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组诗)

2021-04-22 11:08鹏子
诗歌月刊 2021年4期

北门

多年前,我常常独自在此眺望

八公山上的草木

让一些鸟的飞翔,浸染了石头的痕迹

流水的画笔,不是硬伤

护城河的芦苇,撩拨着城楼的檐角

替代风铃的过程,赶不上锣鼓的

但,这并不重要。清唱的本领

可以旋转

逆袭,甚至可以倒置秘語中的场景

秋风不错,那些过往的感叹

因来了远客

从清凉里提取了火把,灯盏的花朵

离鲜艳的色彩很近,推向山后的古塔

无边的境界,又深了一层

虽已归来,我仍像一个过客

匆匆闪去的高铁,把远方的图案

编成站台

栏杆的墨枝上,青苔已被尘土叫醒

曾经的木舟,摇身幻化为游艇

这次,我没有登上门楼

一个个齿状的城堞,仿佛向我询问

我知道

那些不是故乡的伤口

空山

掂在手中的这座凉亭

被风擦伤

几处可以依靠的栏杆,把山谷中的云雾

摇的满山都是

那些改换原貌的石头,已下山成了贵客

扫一眼脚边的落叶,仿佛踩疼了山的筋

即刻抖动起来,原来是一条蜿蜒的江水

从身边流过。远去的帆影

其实,是它的泪水

往峰顶上走,可不是几笔写意

落在纸上的峭壁

不能攀爬

空中的雁阵,比不了水墨里的几道枯笔

铁树枝

铁的另一个形态,改变了坚硬、冰冷的模样

悬挂墙上,成为可以观赏的艺术品

一枝枝柔软的线条

其实,经历过燃烧的疼痛。被火焰的锤子

反复抽打、拉伸,浸入水的灵动

再跳进红色的海洋

学着蜻蜓的飞翔,点击浪的尖刺

所有这一切,除非放弃了挣扎

岩石的转身过程

也一样,从山的黑暗中摇一摇露珠

竟站在舞台的中央

不是机会的命题,写于墨里的颗粒

灿灿起来,仍惊艳四方

铁的枝杈很多,比树的原始动力

更清醒

盘踞在一起,数字的声音,只可能存在于远方

峨眉山印象

我从山脚下而来,雨水开始了谋划

如何清洗

山、树及众多的野花身上的尘土和黑暗的虫子

夜晚的灯盏,比一滴水更具有扩张的野性

划一条线,锋利的角度

绕开汽笛声的悬崖,飘零的传说

躲在洞中

翻开一万年前的千声猿叫,再用石块的尖齿

在松树皮的表面,书写闪电

旋转的绳子,敷在缝隙的血管里

让清晨的阳光

生产足够温饱的云雾,水墨画的写意

才能与宣纸的主人

形成友好的握手,那些漫长的阶梯

比符号的标点

有了一千里的数据,从中分析、抽丝

再剥离一些踉跄的杂质

回到老屋,展开秀色可餐的海

山顶上的金光,敲响谷中的七彩幻境

拍照,或留下影子

都被瞬间的雾,挟入看不见的茫茫仙境

机遇的钥匙,让金刚岩的雕像

注进一束佛韵

三尺外的无限天地,终于有了铜钟的念经之音

想起昨夜的雨水,那些混杂着浑浊的铁屑

与锈的一些碎裂的草木,远走他乡

而我,眼眶里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了

低处,那田野和水塘的故乡

太空

在时间的钥匙扣中,玻璃的品种

正在修改透明的角度

观察、抚摸,或极力去证实引力波的存在

经历过的黑暗,彼此旋转

弯曲的光线,一只只探秘的小鸟

抖落

翅膀上的颜料

让镜子里的轮子,放慢了速记的笔法

剑走偏锋,一个造型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总想把门上的缝隙

抹平

遥远的山川、河流、云彩,握在掌心

搅拌、凝固,再进行打磨

安装上线路、芯片,交给那些看不见的暗能量

飞越时空的想象,可以抵达930亿光年之外

另一个太空的时间,依然与我们一样

相互挤压、碰撞,然后再纠缠、排斥

无穷无尽

不死鱼

你是水的骨头,与岩石的硬度

还有很大的距离

柔软的身子

让你更深地隐匿自己的秘密

面对那些阳光的刀锋,风沙的尖刺

你毫不畏惧

用泥土裹住身体,屏蔽呼吸

善于伪装的皮

让你躲过一次次死亡的追杀

遇见水,你很快就会复活

我惊疑的目光

随你,快速地游向水草的中央

干裂的泥土

纷纷逃离,比往事跑得还急

鹏子,现居贵阳。曾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萌芽》《安徽文学》等多家文学期刊发表诗歌、小说200多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