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研究

2021-05-07 07:44曹媛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化学实践

曹媛

摘要:化学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生活、创造生活。而生活情境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端正其学习态度,构建化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其认识化学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解读了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价值,分析了创设实践的原则,最后制定了有效开展路径,旨在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化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情境;实践;促进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4-013

初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善于创造生活情境,挖掘学习潜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去,促使教学能够有效开展。因此,本文以生活情境教学法为载体,针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分析,解读了其创造应用的价值和原则,旨在通过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点,达到学用贯通的目的。

一、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价值

1.有利于提高化学学科综合素养

化学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化学基础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宏微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證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习得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形成热爱生活、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的良好品德。而生活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学习需求针对文章内容进行情境再现,丰富教学资源,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化学学科综合素养。

2.有利于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实现学以致用。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都是以教师讲为主,以文本为核心,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出现不知所以、不会解决的局面。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教学与生活的脱节,而生活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围绕生活实际,结合文本内容设计真实有效的生活场景,在探索生活、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使其结合化学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可以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又可以构建生活与化学的桥梁,促使教学资源、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端正其学习态度。

二、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

1.真实有效的原则

生活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促使其能够学以致用。因此,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为入手点,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和资源,在优化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强化学习体验感,促使情境设计有效。教师要遵循真实有效的原则,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情境,使其在情境引导中,认识其学习的应用价值,实现灵活运用。

2.目标一致的原则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其出发点在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使其能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在设计生活情境的时候,要遵从目标一致的原则,立足教学目标、生活情境设计目标、学习目标为核心,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开阔学习视野,创新教学资源,从而使得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更加高效。

三、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实践策略

1.在解读抽象概念时,创造生活情境,促进化学思维发展

概念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但是,在以往教学中,对于化学抽象概念,都是通过读、死记硬背展开的学习,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非常低。故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品质,可以在解读概念的时候,创造生活情境,促使抽象概念学习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情境引导,激发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酸和碱》化学内容时,在认识中和反应的时候,为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使其认识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初中化学概念质量。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日常生活中,农业和工业上常常采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和处理酸性废水的视频,在观看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化学角度,结合化学所学知识点思考其中的原理是什么?随后为其准备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让学生进行酸碱反应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显示什么颜色?随着滴加盐酸,颜色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书写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使其认识中和反应的应用原理,学会运用中和反应来解释有关生活实际问题,如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在探索化学反应变化,创造生活情境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抽象概念的认识,在概念教学法的基础上,扩展课堂教学范围,培养化学守恒思想。

2.在实验操作探究中,创造生活情境,培养科学探究素养

实验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可以促使其认识化学本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而生活情境,在实验探究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化学实验,使其学会运用实验探究生活,既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素养,又可以端正学习态度,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生活情境在实验教学中的融入,提高实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化学内容时,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物质燃烧的条件,总结灭火的方法,建立安全用火意识,培养健康生活、绿色生活良好品德。因此,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科学探究素养,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件中播放日常生活中燃烧造福人类和燃烧给人们带来不幸的视频,结合生活实际导出此次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让学生就自己对燃烧的认识进行交流沟通,在探讨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其对生活进行提问、思考,在这些燃烧事件中,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呢?从而引出此次所学实验内容,以此为项目主题,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小组就以下实验进行同步探究,如:

实验探究一: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二: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三: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程度。

在创造生活情境的基础上,激发自主实验探究兴趣,让学生小组就项目实验进行探究,观察其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最后回归生活,让学生说一说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应该如何自救?根据燃烧的条件,在发生火灾时,有什么方法可以灭火。在探究实验、探究生活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有所应用,提高科学探究,树立科学态度,培养社会责任等综合素养。

3.在作业资源开发中,创造生活情境,实现化学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是每一位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在初中化学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拓展教材,开发性地利用教材,在关联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为提高问题解决质量,在开發作业资源的时候,可以创造生活情境,将化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在观察生活、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提高做作业的兴趣,创新作业教学模式,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化学内容时,旨在通过化学学习,了解金属锈蚀的主要原因,了解化学对环境污染的伤害,认识废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使其能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在设计作业之前,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生活情境,在课件中播放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铁器锈蚀的场景“锈蚀的轮船、锈蚀的铁轨”,展示世界每年钢铁被腐蚀损耗材料的数据走势表等,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设计和生活有关的开放性的作业,如:

①食品包装袋常常放一袋粉末状物质,作脱氧保鲜剂,能够防止食品变质,对食品有防潮和防氧化的作用。防潮和防氧化的原理是什么?小华从超市购买的食品包装盒内取出小袋撕开后发现内有板结的铁锈,推测原粉末状物质是什么?结合本节课内容与材料谈谈你对铁生锈的新认识?

②下图是某暖宝宝的说明材料

品名:一次性使用取暖片

成分:袋内物质: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

内袋资料:不透气塑料

用法:临使用前,打开外袋取出内袋,直接贴在衣服上,打开外袋后保持温暖12小时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以及作业资源的开发,激发学生作业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对生活进行探究分析,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在探索反应变化时,创造生活情境,促进知识理解消化

认识化学反应变化,认识反应原理,培养学生变化平衡思想素养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化学作为一门以反应、变化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为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消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在探索反应变化的时候,创造生活情境,从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出发,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提高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学内容时,为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定义,培养微观探析素养,提高变化与守恒素养,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出发,为学生提供生活中最常见的生锈的铁钉和没有生锈的铁钉质量,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生锈的铁钉与原铁钉相比,质量为什么增加了,算上参加反应的氧气、水等物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设计生活情境的过程中,使其进入化学反应变化实验探究中去,让第一组同学探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没有在密闭的容器里反应和在密闭的容器里反应);第二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进行观察;第三组,白磷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切实实验化学反应观察等,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和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反应分析,让学生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从而培养变化与守恒素养,让学生运用此观念和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消化。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活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增强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将其应用于概念解析、实验探究、作业优化、反应变化中,在创新教学模式和优化学习资源的过程中,集中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让学生学的有效,会学也会用。

参考文献:

[1]罗伟军.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29-130.

[2]王海亮.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刍议[J].考试周刊,2020(77):125-126.

[3]张春华.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8):91-92.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一〇七中学,辽宁 沈阳 110042)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初中化学实践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