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劳动:新时代乡村振兴下大学生村官职业认知研究

2021-04-25 03:37保虎马静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

保虎 马静娜

摘 要:体面劳动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与保护。进入新时代,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由于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大学生村官群体在生存状况、从业环境等方面仍处于“不体面”或“欠体面”状态,职业体面感知较低,影响其工作绩效和敬业程度。基于职业体面感量表、敬业行为量表考察该群体职业体面感知现状,借助相关分析探讨该群体职业体面感的影响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验证该群体职业体面感和敬业行为的假说,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该群体的生活待遇,只能保证该群体基本从业而不怠业,而不能激励该群体达到爱岗敬业的积极状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指出需进一步健全选拔和培养管理机制,用感情、事业及待遇留人,才能从源头上提升该群体的职业体面感,引导其敬业奉献,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体面劳动;乡村振兴;大学生村官;职业体面感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1)02 - 0037 - 13

引言

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末倡导的一种新型劳动观,旨在保护劳动者的自由、安全、尊严和公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让劳动者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换言之,全社会都要尊重劳动、知识及人才,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及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体面劳动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更是一种理念与诉求,是对劳动者的人格尊重。对个人而言,体面劳动能有效激发劳动激情,实现个人价值;对社会而言,它能促进劳动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因此,体面劳动不仅关乎劳动者利益,还具有重要社会意义。进入新时代,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是党中央从国家新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为优化乡村领导班子、切实解决乡村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而实施的一项专业性人才培养计划。本文所指的大学生“村官”特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严格审核、筛选出的担任乡村(含社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村委职务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施行,既有效地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力支持,也能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已有研究表明,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村官群体在生存状况、从业环境等多方面仍处于“不体面”或“欠体面”状态[1]。因相关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更由于对国家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该群体任职期满后的出路问题成为其最大困扰,致使其工作散漫拖拉,责任心不强。如不解决该群体的出路问题,该群体就容易持“跳板”心态对待乡村振兴工作,将其工作视为“缓冲区”,同时也不利于实现他们扎根基层、敬业奉献,反哺乡村、振兴乡村的政策设计初衷。

梳理有关体面劳动的研究发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测量指标以及实证研究上[2]。具体而言,一是体面劳动的内涵。国际劳工局局长胡安·索马维亚认为,体面劳动理念已融入国际劳工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四大战略目标。包括六个维度:工作机会、自由、生产性工作、公平、安全和工作中的尊严;二是体面劳动的测量。比较公认的是Anker等学者提出的11类63个指标。这一指标将体面劳动的概念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工作特征,在一致性、准确性和国别比较性可接受的范围内,确立了工作特征可被即时测量的统计指标,奠定了建立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核心指标的基础[3 - 4]。Bescond等学者基于体面劳动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含义的理念,针对十岁及以上的人,按照年龄和劳动力状况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人,甄选不同的体面劳动指标。数据收集主要源于劳动力调查,运用剔除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体面劳动指数进行国别比较[5]。三是体面劳动的实证研究。学者们主要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体面劳动研究,如Bisom - Rapp针对年长劳动者在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开展了比较研究,测量了这三个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在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基本权利方面的表现,以及年长劳动者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作体面程度[6]。Hannan研究了中国出口制造业中心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现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亟需提高工作的体面程度[7]。

