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1-04-27 01:20
科技视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教材教学模式

马 静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1 教学目标

土木工程造价是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并重、综合性、实操性较强的特点,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如下:

(1)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理解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确定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确定工料机消耗量的能力;

(2)掌握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和方法,具备计算实际工程建筑面积的能力;

(3)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的费用组成,重点掌握计价定额和清单规范中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的计算,具备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能力;

(4) 树立正确使用知识与技能为国家服务的观念、树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高质量履行岗位职责。

2 课程建设与实践应用

2.1 课程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

2.1.1 主编教材+补充资料,解决知识政策性、时效性的问题

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编写补充资料作为教材的辅助资料,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

2.1.2 实施新型教学模式,解决教学平台单一的问题

(1)“1+4”的教学模式:“1”为课堂教学,“4”为施工现场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平台+BIM 中心教学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图1 所示。

图1 “1+4”教学模式

(2)项目化教学模式:基于校企合作平台,把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对象,展开“做学教一体化”,通过任务驱动,引入实际或模拟的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师下达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来完成任务。

2.1.3 “学—算—比—学”教学法,解决学生实操力差的问题

“学”指教师课堂讲授,“算”指学生计算的过程,“比” 指将学生计算结果与实际案例中的造价计价结果进行对比,最后用“学”进行整体诊断,修正最终结果,弥补不足。

图2 项目化教学模式

2.2 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

2.2.1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及辅助工具如图3 所示。

图3 课程内容及辅助工具

2.2.2 资源建设及应用

(1)主编教材和补充资料,完善教学资料

主编教材已发行近2 万册, 开课前会把计价定额、工程图纸、规范和图集等整理成补充资料,保证教学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2)建立课程实训基地,加强师生实践能力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多个课程实训基地。 学生和老师利用实习或寒暑假时间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3)配置专用机房和软件,保证学生优质学习

学院为造价课程配备了专用机房,购买并安装了相关软件,成立了“造价+BIM”实训中心,使学生获得最全面、最先进的教育。

(4)建设开放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造价精品课程在土木、工管专业造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

2.3.1 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侧重介绍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建筑面积计算,采用课堂讲授(板书+多媒体)及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方法实施教学。

2.3.2 建筑工程计量

侧重介绍清单和规范中的分部分项和措施项目的工程量计算,采用引用实际案例工程为驱动,以课堂讲授+现场教学+BIM 建模+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教学。

2.3.3 建筑工程计价

侧重介绍建筑工程费用定额组成、分部分项和措施项目费用计算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 采用课堂教学+上机学习的方式实施教学。

2.4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通过过程考核(学习态度、考勤、任务点、线上讨论、线上线下作业、上机大作业)和结课考核(半开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课程成绩,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将此项按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分数加入总成绩。

2.5 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

2.5.1 主编教材+补充资料的成效

主编教材的总发行量已达到近2 万册,获得了教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2.5.2 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提高

①课程期末平均成绩提高。

②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

③用人单位高度评价。

(2)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升

课程团队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3 位老师取得了相应的一级建造工程师或一级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3)开放教学平台应用广泛

目前,平台点击量已达到117 875 次,并在8 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获得了高度认可。

3 课程特色与创新

3.1 教学模式创新——“1+4”、项目化模式相辅相成

3.1.1 “1+4”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平台。

3.1.2 项目化教学模式

以项目设计任务为驱动的案例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网络学习、实践教学、传统教学的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方法创新——以赛促学、项目实践教学双管齐下

3.2.1 以赛促学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信心和职业技能,并将获奖结果折合成具体分值计入学生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2 项目实践教学

引入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开展对象,展开“做学 教一体化”教学。 学生不仅可以提前实践未来工作的实际情况,而且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

3.3 教学手段创新——造价+BIM 学习与时俱进

建筑信息模型(BIM)承载了大量的工程信息,将BIM 技术融入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借助BIM 技术提高学生对图纸,造价数据的识读能力。 利用BIM 技术解决传统造价算量软件对异形构件无法建模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计算异形构件工程量的目的。

4 课程改进

4.1 改进计划

(1)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

(2)强化BIM 技术,实现BIM+造价最佳配合。

(3)完善教材建设,确保教材质量逐版提高。

(4)加强线上教学,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4.2 改革方向

(1)实现教学实战化,增强就业竞争力。

(2)融合思政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4.3 改进措施

4.3.1 整合钢结构造价内容

增加钢结构专业的计量与计价知识,提高学生识读钢结构识图的水平,增强学生利用BIM 软件计算钢结构模型的能力,完善造价课程的知识体系。

4.3.2 完善BIM+造价教学

利用Revit 和Tekla 两款国际流行的BIM 软件,提高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BIM 计量工作水平,对接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现代化工具应用能力。

4.3.3 建立独立网络平台

自建独立的网站,力争五年内持续积累线上教学数据,提供丰富的问答模块。 利用独立稳定的网络平台,开发线上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教学的线上追踪,更好地服务高校,服务社会。

4.3.4 开发工程思政案例库

以造价课程知识为载体, 巧妙融合思政教育理念,开发工程思政案例库,并有机地融入课程的教学设计中。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教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造价之旅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