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之我见

2021-05-07 07:44杨芳霞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初中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杨芳霞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在数学知识和理论不断进行深入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在课堂中应当主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并能够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潜在的数学能力,构建具有创新性的数学思维,在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掌握有效的知识结构以后,学生可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不断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形成重要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和培养策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将创造性思维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思维,并促進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4-011

初中数学课堂在不断进行创新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教师应当针对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找到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教师为学生创建和谐、快乐的课堂环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逐渐融入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课堂的联系,并能够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找到数学创造力培养的突破口,并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思维,在求疑道路上能够创造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数学学习途径。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进行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对知识的联想,在教师进行机械地讲解的过程中,只是教给了学生知识和理论,并没有将数学知识联系更多的生活与情境,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失去了兴趣,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探究数学学习问题的习惯,久而久之造成与数学知识的脱节和数学课堂的分离。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应当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的问题和学习状态,逐渐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不断的分析与创造。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总结,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并缺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数学改革,初中数学课堂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为学生创建良好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并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形成重要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建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环境,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合理分析,逐渐总结出问题的本质和进行创新精神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并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形成学习方法的再创造。

二、初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不仅是行为的引导者,也是思维的缔造者,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为学生找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并能够引导学生敢于创造和敢于实践,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对复杂的数学现象和逻辑性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推理与分析,并能够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做问题的有效分解与处理。

1.给与学生足够的思维联想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给与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思维的联想和不断对数学问题进行空间的想象,让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在不断进行课堂效果最大化思考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并能够将教学设计构建在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思维之上,在学生拥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和基础知识理论的综合环境下,实现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找到良好的培养策略,通过不断的实践验证,让学生能够在知识解决的过程中,形成创造性思维。

2.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不断思考和总结,在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课堂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主观意见,进行主观思考和主观判断,创造出更加合理的数学学习氛围和学习内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联想与表达,并能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出现了平等、合作、开放式的学习关系,让学生在体验课堂教学过程,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并能够与教师达成知识的共鸣,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学生的良好情绪将成为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教师应当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好课堂气氛的调节,让学生能够在享受数学课堂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有效构建。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游戏化教学活动,也可以在课堂中插入笑话和脑筋急转弯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当进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思考,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体现出教学乏味无趣,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学习乐趣。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假设或悬念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形成数学假设,从而达到有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多种教学方法的体验下,形成创造性思维,并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元素。例如在教学导入部分进行问题提问,进而让学生产生好奇和继续学习的欲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性数学思维的构建,也能够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整合。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论进行有效的解读,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有效联想,从而形成创造性思维。

4.合理利用科技设备

科技的发展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的变化,教师应当将科技设备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并能够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改变教学环境,融入创新性思维培养策略,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感受数学问题的情境和独特体验。教师也可以将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做成课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展开自主学习,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找到有效途径。

5.教师教学设计符合创造条件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并能够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结合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出符合创造性思维构建的学习情景和学习内容。教师教学设计方案的新颖性和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形象化学习问题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教师所创造的教学问题,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体验,从而激活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

6.从教材出发联想实际生活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应从教材的知识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生活中数学的欲望。例如在学习“绝对值”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联系到生活中的汽车行驶耗油量都与哪些因素有关,是行驶的路程还是行驶的时间有关。数轴上的原点看成自己家,去到另一点为亲戚家,两家的距离产生了绝对值问题。通过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高涨,在对绝对值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能够加深记忆,同学之间在交流和练习中,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7.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求疑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当通过问题的不断研究,让学生产生求疑的思想,学生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能够不断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问题的探索,从而形成了主动创造和联想。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应当为学生创建更多的疑问观点,并能够让学生在不同解决途径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能够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对问题充满想象,并能够形成新颖而独特的思考角度,这种别出心裁的求疑思维成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沃土。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时,学生对不同符号的有理数比较产生了疑问,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建有理数形成的重要概念,并能够分析出有理数比较时两个数的绝对值变化,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得出了重要的概括结论,并形成创造性思维过程。

8.從兴趣出发建构创造思维

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运用学生的语言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并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逐渐在兴趣的带领下,学生能够主动的思考,不断地创造,形成了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总结数学结论,并能够帮助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学生在获得问题答案的亲身体验中,逐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利用数学分析、推理、概括、归纳和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思维的组合运用,形成新的观点,并能够建立起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内容。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收益的构建,两块菜地的收益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收益,合并同类项将计算效果简单化,并能够让学生在运用学习思维的过程中,进行系数项合并和计算,实现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独特理解,并能够在基础数学知识理论的联想和创造中,形成重要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继续学习的欲望,在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体验数学知识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并能够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2]王庆兰.关于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思考[J].数学大世界,2018(1).

[3]朱晓鸽.逻辑析理与数学思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4]王宪昌.数学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秦安县王窑镇罐岭初级中学,甘肃 秦安 741619)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初中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