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对体面劳动的概念、内涵的探讨及指标的构建等方面,于米关注了女性农民工体面劳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8];徐岩通过扎根理论和质性研究归纳了体面劳动的构成要素和结构维度[9];丛胜美结合马洛斯需求理论为农民群体的体面劳动构建了生存、劳动条件、社会属性、被尊重、个人价值实现的五个维度[10];吴立保运用体面劳动理论分析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认为需要多重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来缩小非正规就业现实与体面劳动之愿景的差距[11];卿涛则通过对企业一线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和发放问卷,设计出包含尊重认同、共存包容、饱满自信三个维度,适用企业员工的测量量表,为体面劳动的操作化提供工具[12]。纵观国内体面劳动的研究,聚焦新时代,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对大学生村官职业体面感的研究寥寥无几,现有研究也多为理论讨论需要而提及职业体面感相关内容,只关注该群体的工作满意度。与国外研究进展相比,国内研究仍处于认知、引进和推广阶段,研究总体较为零散,不成体系。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根据研究需要采取混合研究方法,基于已有职业体面感测量,根据研究问题形成初始量表,利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确定大学生村官群体职业体面感量表的维度结构和内容,形成正式量表。同时对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深度访谈,以支撑定量分析结论,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基于笔者自身到村任职之经历,在笔者所在的QQ群、微信群中共发放4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68份,回收率达到82%。样本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保障了数据代表性。本次抽样的368个调查对象中,男性198人,女性170人,男性占较大比例。教育程度上,本科学历占比最高为33.1%(121人),其次是大专学历27.2%(100人),硕士及以上占比也达到了19.1%(70人),剩余的高中及中专为19.8%(73),初中及以下为0.4%(4)。学科背景上以人文社科类为主,占比49.3%(181人),理工科和农科分别占32.8%(120)、10.9%(41人)、其他类占比7%(26人)。任职年限上,任职1年,即2012年入职的占比46.1%(170人),任职2年、3年、4年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9.3%(71人)、11.2%(42人)、10.5%(37),任职长達5年及以上的比例为13%(48人)。抽样中工作地点所在地区分布较均匀,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比35.7%(131人)、42.3%(156人)、28.0%(81人)。在定性研究中,以368份问卷为样本框,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共获得了37份访谈记录,其中,女性17人,男性20人。

(二)变量定义与测量

职业体面感的定义与测量。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体面就业”指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工作机会,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工作中权利的维护、就业保障、社会保护以及社会对话。本研究认为体面劳动是个体对工作的体面感和生产性的主观评价,反映了个体对合适的及可接受的工作及工作条件的需求,是位于平均水平之上的高质量就业[13]。据此,结合Anker等人提出的体面劳动测量指标体系,对调研收集的样本数据开展探索性因子分析,修正量表,保障测量准确性[14]。

敬业行为的定义与测量。Macey和Schneider指出敬业行为包含4个维度(组织公民行为、角色扩展、积极主动行为或个体主动性、适应性行为)[15]。鉴于大学生村官群体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身份模糊、角色尴尬、工作职责不清问题,敬业行为测量不涉及角色扩展行为,主要从组织公民行为、积极主动行为和适应性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具体测量方法为:组织公民行为测量采用Farh等中国情境下实证研究中,使用利他主义或帮助他人、观点表述和自觉性三个维度的量表,量表各维度具有良好信度 [16]。个人主动性测量:采用Frese等开发的7个条目的个人自陈量表[17]。在Fritz等的实证研究中仅采用此量表测量积极主动行为,信度较好[18]。考虑到乡村振兴工作特征和大学生村官群体特点,以及实际可操作性,本研究使用该量表测量该群体个人主动性[19]。适应性行为测量:采用Charbonnier - Voirin等开发的5维度19条目的适应性绩效量表[20]。适应性绩效量表适用于测量适应性行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适应性绩效的含义是在组织和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强调一定参考框架内的行为表现,与敬业行为内涵一致;二是Macey等认为适应性行为维度的敬业行为包含适应性绩效的某些方面。其中结合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实际工作,仅选取面对紧急情况或意外情况的反应、人际关系、培训和学习的努力三个细分维度的条目。将上述3个维度的条目整合,结合大学生村官群体参与的具体的乡村振兴工作特征加以修改,最终形成28条目的敬业行为量表[21]。

二、量表信效度分析

(一)职业体面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首先本研究按照正态分布检验、决断值检验以及量表同质性检验的标准,删除不符合的题项,最终得到19个题项的职业体面感的量表。对剩余的19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确认职业体面感的因子结构。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进行问卷的效度检测,KMO值等于0.803,据 KMO度量标准,0.8

2.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研究中检验问卷中各测量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程度的工具是采用Cronbachs a系数。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得出量表的基本结构,再对量表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以评判量表质量。

(1)信度分析。对职业体面感量表进行信度分析,用Cronbachs α值检验,系数为0.822。一般而言,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以上为最佳,0.7 - 0.8之间可以接受,0.6以下则要重新编排量表。可见,量表信度较高,可作为考察村干部职业体面感的工具。

