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2021-04-23 17:49田玲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学中职

【摘 要】学数学的目的是用数学,而针对数学教育打造“教、学、做”三位一体的课程,目的正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中职数学教学面对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但教师不能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更要树立一体化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展开教学研究及改革活动。本文介绍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概念,从中职数学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实践建议。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中职;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014-02

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使其在知识和技能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素养。过去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强调知识性,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毫不关心。这样的教学无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构建“教学做合一”的数学课堂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

1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概念

“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主张将教、学、做融为一体,让学习者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实践论证真知,用知识主导实践。这如同学习游泳一样,要想真正学会,就必须进入水中练习,光凭借在岸上读游泳的理论方法是无法真正学会游泳的。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一样,要从生活实践入手,因为数学知识在生活、科技、信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时就要思考相关知识在生活中怎样用,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明白应该怎样学。

“教学做合一”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方法,主张教师在教学时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第二层含义是生活的说明,用知识来解释生活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生活问题来验证知识。部分教师一直对教育的方法有错误的认识,教育也一直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而“教學做合一”的理论将突破这种旧式的教育,让学生从源头上去追寻真理[1]。

2   中职数学“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意义

2.1  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如今,数学教学的效率已经不能仅用学生的卷面成绩来衡量,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教学效率的最终体现。很明显,集中于理论教育的教学仅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应试的技巧和相关概念,但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不止步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还会考核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课程评价标准与以往相比有较大的不同,课程教学效率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是在教师的操控下被动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制于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解释能力,如果教师讲解得过于笼统,或者讲解方式不合理,那么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会不佳[2]。但是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下,学生将成为他们自己的学习主导者,由他们自己在体验中感受、总结,获取知识和学习经验。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的作用则被逐渐弱化。

3   “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3.1  教师在“做”中教

在“做”中教也就是在实践中教学,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良,借助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中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教师采用先做后学的方式,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经历从尝试到实践的过渡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由此一点一滴地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在“做”中教要求教师尽可能将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知。

以“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汽车标志的图片,许多学生都能如数家珍地将这些图片对应的汽车品牌一一说出,在积极回答问题中被带入本堂课中。接着,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PPT课件将一些带有对称性的车标进行重合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将对称图形与不对称图形区分开来,明确两类图形之间的差异。一些车标有对称轴,一些则拥有中心对称的属性。在对图形进行归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对称图形。以这种方式引出本课“函数奇偶性”的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代入感极强,也由于从学生身边事物出发,以问答和发现为启动式活动,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教学“指数函数”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先举出学生比较熟悉的五子棋游戏作为例子,改变五子棋的玩法,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横纵均有四十个格子的正方形图案,在第一行的格子中放1颗小石子,在第二行的格子中放2颗石子,第三行放4颗,以此类推……做到一半时,教师让学生猜测,按照这样的方式摆放石子,第四十个格子中需要放多少颗石子。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思考、操作的过程中,寻找到学习指数函数的诀窍,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3]。

3.2  学生在“做”中学

既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需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不妨为他们留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空间。一些学生能自己完成的任务,绝不要代替他们完成,能够通过“做”的方式完成的学习,绝不让他们费尽周折去想。数学教师应该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利用数学课程的特征,组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所倡导的。

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固定的小组,不定期为他们布置合作探究任务,这样能避免一些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跟不上课程。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观察教室,寻找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信息。如笔直的灯管与地面平行,墙角线与地面垂直。接着要求学生根据这样的观察建立数学模型,以这种方式完成对本课知识点的学习,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解。

3.3  创设情境促进学用一体

数学课本中的问题往往抽象且脱离实际,不利于引导学生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多地创设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这是促进学用一体最有效、便捷的方法。而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听课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灵活,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如在“圆与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一名射击选手在比赛中有0.35的概率命中9环,0.21的概率命中8环,0.19的概率命中8环以外,这名选手命中9环或10環的概率是多少?从现实性的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如果学生思考得不出答案,还可以尝试实践模拟[4]。又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刚刚结束的篮球赛即兴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篮球比赛中,每一场都要分出胜负,一支篮球队赢得一场比赛能够得到2分,输掉一场比赛能够得到1分,如果我们班的篮球队想要在22场比赛中总共得到40分,那么至少应该赢得多少场比赛?这些问题都来自生活,学生在思考时有切入点,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3.4  布置实践性学习任务

在“教学做合一”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任务需要体现出更强的实践性,最终的落脚点仍然在“做”上。考试测验的方式仅仅能够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计算能力等,但是实践性任务却能够综合检验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完成了课堂上的情景模拟以及理论知识总结后,教师就要根据相关知识点设计出合理的课下测验任务。如学习了“圆锥侧面展开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做一些纸艺,如用纸做小丑的帽子、不倒翁等。相比于让学生完成计算题、应用题等书面上的作业,学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知识巩固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更愉快,也往往能够在找方法的过程中得到许多新发现,将一些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也利用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了锻炼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大型的社会调查活动,增强他们数据调查、统计、计算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5]。

综上,“教学做合一”的中职数学教学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教师选取的教学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组织的教学活动、布置的课后任务也要体现出实践的特征。要尽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达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目标,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工具性作用。教师在落实“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中职生各项素质发展的需求,渗透社会实践技能、工作技能教育,发挥数学课的综合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东群.“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2]曹雷.“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8).

[3]黄嵚.“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6(2).

[4]邹秀霞.“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好家长,2016(29).

[5]温午堂.“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环球人文地理,2016(22).

【作者简介】

田玲(1986~),女,土家族,贵州务川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