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主观认知下降问卷21的汉化研究

2021-04-23 07:58郝立晓邢悦贾建国韩璎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初稿翻译者英文版

郝立晓,邢悦,贾建国*,韩璎

本研究背景:

由于对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表现主观认知下降(SCD)主诉的界定标准不同、筛查方法不统一,因此SCD主诉与客观认知下降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主观认知下降问卷9(SCD-Q9)信效度良好,但部分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SCD-Q9评分为0分,提示该问卷可能未涵盖所有SCD主诉。

本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只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主观认知下降问卷21(SCD-Q21)的汉化,且小样本预调查未涉及信效度检验,其信效度、初步适用情况等还需通过扩大样本量进行评估。

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早期表现之一,近年来其逐渐引起临床关注,但由于对SCD主诉的界定标准不同、筛查方法不统一等,SCD主诉与客观认知下降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1-2],如有基于1个问题者[3],有基于几个问题者[4],有采用现行主诉问卷者[5-6],有在现行主诉问卷基础上加入新条目者[7-8]。

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学者GIFFORD等[9]于2015年通过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对SCD主诉条目的设定进行了探索,证实了9个可信条目并形成主观认知下降问卷9(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9,SCD-Q9);2016年,笔者所在课题组经原作者授权、同意后对SCD-Q9进行了汉化并证实其信效度良好(结构效度检验结果显示SCD-Q9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86,在删除任一条目后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70~0.881;分半信度检验显示SCD-Q9的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为0.892;KMO值为0.883,Bartlett's球形检验显示χ2=1 059.320,df=36,P<0.001,提示SCD-Q9适合进一步做因子分析;SCD-Q9中特征值≥1.000 的公因子有2个,其中公因子1的特征值为5.116、方差贡献率为56.846%,公因子2的特征值为 1.231、方差贡献率为13.673%,2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519%),但在通过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计算SCD-Q9评分的截断值时发现,部分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 SCD-Q9评分为 0分[10],提示该问卷可能未涵盖所有SCD主诉。因此,笔者所在课题组拟对筛选出SCD-Q9的上位条目池即主观认知下降问卷21(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21,SCD-Q21)进行汉化,找出可识别SCD风险的SCD主诉条目并进一步优化SCD-Q9,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实施时间为2020-07-01至2020-08-31。参考国外问卷本土化标准程序[11],经原作者GIFFORD授权、同意后获得英文版原版问卷。

1.2 方法

1.2.1 SCD-Q21的翻译、回译及对比回译 为实现跨文化问卷汉化的概念、语义、操作及测量对等,本研究采用Brislin“两人直译·回译”法对SCD-Q21进行汉化,主要分为翻译、回译及对比回译3个阶段。(1)翻译:由两名母语为中文、精通英语的翻译者独立翻译英文版原版问卷,其中翻译者A为本课题组成员,熟悉SCD相关理论、概念,在正向翻译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中文译本与英文版原版问卷内容表述一致;翻译者B为英国留学生,不熟悉问卷所评估的内容,但能从英语专业角度确保中文译本与英文版原版问卷在语义上保持一致。翻译完成后由两名翻译者分别从专业及语言角度审核各自翻译的问卷,并尽最大可能保证中文译本与英文版原版问卷表达相同意思,同时需讨论中文译本语言表达不清之处,并尽最大可能按照我国文化和习惯用法表达英文原版问卷意思,达成一致后形成中文版SCD-Q21初稿。(2)回译:由两名精通中文、母语为英文、之前从未接触过英文版原版问卷的回译者将中文版SCD-Q21初稿翻译成英文,其中回译者C为德籍华人,回译者D为英籍华人;两名回译者形成回译本之后与英文版原版问卷进行对比、修正以使回译本尽可能地接近英文版原版问卷。(3)对比回译:将回译本交于对比回译者E并由其评价回译本与英文版原版问卷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细微差别,对比回译者E为本课题组组长韩璎教授。

1.2.2 条目修订及文化调适 2020年7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依据专家遴选标准选取5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进而对中文版SCD-Q21初稿及其回译本进行文化调适,同时评估其是否适合我国文化背景,具体如下:(1)由专家小组比较SCD-Q21的回译本和英文版原版问卷并评价条目重要内容是否一致、语义表达是否准确;(2)由两名翻译者和两名回译者依据专家意见、按照正向和反向翻译顺序再次对中文版SCD-Q21初稿及其回译本进行修正;(3)由专家小组对调整后的内容进行讨论,讨论重点为中文版SCD-Q21初稿的语义表达是否符合我国文化背景和惯用表达方式、各条目与所评估的内容是否相关、是否容易理解等;(4)由本课题组成员根据专家小组建议形成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中文版SCD-Q21。专家遴选标准:(1)在问卷设计和评价方面具有丰富经验;(2)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3)熟悉AD领域相关前沿研究;(4)熟悉SCD的概念;(5)对本研究感兴趣并愿意参与本研究。

