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念 改革教学模式切实提升“青马工程”培训效果

2021-05-06 03:08郑浩杨成
中国共青团 2021年5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马工程

郑浩 杨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重要举措。虽然“青马工程”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地位,但是实际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本课题组经调研发现,教育理念陈旧、课程资源不足、教学模式难以适应青年学员的新特点与新需求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从具体教学环节切实提升“青马工程”培训效果,是当前各级各类“青马工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性六度”:推动新时代“青马工程”的教学“质量革命”

当前,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青少年群体成为“青马工程”的主要参训学习主体。从总体看,这些“青马工程”学员更加热衷互动沟通性强、多样有趣的教学形式,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学员们之前所接触的部分课堂教学已经采用了“项目学习”“小组学习”“PBL教学”等较为流行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对比中,大部分“青马工程”的学习内容本身比较严肃、枯燥,而很多培训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容易让学员产生抵触和排斥感,直接导致了学员的厌学情绪。

结合“青马工程”培训的主要目标和当前大中学校青少年学员的新特征,我们必须要创新教育理念,大胆改革“青马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抓住国家教育改革机遇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充分运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学进行的改变了教、改变了学、改变了评、改变了形态的“学习革命”,来推动“青马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革命”。

坚持以“五性”的要求来建设“青马工程”课程体系及组织教育形式,包括核心目标的政治性、学习内容的经典性、互动参与的多维性、教学环境的创新性及团教结合的有效性。同时,也要以党的要求的实现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技术环境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评估的有效度、学员学习的满意度这“六度”的标准来推动“青马工程”培训教学的“质量革命”。

我们认为,“五性”的要求可以视为“青马工程”培训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六度”应作为“青马工程”培训教学的质量评价标准,真正以“教学革命”推动“青马工程”青年政治骨干培养的教学“质量革命”。

实践探索:广州市团校“青马工程”教学的新模式

2020年7月30日至8月1日,我们集中调研了广州市团校开展的为期3天的2020年第五期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青马工程”培训班。此次培训在实践上基本符合“五性六度”的培训要求和质量标准,为今后大中学校的“青马工程”培训提供了新思路。现将其基本经验和主要特征总结如下。

学员中心,分类培养。培训课程内容和方式以“青马工程”的政治标准为出发点,以学员身心发展特征为切入点,以不同群体的工作学习需求为落脚点,进行了分层分类培养。针对中学“青马”学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广州市团校精心策划设计,打造专属特色班服、合影打卡、庄严升旗、红歌浸润、经典诵读、支部展示、每日抖音、文体活动、名人互动、“小青小马”红色故事录制等十大项内容,培训课程形式包含专家传授、实践操作、论坛交流、故事分享、展馆教学等。面向农村青年及企业青年,“青马”培训还专门增设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内容,把集中培训、分类培养和实践培育有机结合,提升学员培训后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互动参与,激活课堂。为提升“青马”培训实效,广州市团校注重在教学培训中提升团员的多维互动参与度,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融入课堂教学中;升级教学环境,提升活动仪式感,实现人与环境的互动、师生与教材的互动。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历奇教育核心理念、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引领学习、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场景互动、实践操作、红歌促动、青春快闪、分享交流等方法和手段激活课堂。通过教学方法创新,有效调动学员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让学员清晰明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框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等元素,激发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重要著作、中国共产党党史、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学员进行主动思考、分享互动,从而让一个个说得明白、学得透彻的理论“DNA”真正在学员头脑中生根发芽,让理论学习焕发青春光彩。

情怀担当,多元驱动。目前,由于“青马工程”缺乏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课程规划、学习资源开发等顶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教学动力不足、学员真正参与度不高的客观问题,严重影响着“青马”培训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广州市团校从教师情怀和学生动机激发上寻找突破。

一方面,为加强“青马工程”师资队伍建设,该校以灵活的组织形式,调动教师的使命感和情怀担当。广州市团校全校动员,校内教师自主申报、提前培训,吸纳一批有情怀、有担当的“青马工程”专家、一线团委书记、往届优秀“青马人”加入班务管理团队、担任临时团支部指导员,组建以校内骨干教师为主、校外优秀教师为辅的“青马工程”讲师团,全程陪伴、全力指导“青马”学员。班务团队精心设岗,职责明晰,细心制定日程安排、全面把握学员需求,秉承“谈谈心”“陪用餐”“ 拍合影”“下宿舍”“参与文体活动”“参加支部展示”“融入支部建立”“了解所思所想”等原则,为学员们提供贴心服务,齐心协力为培训班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以创新的形式激发学员们积极參与学习培训的内在动机。鉴于“青马工程”培训内容客观上的严肃性和理论性,团校通过“翻转课堂”“浸润式教学”“探究学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把青年人的职责使命感、进步成就感、权益拥有感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培训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对策思考和建议

加强和改进“青马工程”教学实践的指导工作。“青马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行政事务工作。“青马工程”要真正地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就必须借鉴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和具体的教育教学指导。建议尽快出台《提高“青马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健全配套制度机制,细化工作目标,精细化教学培训管理工作流程,确保“青马工程”扎实推进。

促进各级团校开展“青马工程”的师资建设和课程研发。“青马工程”是党和国家着眼青年工作大局,着眼未来战略安排的人才储备工程,团校主责主业中的团干部培训和大中学生等青年骨干培训也正是“青马工程”的最好呈现。“青马工程”是各级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重要举措,也是团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彰显贡献度的“领地”。建议把团校开展“青马工程”工作写进《团校工作条例》;由中央团校牵头,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配合加大整合全国团校、部分高校和党校在“青马工程”领域师资建设、课程研发力度,建立一支以团校教师为主、包含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在内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在研究生层次上为“青马”师资的深造设置定向培养计划。

坚持团教(工)融合的原则,推进“青马工程”的课程开发。从总体看,当前的“青马工程”,特别是针对大中学校的“青马工程”与学员的实际学习、工作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离的问题。“青马”脱离学员实际,具体是指目前不少“青马”培训普遍存在学习内容、教学形式注重政治说教,脱离学员的认知特征和课程知识学习需要,引起了部分家长、学员的抵触情绪,感觉团内活动是“浪费时间”“无用功”;有些针对不同行业的团干部“青马工程”则流于形式、学习内容陈旧,对学员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少系統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备课资源;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理念落后,没有做到以学员为中心,从学员的认知和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精细开发和组织教材。因此,建议团中央协调相关部门和力量,尽快制定和出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青马工程”教学纲要或课程标准。

建立和完善“青马工程”实施效果的动态监测和评价体系。动态监测和评价体系不仅是保障“青马工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评估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新时代深入实施“青马工程”部署安排的重要依据。然而,我们至今还没有提出一个完善的“青马工程”实施效果的动态监测和评价体系。因此,建议开展建设“保合格、有特色、有水平、追卓越”的四级“青马”评价体系。在监测和评估中,我们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基本原则,把质量建设作为一个核心要素,把党对“青马工程”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观测点上,形成可量化、可检测、可评价的“硬杠杠”和“硬指标”。用科学的监测和评价让新时代的“青马工程”深入抓、见实效,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马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追寻红色记忆(节选)
参考答案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青马学子赴兰考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青马工程”在高校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毛泽东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