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内控质量现状分析
——基于迪博中国内部控制指数

2021-04-23 10:57曹满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高层民营企业

曹满丹

(1.莱西姆大学 研究生院,菲律宾 卡威迪 41071;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100)

0 引言

自2012 年证监会要求所有沪深主板上市公司逐步分批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并且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过渡到强制性披露。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国泰安数据库根据实际控制人性质分类,民营上市公司已经达到2 452 家,民营经济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好的公司治理、合理的内控设计有利于维持和促进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所以分析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现状,探讨民营上市公司内控的有效性是有必要的。目前内控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内控的经济后果研究和影响内控的因素的实证研究,研究中主要是将内控作为一个变量代入模型检验得出结论,对内控质量状况本身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民营企业内控质量的研究更是少见。对内部控制质量现状的分析,有学者针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讨论。本文基于迪博内控指数分析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现状,并初步探讨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与内控质量的关系,以促进民营企业提升其内控质量,增加投资者的鉴别能力,丰富公司治理理论。

1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与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评价深沪主板以及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该指数基于企业内控体系五大控制指标和分级指标的实现程度综合分析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们基于内控目标汇总指数和反映内部各目标实现的各分项指数,通过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内控质量现状。本文以截至2019 年底的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共得到3 202 家的相关数据,经过整理得到2 135 家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数据来源渠道主要是国泰安数据库、Wind 数据库、巨潮网以及中国证监会官网,数据整理和基本统计分析采用软件Stata 15.1 和Excel 2007.

2 基于迪博内控指数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综合分析

2.1 2018 年和2019 年内控指数比较分析

为了分析2019 年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的现状,本文对2019 年和2018 年的上市公司内控指数和各分项指数进行了差值比较分析。

从表1 中可以看出2019 年内控指数及各分项指数呈上升态势,说明内控各指标实现程度都得到提高,2018 年和2019年的指数均值差异的值和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了除了战略目标提升不显著以外,内控整体指数指标及其他指标都得到显著提高,内控目标实现总体指数提高了40 分,内控分项指标报告可靠指数和资产安全目标指数提高幅度比较明显,分别提升了40 分和35 分左右。从表1 中可以看出虽然总体得到了提高,但是从指数绝对额看,战略、经营以及资产安全方面的目标实现程度仍然不高,都低于500,说明民营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战略管理、提升经营效率以及加强资产安全管理。另外表2 中内控评级的分类可以看出,民营上市公司的内控评级主要集中在B 级以下,整体水平不高,民营上市公司的内控需要进一步加强。

表1 2018 年与2019 年民营上市公司内控指数和各分项指数差值比较

表2 民营上市公司内控评级分类情况

内控评级共9 级,根据内控指数从高到低排列,AAA 表示最高,D 表示最低,民营企业没有AAA 级。

表3 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控指数比较

2.2 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控指数比较分析

由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我们以国有企业为参照,对比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内控指数探讨民营上市公司的内控质量现状。从表3 可知,我国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内控指数总体略高于国有企业,但并不显著,这说明总体而言,民营企业的内控并不比国有企业差。另外从表3 中内控指数各分项看出,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层级指数、合法合规指数和资产安全指数三个方面显著弱于国有企业,经营方面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垄断性盈利能力,而合法合规和资产安全则是由于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给国有企业的保障,这也说明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合法合规和资产安全的内控建设和实施。

3 实际控制人控制公司的方式以及参与水平对内控质量的影响

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所扮演的控制和管理的角色对内控目标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不管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还是从优化企业治理的角度,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实际控制人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机制,所以我们利用样本均值差异检验分析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方式以及实际控制人参与管理层级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3.1 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方式与内控质量分析

我们基于国泰安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对直接控制和金字塔控制两种方式下的内控质量进行比较分析。从表4 中可以看到,虽然从均值比较看直接控制方式下的总体内控质量高于金字塔式的内控质量,但是并不显著,说明如果只是改变控制方式并不能影响企业总体内控质量。但是,从表4 中各分项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报告可靠性和合法合规性的指数差异是显著的,这可能是直接控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迫于政府和社会监管压力而加强对财务报告质量和违规行为的监管带来的额外效应,而不能说明实际控制人直接控制公司会主动提高公司内控运行效率。总而言之,虽然我们不能从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来判断上市公司的整体内控质量,但是不管实际控制人是主动还是被动提高直接控股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和合规性,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控制方式分析其财务报告质量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信度更高,违规行为更少。

表4 民营上市公司直接控制与金字塔式控制内控指数比较

3.2 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参与高层管理与内控质量分析

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度导致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影响比较复杂还需要考虑所有权和控制权是否匹配,也就是说能否实现控制权。我们对实际控制人参与高层管理和不参与高层管理下的内控质量进行比较分析,从表5 可以看出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等职务的企业显著高于没有参与高层管理的企业,也就是说实际控制人的参与高层管理有利于内控有效实施。如果控制权和所有权不匹配造成两权分离,从而导致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动力不强,而实际控制人通过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或总经理等高层管理应该能够缩小两权分离差距,增强对企业的监督,从而正向影响企业的公司治理以及内控目标的实现效果,也就是说有利于提高企业内控质量。所以不管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或总经理等高级职务的信息来判断公司的内控质量的整体信息和分项信息。

表5 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参与高层管理情况下内控指数比较

4 建 议

本文利用迪博内控指数作为内控质量的量化指标,分析了2019 年民营上市公司的内控整体状况并探讨了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整体内控质量有所改善,但是除了证券管理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严格控制和管理的报告质量和法规遵守两项,其他三项的内控仍然很薄弱,说明民营上市公司内控自觉性不够。另外结合内控评级,发现内控整体水平较低。分析还表明实际控制人直接控制上市公司虽然不是提高内部控制的关键,但有助于提高政府约束力,增强外部监管的力度,从而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和减少企业违规行为,所以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控制方式初步分析民营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对实际控制人不直接控制的公司的财务报告和违规提高警惕。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战略、经营和资产安全方面的监管,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惩罚和激励,提高内控整体目标和各分项目标实现程度,从而提高内控有效性。另外,不管实际控制人是否直接控制公司,都应该鼓励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对实际控制人未参与企业高层管理的企业加强监管力度。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高层民营企业
高层动态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
遏制暴力伤医高层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