(2)效度分析。本研究主要对所开发的量表进行内容效度、聚合效度的检验。首先,量表是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经过焦点小组和专家讨论对题项反复修订而形成,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其次,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职业体面感由4个维度构成,且各条目相应维度的载荷均大于0.5,这意味着各个变量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同时,职业体面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01 - 0.726之间,均小于0.85的临界值,而各维度的AVE系数平方根又大于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因此可以判定变量各维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二)敬业行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用同职业体面感相同的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因素轴,进行因子分析。4个共同因子总共解释了敬业行为65.793%的方差,超过了60%的提取界限,说明取4个因子可以接受。从旋转后因子载荷的结果来看,清晰地形成了4个共同因子,每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基本高于0.6,说明整体的因子提取效果比较理想。具体结果如下表2所示:

2.验证性因子分析

(1)信度分析。对敬业行为量变进行同上表相似的信效度分析,Cronbachs α值检验,系数是0.846,该量表信度高,可以采用。

(2)效度分析。因为敬业行为是基于已经理论和实证检验的量表所设计,其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有真实性。为此,本文进行各维度相关系数分析和AVE系数检验,发现量表相关系数均小于 0. 85 的临界值,区分度较高,可用于新时代乡村振兴下大学生村官群体敬业行为的测量。

综上所述,最終形成的量表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职业体面感知调查,共19个细分条目;第三部分为敬业行为量变的调查,共28个细分条目。条目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采用正向计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三、实证结果讨论和假说检验

(一)职业体面感的整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从整体上了解大学生村官群体职业体面感的现状,首先对该群体的职业体面感总体及其4个维度的平均分做描述性统计,具体得分情况是工作中的尊严和公平的平均分最高,均值为3.15(值域为1 - 5),其次是工作的可持续性,均值为3.16,再次是工作的安全性和体面的劳动时间,均值为3.15,而足够的报酬和生产性工作平均分最低,为2.67。这些因素都与该群体的职业体面感程度相关联,从平均分的分布来看,村干部群体还是有较高的尊严和公平,而足够的报酬和生产性工作则是亟需补齐的短板。这给予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定一定的启示:要进一步保障该群体的工作公平和尊严,提高补贴发放力度,丰富补贴形式,让该群体获得相应的报酬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社会尊重感和认同感。针对乡村财政紧张的实际,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激励的方式(如奖励、荣誉、培训、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等)促进该群体职业体面感的上升。

(二)职业体面感的影响因素

为探究影响大学生村官群体职业体面感的因素,对提取的公共因子和人口学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1.人口统计因素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性别、年龄、专业对应的显著性检验P值均大于0.05,即与总体的职业体面感无显著性相关。一般而言相关系数处于0.2 - 0.4位弱相关,0.4 - 0.6为中等程度相关,0.6 - 0.8为强相关。

学历与职业体面感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 0.382,弱相关,显著性检验值为显著。即学历越高,其体面感越低。进一步对不同学历与整体职业体面感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组间均数是否存在差异,发现相应p值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值0.05,组间均值存在顯著差异。职业体面感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据此猜测,是由于学历与对工作的期许成正比,而大学生村官群体是面向乡村的工作岗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使其成就感降低,进而影响了该群体的职业体面感知。

任职年限与职业体面感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2,弱相关,显著性检验值为显著。即任职年限越长,职业体面感越高。进一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均值比较,发现任期与职业体面感的关系呈现出“U”字型曲线,1年、3年和5年及以上到达波峰,2年和4年是波谷。即入职伊始,体面感较高,随着任职年限增加,体面感又开始下降,但一段时间后,体面感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所以出现U字型的变化,据此猜测是大学生村官群体入职之初,对工作的新鲜感导致体面感较高,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遇到的工作阻力和各类困境,导致体面感又开始下降。但随着任职年限增加,该群体的农村工作经验、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因而逐渐恢复积极心态,体面感也随之上升。因此,进入新时代,关注、关心及关爱该群体的成长、成才,既要注重该群体任职时的适应和融入,又要在任职过程中进行持续的牵引和指导。

地域与职业体面感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 0.280,弱相关,显著性检验值为显著。进一步对工作地点所在地区和职业体面感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工作地点所在地区对职业体面感有显著影响。职业体面感的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这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经济发展水平又与大学生村官群体待遇有直接关联。可见,从本质而言,不同的福利待遇水平造成了该群体职业体面感的不同。因而,提升该群体的待遇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职业体面感各维度相关分析

