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金融助推天津经济发展研究

2021-04-28 08:20李婕妤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营销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天津绿色金融

李婕妤(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 前言

为了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绿色化转型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是一个关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层面重要而关键的指导意见,表明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建立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切实落实《巴黎协定》中相应的约定及中国的承诺,将发展理念融入工作推动,为了摸索经验,在部分地区建立关于绿色金融的创新试验区,进行尝试创新,好的经验予以推广,以试验区的角度将顶层设计进行落实,摸索金融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和高效利用资源方法的引导。天津在碳交易方面位于全国前列,为了跟上全国步伐,系统梳理天津市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总结天津绿色金融的成果,提出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天津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 天津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整体性政策构建方面

2017年3月天津市金融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构建天津市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从大力发展绿色信贷,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支持绿色债券投资业务,支持设立各类民间绿色投资基金,创新发展绿色保险,试点开展绿色租赁,发挥绿色交易场所作用,加快绿色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该《实施意见》的出台,预示着天津开始在全市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但绿色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实施推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智库的作用,加大研究力度及专项指导文件的出台,以便深入落实实施。

天津在2017年金融机构的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中增加了绿色信贷业绩的考核,从效果看,该举措相当有力。从天津银保监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看,截止2017年底,天津银行系统支持绿色信贷的贷款额度较2016年增加了473亿元,达到3,506亿元,已经占到银行系统全部贷款额度的11.09%。在绿色贷款的支持下,节能环保项目启动,预计项目建成后可以每年节约煤炭1,380万吨,节约用水2,16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331万,既节约了水和煤炭资源的消耗,对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区的PM2.5指标,对空气质量改善有很大帮助。同时,在研究将绿色信贷考核纳入银行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这个导向进一步激发了银行体系对于绿色信贷的重视,从数字看,到2020年6月底,天津银行体系绿色信贷余额达到3070.40亿元,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数字。彰显顶层设计发挥的政策导向作用。

作为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天津市环保局对于企业环境信用建立了评价体系,并予以公示,同时在探索将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于影响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及对影响环境企业的整治力度。配合环保部的督查,在2018年上半年,天津环保部门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对1.6万家次的企业进行了环保检查,发现1990起违反环保规定的事件并责令改正,查封扣押了90家企业,限产停产12家企业。对于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立案。为了避免企业风声紧张时环保,氛围宽松时不环保,建立了持续的环保检查体系,定期定点进行检查,不留隐患,不留漏洞,做到无死角。

在环境权益方面,天津是碳排放权最早一批的国家级试点,设立了关于碳排放权的交易所,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已经捋顺,并在业务上积极探索。截至2018年6月末,天津市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电力热力、钢铁、化工、石化和油气开采五个行业109家纳入企业,均已通过登记注册系统按时足额注销了与其2017年度实际碳排放量相等的配额,天津市2017年度配额总成交量228.8万吨,同比增长89.16%;总成交金额2655.8万元,同比增长145.41%;成交均价11.60元/吨,同比上涨29.75%。

表1 2017年绿色信贷支持情况

在绿色债券方面,天津在2017年发行6只绿色私募基金,绿色公司债券规模不断扩大。在2020年,有2家融资租赁公司发行了3只绿色债券,1家融资租赁公司发行了1只绿色ABS(资产支持计划)。在我国成为绿色债券发行量最大国家的背景下,绿色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认可,希望通过绿色债券实现收益价值和社会价值双丰收。天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加入绿色大军,在私募基金的基础上,融资租赁行业、证券行业开始进行深入探索。在国家对于绿色产业的指导目录中,将绿色产业分为六类,均为国家重点战略行业,从节能环保到清洁能源,从绿色交通到绿色建筑,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都需要金融的支持。

■ 建立天津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及发展路径

(一)加快专项指导文件的出台,推出专项政策

一是借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经验,出台关于绿色金融的专项文件,在政策上给与引导、指导和帮助,包括:绿色经济发展实施细则、绿色信贷产品和抵质押品指导意见、绿色融资租赁创新指导意见等。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专营机构,对经绿色金融专营机构规范认定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以绿色融资租赁为例,作为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金融模式,租赁物会用于生产经营,结合绿色的引导,用于绿色产业的租赁,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环境保护,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新技术,都可以纳入绿色融资租赁创新,给予资金支持及政策上的扶持。

(二)建立天津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绿色金融标准是明确业务边界、落实配套扶持政策、便利社会责任投资决策,以及强化业务管理和风险管控的重要依据。建议天津以现有的各监管口径和各地方绿色金融标准为依托,对现有各监管口径和各地方的绿色金融标准进行梳理、对比、映射,构建包含多口径、多层级的符合天津特色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及绿色金融标准。

(三)建立天津绿色金融综合信息平台

设立专门的部门,将绿色金融的相关信息汇总整理,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平台发布。将有利于金融机构、环保部分、民间机构及环保实体经济快速实现信息交流于互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通过平台的案例分享帮助金融机构及实体经济发现适合自己业务的模式,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通过平台的数据,有利于利用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促进绿色智库绿色研究的发展。目前湖州利用金融科技搭建了线上绿色产融对接平台——绿贷通。这是一个网上绿色信贷超市,发布了上百款绿色信贷产品,企业可将绿色项目发布到该平台上,使得融资需求者与金融供给者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四)建立绿色项目库

将环境效益显著的符合绿色金融标准的项目纳入绿色项目库,利用天津现有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或金融机构,针对性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以及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同时定期对绿色金融支持项目进行更新、维护和管理。经过专业第三方认证的绿色项目库可以较好地解决绿色项目“漂绿”问题,便于金融机构及其他资金方对接绿色项目。

(五)加大绿色项目和绿色能力建设

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申请设立绿色相关项目进行研究,在科研上予以更多引导,成立天津市内的绿色相关智库机构,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交流及合作,将ESG理念——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贯穿各个环节,即在投资过程中不仅重视投资回报,也兼顾投资的社会影响,增加考虑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人类和平和环境保护等问题。鼓励高校组织绿色相关培训,开发相关课程,通过论坛媒体广泛宣传,既可以促进企业间合作交流,也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

猜你喜欢
天津绿色金融
如果天津有“画”说
绿色低碳
天津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