1.3 小样本预调查 小样本预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中文版SCD-Q21填写指导语是否清楚、条目是否易于理解、填写需要花费的时间等,并确认问卷条目应用程度。2020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30名当地居民对中文版SCD-Q21进行小样本预调查,纳入标准:(1)60~80岁;(2)无痴呆;(3)对本研究感兴趣并愿意参与本研究。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具体如下:调查员向被调查者解释本调查目的,并在获得其知情同意后按照统一指导语指导其认真填写中文版SCD-Q21,注意在调查过程中逐一询问被调查者是否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对问卷所涉及问题是否有疑问或是否存在不知如何回答的情况等;由调查员用笔将被调查者反映的问题条目勾出,并询问被调查者对这些条目的修改意见。由本课题组成员根据30位被调查者的修改意见对中文版SCD-Q21进行适当修改并形成中文版SCD-Q21终稿。

2 结果

2.1 SCD-Q21的翻译、回译及对比回译情况 SCD-Q21的翻译者、回译者、对比回译者学历、职称及主要工作详见表1,英文版原版问卷与中文版SCD-Q21初稿详见表2。翻译过程中,翻译者A将英文版原版问卷条目12“Has your memory changed significantly?”译为“你的记忆力有明显改变吗?”,翻译者B将其译为“你的记忆力有明显变化吗?”,鉴于改变是指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是通过变化过程产生的一种结果,因此综合考虑后将“changed”译为“改变”;对于英文版原版问卷条目19“On a whole,do you think that your memory is good or poor?”,翻译者A译为“总的来说,你认为你的记忆力是好还是差?”,翻译者B译为“总体而言,你认为自己的记忆是好是坏?”,综合考虑我国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将其统一为“总的来说,你认为你的记忆力是好还是差?”。对于英文版原版问卷条目20“How often is the following a problem for you:Things people tell you”和条目21“How often is the following a problem for you:Words”,为了表达明确而在“:”后增加“(忘记)”;此外,翻译者A将英文版原版问卷条目21译为“以下问题经常发生吗:(忘记)说过的话?/找词困难?”,翻译者B将其译为“以下问题经常发生吗:(忘记)单词”,鉴于“word”的释义为字、单词、话,综合考虑英文版原版问卷条目20的译文〔“以下问题经常发生吗:(忘记)别人告诉你的事情”〕后将英文版原版问卷条目21译为“以下问题经常发生吗:(忘记)说过的话?”。

表1 SCD-Q21的翻译者、回译者、对比回译者学历、职称及主要工作Table 1 Education level,professional title and roles of five individuals in chinesizing the 21-item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表2 英文版原版问卷与中文版SCD-Q21初稿Table 2 The original and draft Chinese version of 21-item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回译本详见表3,对比回译者E对回译本表示认可并接受。

表3 中文版SCD-Q21初稿的回译本Table 3 Back-translation of the draft Chinese version of the 21-item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2.2 条目修订及文化调适情况 专家小组成员工作单位、科室、学历、职称详见表4。对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10“下列问题经常发生吗:知道你是否已经告诉某人某事?”,专家小组考虑到我国语言表达习惯而将“知道”修订为“忘记”;对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11“总体而言,你觉得自己能像往常一样记住事情吗?”,专家小组为使问题更便于理解而修订为“总体而言,你是否觉得你的记忆力和以前一样好?”;对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13“你是否觉得比大多数人有更多的记忆问题?”,专家小组建议修订为“你是否觉得你的记忆力比大多数人差?”;对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18“你是否无法回忆起好朋友的名字?”,专家小组建议修订为“你是否觉得你想不起好朋友的名字?”。

表4 SCD-Q21汉化专家小组成员工作单位、科室、学历、职称Table 4 Work unit,department,education level and professional title of the panel of experts for chinesizing the 21-item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对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15“你是否觉得记住最近发生的事情比较难?”,为了更符合我国文化背景并考虑到AD的特点主要是近事记忆下降,专家小组建议修订为“你是否更加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情?”;对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16“你是否注意到自己在重复同样的问题或事情?”,专家小组为了使表达更为确切而加入动词“讲述”,即“你是否注意到自己在重复讲述同样的问题或事情?”;对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17:“你是否觉得比以前更容易丢东西?”,考虑到英文版原版问卷中原为“more often”,是针对丢东西的频率进行询问,因此专家小组建议将其修订为“你是否觉得比以前更常丢东西?”;对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21,专家建议将英文版原版问卷中的“word”译为“找词困难”,其原因有二,一是若译为“说过的话”则与中文版SCD-Q21初稿条目2和条目6询问内容部分重复,二是考虑到AD患者会伴发词语缺乏及找词困难,同时2019年DELCODE研究[12]中的SCD结构问卷已涵盖针对“找词困难”的询问,译为“找词困难”可使主诉涵盖范围更广。