在职业体面感各维度中(维度一为工作中的尊严和公平、维度二为足够的报酬和生产性的工作,维度三为工作的可持续性,维度四为工作安全性和体面的劳动时间),维度一、二、三与职业体面感是正相关的,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5,即工作中的尊严和公平、足够的报酬和生产性工作、工作的可持续性对职业体面感有较强的相关性。而维度四(工作安全性和体面的劳动时间)与职业体面感不相关。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而言,工作中的尊严和公平体现在其获得的待遇相对市场而言是否公平、机会是否均等,以及劳动工作是否有尊严等方面。工作的安全性是指能否保障该群体的生命和健康能否得到保护、福利能否满足、经济状况能否改善。生产性工作则是指该群体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不仅可以为其自身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还可以增强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职业体面感的线性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其影响程度,文章采用层次递进的线性回归方法对职业体面感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具体回归结果如下表4所示。经过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其F值为16.238,对应的p值近似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判定系数R方为0.650,在一般的应用中,R方大于0.6就表示回归方程有较好的质量。

通过逐步回归,依据各维度的系数可写出回归模型方程为:Y=0.561X1+0.602X2+0.687X3+2.136。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维度三(工作的可持续性)的影响程度最高,维度二(足够报酬和生产性工作)次之,说明大学生村官群体不仅关注眼前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更关心长远的职业发展和任职期满后的去向。对职业体面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给提升该群体职业体面感提供了切入点和着力点,今后的政策制定需着重点关照维度二,即该群体任职期满的安置和流动问题,兼顾维度三和一,即落实好福利待遇和工作价值体现的问题。通过抓住关键少数,显著提升该群体职业体面感。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将在结论部分详述。

(三)职业体面感和敬业行为的关系研究

为探究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职业体面感和敬业行为的关系,本文结合职业体面感的四个维度,提出四个假说,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予以检验,其结果见下表。

对于上述结果,本文具体解释如下:

1.工作中的尊严和公平有利于敬业行为的改善

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工作中的尊严和公平对敬业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工作中的尊严属于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的较高层次,来自于工作中打交道的人的尊重和接纳以及外界的认可和关注,是激励大学生村官群体爱岗敬业的重要因素。因而保障该群体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公平性和尊严感有利于该群体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提升其敬业水平。

2.工作的可持续性有利于敬业行为的改善

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工作的可持续性对敬业行为有正影响。一直存在的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出路问题,使得他们中的多数焦虑不安,不能安心扎根岗位,多抱着“走着看”“多手准备”“到时候再说”的想法。职业通道不清晰如不能妥善解决,必然不利于该群体对乡村振兴的敬业奉献。因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制定需要明晰该群体职业发展路径,制定帮扶政策,增强该群体的市场竞争力,方能让其后顾无忧,安心工作。

3.足够的报酬和生产性工作对敬业行为的提高影响不大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足够的报酬和生产性工作F检验不显著,显著性水平也大于设定值0.05,即假说不成立。足够的报酬和生产性工作是指从工作中获得足够的收入满足个人和家庭需要。沿用赫兹伯格的理论,足够的报酬和生产性工作属于保健因素,只能保证大学生村官群体基本从业而不怠业,但是不能激励该群体达到爱岗敬业的积极状态。从另一角度而言,作为天之骄子的他们,拥有丰富知识和激情,对到村任职、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定位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途径,这是新该群体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其一,在个体因素层面,大学生村官群体中学历越高职业体面感越低,任职年限与职业体面感呈现U字型变化,在地域层面上的职业体面感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其二,在影响大学生村官群体职业体面感的因素中,影响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为工作的可持续性、足够报酬和生产性工作、工作中的尊严和公平,而工作安全性和体面的劳动时间与职业体面劳动感不相关;其三,职业体面感和敬业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提高村官群体的待遇,只能保证大学生村官群体不怠业,并不能激励该群体达到爱岗敬业的积极状态。上述结论表明,“体面”是该群体积极到村任职、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原始动因,但受多重因素影响,该群体在生存状况、从业环境等诸多方面让处于“不体面”或“欠体面”的状态。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健全选拔机制,严把考录入口关

