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5-08 09:3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水平教练员竞技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3)

前言

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总目标是为我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使其可以完成各类国内外重大的体育比赛竞赛,为国争光,不断推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张杨等,2014)。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予以深刻剖析,找出主要的制约因素,并且落实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缺少竞赛资源

制约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因素之一是高校缺少竞赛资源。首先高水平的比赛数量少,因此高校运动员可以参加的高规格比赛数量也较少,日常训练需求很难得到满足,部分赛事受到外界多因素影响难以如期举办,尤其是因为赞助商变化而引起赛事不稳定(何志林,2009);其次,赛事裁判员专业水平欠缺,高校体育赛事质量不高,加上高校经费短缺,难以给出高水平裁判员合适的薪资待遇,这些裁判缺少高水平赛事的裁判经验,对于比赛结果及其公正性都会有一定影响;此外,赛事之间缺乏连贯性,高校开展的体育赛事与国内外重大赛事的关联度不高,导致高校缺少竞赛资源的最主要原因为竞赛经费投入不足,目前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主要依靠政府投资,高校体育赛事的运营也不够市场化,没有知名度难以吸引到商家经费赞助。

1.2、教练员水平不够高

许多教练员自毕业后就一直从事体育教学相关工作,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运动训练经验不足,当下竞技体育赛事瞬息万变,教练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教学培养方案,只有丰富的实践积累,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制约了教练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缺少对教练员的专业培训(何志林,2009),高校教练员接受到专业培训的机会少,这不利于教练员的长久发展,也影响了教练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1.3、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高校进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突出问题还体现为高校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我国高校对部分竞技体育人才的奖励力度不够,奖励多是物质奖励,少精神奖励;多是短期奖励,少长期奖励。此外,高校对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奖助政策也不完善,目前设置专门的大学生运动员奖助制度的高校较少,某些高校在评选普通学生奖助学金时,将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奖助一并划归在内,不再设立单独奖助学金。长此以往,会挫伤大学生运动员的积极性。

1.4、大学生运动员就业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运动员的就业问题更是成为了当前影响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湖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情况为例,2012届到2014届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2012届到2014届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情况统计

由图1可以看出,2012-2014届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都未实现全部就业,我国高校在进行竞技体育人才招生时,生源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在役的专业运动员以及退役的运动员;体校的运动员;可参加特招统考的体育特长生(朱宏义,2017);有体育基础以及爱好的普通学生(陈卓源,2010)。高水平运动员入校时都具有一定的体育特长,毕业以后有许多学生可以凭借其体育特长找到工作,然而体育专业的普通学生毕业之后找工作成为了难题。此外,高校对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往往倾向于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对其职业规划、生活规划的相关教育,导致这些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退役以后由于工作技能的欠缺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许多运动员退役后都负有伤病,也影响其从事某些工作。

2、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

2.1、丰富竞赛资源

要丰富高校竞赛资源,首先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拨款后,高校需要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成绩,打造出高校的体育品牌,吸引企业资金注入,如,美国高校运动队在取得优秀的比赛成绩后,就可以通过收取电视转播费、门票等途径获取经费,我国高校可以充分学习美国经验,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吸引多方投资。此外,可以通过开展高校联赛的方式丰富竞赛资源,目前广泛开展的高校联赛有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VA(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以及CUFA(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等,在高校联赛中,大学生运动员可以通过一场场比赛积累实战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高校体育联赛的开展也可以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吸引社会资金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可以将一些普及程度较广的运动项目的比赛拓展为联赛制,为大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另外,还应该加强赛事之间的连贯性,高校开展的体育赛事应和国内外重大赛事衔接起来,让高校的裁判员可以在更多的高水平赛事中向执裁经验丰富的裁判员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2、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

应不断完善教练员职业晋升机制,坚持目标管理原则,这样能够促使教练员不断进步;相关行政部门应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以畅通教练员职业晋升的渠道,激发教练员的工作热情,助力高校吸引到高水平的教练员,培养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此外,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应不断提高,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为教练员互相吸取经验提供渠道,还应注重对教练员进行在岗培训,可邀请职业运动队的教练员对高校教练员进行培训,弥补高校教练员实战经验的不足。

2.3、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不完善的人才激励政策不利于吸引、留住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为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对竞技体育人才的激励机制。首先高校应该加大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奖励力度,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双注重,对其进行长期奖励,精神奖励可以使其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激励效果较好,但同时物质奖励不可缺少,高校要确保每一笔奖励的切实发放;其次,高校应该完善关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奖助政策,设立专门的大学生运动员奖助学金,可根据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和竞技比赛成绩评选出奖学金获得者;对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大学生运动员,高校可通过校内大学生运动员的消费记录调查,精准发放补贴,让困难大学生运动员可以凭借助学金满足日常开销需要,无后顾之忧,专心学习与训练。此外,对于一些在级别不高的体育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运动员也要给予奖励,可以采用计分的方式,对每场比赛获得好成绩的大学生运动员进行加分,评选奖学金时按照分数累计进行评选。只有采取积极措施对高校的竞技体育人才进行激励,才能激发其积极性,愈战愈勇,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2.4、改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运动员就业难影响到了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虑到体育专业的就业前景,一些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以及体育爱好者只能选择其他专业就读,这对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来说是较大的损失,因此高校要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首先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运动员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学生入学后安排一定量的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做好职业规划,并定期开办技能培训课丰富学生技能,使大学生运动员退役之后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高校还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运动员的伤病康复治疗,加强对大学生运动员的伤病管理,应对每一个大学生运动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此外,高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全方位培养,不单单看重其比赛成绩,而是要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

3、结论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通过丰富高校竞赛资源、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以及改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案等办法,才能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以此辐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助力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高水平教练员竞技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竞技精神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花与竞技少女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