2.3 小样本预调查情况 共符合纳入标准的北京市房山区居民30名,其中男10名,女20名,平均作答时间为8 min,27名(90.0%)被调查者认为其在中文版SCD-Q21作答过程中无问题。对于中文版SCD-Q21条目11“总体而言,你是否觉得你的记忆力和以前一样好?”,1名被调查者提出了“以前是指多久”的问题,专家小组针对此问题再次进行讨论,鉴于SCD需经过10年以上的时间发展为痴呆、5年以上的时间发展为MCI,因此将这一时间段界定为5~10年;对于中文版SCD-Q21条目12“你的记忆力有明显改变(下降)吗?”,1名被调查者虽然回答是,但其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较前变好了,与该问卷研制目的相悖,为了使该条目询问内容表达得更为确切,专家小组建议将“改变”限定为记忆力下降;对于中文版SCD-Q21条目13“你是否觉得你的记忆力比大多数人差?”,1名被调查者认为“相对年轻人肯定差,但是和同龄人比相差不多”,为了保证问卷评分的同质性并参照2014年提出的SCD(plus)标准[13],专家小组讨论后认为应将大多数人限定为被调查者的同龄人。

2.4 中文版SCD-Q21终稿 经过严格的翻译、回译、对比回译、条目修订、文化调适及小样本预调查,最终形成中文版SCD-Q21终稿(见表5)。中文版SCD-Q21终稿条目4、5、7、10、20、21为三分类选项,其余条目为二分类选项;条目11和19为反向条目,其余均为正向条目;总分21分。

表5 中文版SCD-Q21终稿Table 5 Final Chinese version of the 21-item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3 讨论

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其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因此实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早期简易筛查工具的研发是实现“三早”的关键之一。SCD-Q9基于条目应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和计算机适应性测试(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CAT)研制,自问世以来已被诸多国外研究者应用[14-16],笔者所在课题组也进行了初步应用[10]。

有研究表明,SCD-Q9除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外[10],其评分还与客观认知评估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长延迟回忆呈负相关,且随着疾病病程进展〔正常人(normal control,NC)→SCD→MCI→AD〕,SCD-Q9评分呈现递增趋势[17];同时,SCD-Q9评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SCD(plus)标准[18]。此外,SCD-Q9研制者GIFFORD等[9]通过测试信息曲线(test information curves,TIC)发现,主观认知下降问卷8(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8,SCD-Q8)的TICθ分数明显低于SCD-Q9,SCD-Q9的TICθ分数略低于主观认知下降问卷10(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 10,SCD-Q10), 而 SCD-Q21评分与SCD-Q9评分(r=0.95)、SCD-Q10评分(r=0.96)相关,但这一结果是否在我国人群中成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鉴于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部分MCI患者SCD-Q9评分为0分[10],其原因可能与部分SCD主诉条目未纳入SCD-Q9有关,因此本研究对筛选出SCD-Q9的上位条目池即SCD-Q21进行了汉化。本研究参考国外问卷本土化标准程序,先经原作者GIFFORD授权,同意后获得英文版原版问卷,再采用Brislin“两人直译·回译”法进行汉化,通过翻译、回译、对比回译、条目文化调试及小样本预调查等,形成了中文版SCD-Q21终稿,这为后续该问卷在中国人群中的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AD早期简易筛查工具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方法。

在质控方面,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对英文版SCD-Q21进行汉化,汉化专家小组成员均为国内AD领域知名专家,且不局限于某一行政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外推性。目前,笔者所在课题组正在通过扩大样本量而对中文版SCD-Q21终稿初步适用情况进行评估,并计划进一步针对其信效度及区分效力等进行深入研究,如与SCD-Q9的信效度进行对比研究等,以期最终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SCD早期简易筛查工具。

作者贡献:郝立晓进行文章的构思,文献、资料收集及整理,撰写论文;邢悦、贾建国、韩璎进行论文及英文的修订;贾建国、韩璎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与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初稿翻译者英文版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庞薰先琹生的画
The Crop Journal 作物学报(英文版) (Started in 2013, Bimonthly)
习作评改表促进习作教学的三维之变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从“初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烟草科技》英文版征稿启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