加强顶层谋划与总体设计。在选聘原则上,要坚持“品学兼优”和“人岗匹配”的原则,着力提高选聘质量,严把入口关。在专业匹配上,应加大对农学、园林、水产、种养殖、经济、法律等乡村发展紧缺型专业人才的选聘力度。在任职地上,应尽可能按照生源地优先、籍贯优先的原则,实施就近任职,降低融入乡村振兴工作的时间成本,提升归属感。在选聘方式上,采取多轮选拔方式,经学校推荐、组织考察、双向选择、驻村见习与考试选拔等环节,把那些有理想抱负、愿意扎根乡村、敬业奉献的毕业生,选聘到村官队伍中来[22]。对立志奉献、志愿服务乡村的对象重点选聘,对迫于就业压力,持跳板心态的对象视情选聘。要进一步健全选拔机制,严格标准、拓宽视野、竞争择优,使大学生村官选得准[23]。

(二)做好岗前培训,发挥专业特长

对于那些学历越高而职业体面感越低的大学生村官,组织上要有人管,工作上要有人带,生活上要有人帮。一方面要做好岗前培训,实现角色转换。考虑到他们从校园到社会,从城市到乡村,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落差,应通过岗前培训让他们熟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强化素质能力,明晰岗位职责,提高职业认同,以减缓工作前后的落差感,通过人文关怀,使其找回应有的“归属感”[24];另一方面,要发挥专业特长,提升工作价值。要突出专业对口,遵循“因村选人、因人定村”的原则,综合考虑乡村振兴需要和大学生专业特长有效结合,如农科专业安排在种养殖专业村,如经济专业安排在个私企业较多的村,城建规划专业可安排在基建项目较多的村,等等。通过合理安排崗位,充分发挥高学历村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优势,为振兴乡村提供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

(三)任职期间跟踪培养,建立帮扶机制

要对大学生村官群体实施全方位、跟踪式培养,关注其心理状态和职业认知情况,以激活他们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健全从选聘、培训到任职的心理监测、思想引导机制,定期对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认知进行测评,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以保持工作的激情和效率。该群体自身也应提高心理健康管理水平,进行自我教育,培育良好心态,更好投身乡村振兴中,即积极投入到任职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另一方面,要建立导师帮扶机制,做好“传帮带”,让刚毕业的他们能够快速从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四)职业发展“流得动”,扎根基层“留得住”,敬业奉献“干得好”

针对不同程度影响大学生村官群体职业体面感的因素,要重点关照该群体任职期满后的职业发展问题,即工作可持续发展,福利待遇改善以及工作价值的实现。概言之就是让该群体职业发展“流得动”、扎根基层“留得住”、敬业奉献“干得好”,通过实现有序流动,提高该群体离岗流动质量[25] 。

1.职业发展“流得动”。建立有序流动机制,以促进该群体自身多元发展。就此,一方面需要该群体自身积极探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出台优惠政策,依托中组部给出的五条出路(留村任职、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进行有序流动。如对那些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参加换届选举,选拔到村委班子,在乡村任职3年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可参加县乡镇的党政机关定点招录,任职更长、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可破格提拔为乡镇实职领导等。要结合当地实际,健全有序流动机制,大胆创新工作思路,鼓励和支持该群体多元化发展,保证他们“流得动”。只有让该群体的职业发展后顾无忧,才能让其心中有颗“定心丸”,方能在任职岗位上扎根工作,敬业奉献,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中有所收获、有所前途。

2.扎根基层“留得住”。首先是感情留人。要积极帮助大学生村官群体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其次是事业留人。要给该群体提供好干事创业的平台。凡是想留任的,组织要提供发展空间,如“三进”中的进村两委、进乡镇政府、进领导班子;凡是想创业的则提供创业扶持,搭建资源平台,为其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用事业的成功拴住该群体的心。再次是要待遇留人。要平衡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待遇差异,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待遇补贴,如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将该群体待遇比照同类村镇专职干部,办理五险一金,设立年度考核优秀奖金等多渠道提升其收入水平。针对基层财政紧张的现实,还可以丰富补贴形式,注重精神奖励,如设立荣誉奖励、十佳村干部的评选,提升其职业体面感。

