播,教会系统虽然仍然掌管着当地的管理和社会福利,但是实际上此时英国的教会系统已经成为资本主义阶级掌控底层阶级的工具。他们一方面通过宗教来抚慰底层阶级,而另一方面则是在不断的压迫和剥削底层阶级,这就导致宗教文化脱离其原本的价值,行为虚拟的伪善者,促使很多底层人民不得不采取反抗的态度,进而形成了资本主义、宗教以及底层阶级三者对抗的局面。而《呼啸山庄》中约瑟夫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资本主义阶级权御下的“马仔”,通过宗教的手段来控制男女主角,却丝毫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

3.3个体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在《呼啸山庄》中悲剧产生的另外一个根源,就在于在整部小说中,都能够看到个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甚至可以说,在每一个角色的身上都体现出了这样的一种悲剧元素。例如希斯克利夫的个人理想毫无疑问是从底层阶级走入资本阶级,并且能够与凯瑟琳双宿双栖。但是实际上,当老恩萧去世之后,希斯克利夫的理想被完全打碎,面对他的,只有残酷而客观冰冷的现实。他被再度打入到底层阶级,并且被凯瑟琳以阶级的名义所背叛。而即便是辛德雷这样一个在小说中完全扮演压迫者的角色也是同样如此,对于他而言,他作为资本主义阶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原本的家庭环境中,被一个底层阶级的孤儿抢走了所有的疼爱与关怀,长期活在嫉妒之中,必然会在一种现实的环境下,去讨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所以在阶级性发展的背景下,个体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被进一步放大,从而最终导致了重重悲剧的诞生。

4.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来看,《呼啸山庄》是一部带有多元悲剧主题的小说作品,在这部小说作品中既能够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悲剧,让读者能够尊重生活、敬畏生活,同时也能够看到一个曾经的、带有阶级矛盾和严重社会冲突的历史背景之下的英国社会。通过对《呼啸山庄》悲剧主题以及悲剧主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同时可以与作者之间实现共情。

参考文献:

[1]李瑞玲.试论《呼啸山庄》的悲剧主题[J].英语广场,2018(09):35-36.

[2]仲昭奇.论勃朗特《呼啸山庄》的悲剧主题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1):87.

[3]刘梦.解读作品《呼啸山庄》中的悲剧色彩及艺术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3):152-152.

猜你喜欢
呼啸山庄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学事视角下解读《呼啸山庄》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浅谈《呼啸山庄》叙述形式的革新
浅析希斯克里夫悲剧背后的魅力
论希斯克厉夫的性格变化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