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1-04-21 13:45秦恩会息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南息县4643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联冠脉造影

秦恩会(息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南 息县464300)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脉功能或结构异常,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疾病。临床诊断冠心病主要通过评估心脏功能、结构进行判断,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虽然能够明确诊断,但该检查方式具有创伤性,且需住院检查、费用较高,无法作为最初检查手段[1]。而心电图检查具有便捷、廉价,且无创优势,可对心脏周期性电活动进行评估,以评价冠状动脉情况[2]。鉴于此,本研究就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以下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65例、女32例;年龄36~85(61.84±7.69)岁;体质指数22.3~27.8(25.13±2.75)kg/m2;有吸烟史43例、有饮酒史17例;合并高血压65例、糖尿病28例、高血脂78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疑似冠心病患者,均表现为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2)心电图Ⅲ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3],即Q波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时限超过0.03s,波幅超过1/4R,或见q波;(3)心电图Ⅲ导联未见Q/q波;(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恶性心律失常;(2)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病史;(3)外伤、呼吸或药物所致Q/q波;(4)接受过血管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或瓣膜置换等手术;(5)Ⅱ、Ⅲ、aVF以外导联存在异常。

1.3 方法

1.3.1 心电图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尽量于患者有自觉症状时进行检查,嘱患者全身放松取平卧位,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充分暴露手腕、踝部及前胸皮肤,并使用生理盐水或酒精擦拭,使用12导联心电图(型号:伯迪克ECG-9130P,美国心脏科学公司),以10mm/mv为增益,依次将6个胸导联连接,并将肢导联连接于四肢处,检查时嘱患者尽量保持不动、不能说话,纸速设置为25mm/s,采集患者心电图图像。

1.3.2 冠脉造影行心电图次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行桡动脉穿刺后,以25帧/s作为造影速率,使用软件分析造影结果。冠脉造影判断标准[4]:任一血管狭窄超过50%则判定为冠心病,任一血管狭窄均未超过50%则判定为非冠心病。

1.4 临床观察指标由心电图室2位医师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并以两位医师讨论结果作为结论。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脉造影结果97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5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7例(63.79%),微血管性心绞痛4例(6.9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1.7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例(27.59%);非冠心病39例,其中冠状动脉硬化症18例(46.15%),心血管神经症6例(15.38%),扩张型心肌病2例(5.13%),重症心肌炎2例(5.13%),肥厚型性疾病5例(12.82%),其他6例(15.38%)。

2.2 诊断效能97例患者行心电图检查Ⅲ导联Q波28例,q波15例,无Q/q波15例;Ⅲ导联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 于Ⅲ导联q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3 Ⅲ导联Q波、q波对冠心病诊断效能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致病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可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性,伴有胸闷、气促,通常发作持续数分钟,不超过10~20min,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猝死[5]。因此,尽早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诊断冠心病方法多样,包括心电图、心脏磁共振、冠脉造影、冠脉CT血管成像等,其中对心肌活动评价最准确的方法为心脏磁共振,但该检查方法需消耗较长时间,且部分肾功能或对造影剂过敏者无法进行检查;冠脉CT血管成像辐射较大,且需要呼吸辅助、价格昂贵,且在部分基层医院并未普及,无法作为初步检查方法[6,7]。

本研究结果显示,97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58例,非冠心病39例;行心电图检查Ⅲ导联Q波28例,q波15例,无Q/q波15例;Ⅲ导联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Ⅲ导联q波,说明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心电图是通过将电极放置于相应的体表,采集心肌生物电现象,可反映心脏兴奋传导、恢复时电位变化。正常QRS波群可对心室的去极化进行反映,在不同导联具有不同形态与振幅,包括单独Q波、R波及S波,当Q波形振幅超过5mm时,以大写字母表示,否则为q波[8]。Ⅲ导联中最易出现Q波,多呈QR或QS型,多为大量腹水、妊娠晚期或横位心所致的膈肌上升引起,而病理性Q波通常可反映心功能损伤及心肌坏死程度,是预测缺血性心脏病的指标,可反映心肌梗死的范围、位置[9,10]。但并非冠心病特有,如高血压患者下壁导联可出现q波,健康人在深吸气时,病理性Q波可于下壁导联出现,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来说,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应结合其病史、其他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避免对无症状心肌梗死的漏诊。

综上所述,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初步检查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导联冠脉造影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常规心电图检查在肺高血压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