3.敬业奉献“干得好”。要让大学生村官群体从怠业变为敬业,做到爱岗敬业,单方面改善和提高该群体的福利待遇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落实监督考核,强化责任担当,注重正面指引,引导敬业奉献。具体而言,首先要严格岗位管理,实施绩效管理,将年度考核挂钩评优评先,区分出合格与不合格、敬业与不敬业的大学生村官,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业绩、能力和口碑欠佳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诫勉谈话、重点帮教。通过优者奖、庸者换、劣者退的系列措施,让该群体留村任职既有动力、更有压力。其次要强化该群体的责任担当意识,始终牢记自身职责任务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切实履行自身“参与村务管理、促进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推广科技文化”的职责任务,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26]。再次要注重正面指引,引导该群体深入乡村、走近农户,做到经常联系、定期走访困难群众,真正融入乡村,真正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最后要引导敬业奉献,让该群体意识到乡村振兴、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战略价值及长远意义,感知到自身工作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进而产生内生动力,强化职业认知,主动扎根基层,敬业奉献。

参考文献:

[1]  郭立场.大学生村官思想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50个县(市、区)的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2016(6):108 - 111.

[2]  宋鸿,刘伟,毛冠凤.体面劳动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研究展望[J].经济与管理,2013(11):18 - 23.

[3]  Anker,R,Chernyshev,I,Egger,P,Mehran,F,Ritter,J A.(2003).Measuring Decent Work with Statistical Indicators[J].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42 No.2:147 - 177.

[4]  Anker,R,Chernyshev,I,Egger,P,Mehran,F,Ritter,J A.Measuring Decent Work with Statistical Indicators[R].ILO Policy Integration Department,Statistical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Unit Working Paper No.2,Geneva,2002.

[5]  Bescond,D,Ch?taignier,A,Mehran,F.(2003).Seven 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ent work: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42 No.2:179 - 211.

[6]  Bisom - Rapp,S,Frazer,A,Sargeant,M.(2011).Decent Work,Older Workers,and Vulnerability in the Economic Recess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Australia,the United Kingdom,and the United States[J].Faculty of Law - Papers:43 - 121.

[7]  Hannan,K.(2011).China:Migrant Workers Want ‘Decent Work[J].The Copenhage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6 No.2:60 - 81.

[8]  于米.人力資本、社会资本对女性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影响——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J].人口学刊, 2017(3):97 - 105.

[9]  徐岩,刘盾.体面劳动的内涵与结构之再建构——对北京市271名工作者的质性访谈研究[J].社会科学,2017(6):59 - 70.

[10]丛胜美,张正河.粮作农民“体面劳动”指标体系建设——基于河南省1803份问卷[J].农业经济问题,2016(7):90 - 97.

[11]吴立保,杨欣烨,焦磊.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问题研究[J].江苏高教,2016(5):88 - 92.

[12]卿涛,章璐璐,王婷.体面劳动测量及有效性检验[J].经济体制改革,2015(4):195 - 200.

[13]卿涛,刘爽,王婷.体面劳动与敬业度的关系研究:内在动机、心理需求的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34 - 143.

[14]Anker R,Annycke P. Reporting regularly on decent work in the world: Options for the ILO[J].Ilo Working Papers,2010.

[15]Macey W H,Schneider B.The Meaning of Employee Engagement[J].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8,1(1):3 - 30.

[16]Chang H J,Hoeven R V D,Salazarxirinachs J M.Decent Work Forum No.22[J].2007.

[17]Frese,M,Fay,D,Hilburger,T,Leng,K,Tag,A.(1997).The concept of personal initiative:Operationalization,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two German sampl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Psychology,Vol.70:139 - 161.

[18]Fritz,C,Sonnentag,S.(2009).Antecedents of Day - Level Proactive Behavior: A Look at Job Stressors and Positive Affect During the Workday[J].Journal of Management,Vol.35 No.1:94 - 111.

[19]JIANG LinFeng,蒋琳锋.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Research of Personal Initiative個人主动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9(1):165 - 171.

[20]Charbonnier - Voirin,A,Roussel,P.(2012).Adaptive Performance:A New Scale to Measure Individual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s[J].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Vol.29:280 - 293.

[21]Macey,W H,Schneider,B.(2008).The Meaning of Employee engagement[J].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Vol.1:3 - 30.

[22]李义良,奉公.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研究报告——基于江苏省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6(9):57 - 63.

[23]秦浩.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7):52 - 54.

[24]杨志春,苏益南.完善大学生“村官”用人机制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1):84 - 86.

[25]李志更.亟待提高大学生村官离岗流动质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11):48 - 50.

[26]罗康智,郑茂刚.论乡村振兴主体的缺失与回归[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4):91 - 97.

[责任编辑:吴才茂]

猜你喜欢
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管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探究
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的创新举措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