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

2021-05-08 09:19杜俊炜刘江徐征宇姜瑶王帅耿硕毕郑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平均年龄髋部股骨颈

杜俊炜 刘江 徐征宇 姜瑶 王帅 耿硕 毕郑刚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前骨质疏松症是全球流行病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2]。而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生活质量差等特点[3-6]。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生900万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中髋部骨折发生次数较多[7]。近年来,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加,髋部骨折发生率逐渐增加且随年龄的增长显著上升,女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是男性的两倍以上,且在不同地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8-11]。

哈尔滨是中国纬度最高(45 °N)且气温最低的省会城市,其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每年在增加。本研究收集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50岁以上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探究12年间的长期变化趋势,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髋部骨折住院的1 616例患者病历资料。排除标准为年龄小于50岁、陈旧性或病理性骨折。

1.2 研究方法

统计所有患者年龄、性别、骨折时间及骨折部位(股骨颈、转子间)等相关病史。将患者按照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即50~54、55~59、60~64、65~69、70~74、75~79、80~84、85~89岁,90岁以上为一组。将3~5月份定义为春季,6~8月份定义为夏季,9~11月份为秋季,12月份~次年2月份为冬季。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上述资料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并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髋部骨折总体构成特征

本研究的数据库中共纳入了1 616名患者。髋部骨折时(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人的年龄均在50岁及以上。其中男性659例(40.78 %),女性957例(59.22 %),整体女比男值为1.45∶1。其中股骨颈骨折955例(59.10 %),转子间骨折661例(40.90 %)。髋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0.3±11.4)岁,其中男性(67.7±11.7)岁,女性(72.0±10.9)岁,女性平均年龄明显高于男性(P<0.001)。各个年龄段的性别、骨折类型发病特点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的性别、骨折类型发病特点

2.2 总体发病趋势

2008年至2019年间,髋部骨折按性别、骨折类型统计的发病例数随年份的变化趋势,12年间老年髋部骨折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1。

图1 髋部骨折按性别、骨折类型分类的发病例数随年份的变化趋势Fig.1 Variation trend of the number of cases of hip fracture classified by gender and fracture type with years

2.3 髋部骨折12年来的变化

在所有髋部骨折中,股骨颈骨折955例,转子间骨折661例,股骨颈与转子间的数量比值(C/T)为1.44∶1,就总体而言,股骨颈骨折的数量明显多于转子间骨折数量。其中股骨颈骨折男性有376例,女性579例;转子间骨折男性有283例,女性378例。

股骨颈骨折中男性平均年龄(67.0±11.4)岁,女性为(70.6±10.7)岁;转子间骨折男性平均年龄(68.7±11.9)岁,女性为(74.2±10.9)岁。男性髋部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每年增加0.15岁(95%CI:-0.17~0.46)(P=0.331),女性每年增加0.16岁(95%CI:-0.17~0.49)(P=0.298)。但当髋部骨折细分时,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每年增加0.88岁(95%CI:0.37~1.38)(P=0.003),女性每年增加0.55岁(95%CI:0.06~1.03)(P=0.030);男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每年减少0.91岁(95%CI:-1.31~—0.51)(P<0.001),女性每年减少0.71岁(95%CI: -1.21~-0.21)(P=0.010),如图2。

图2 髋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的长期变化趋势Fig.2 Long-term trends in 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2.4 性别、骨折类型与季节变化

经统计在春季髋部骨折数量占总数的27.5 %(444/1 616),夏季占24.1 %(390/1 616),秋季占26.4 %(426/1 616),冬季占22.0 %(356/1 616)。性别和骨折类型之间无季节性差异 (性别和季节:χ2=3.467,df=3,P=0.325;骨折类型和季节:χ2=2.586,df=3,P=0.460)。见表2。

表2 性别、骨折类型的季节分布情况(n)

3 讨论

近年来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估计2050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将达到630万,而全球髋部骨折高达30 %认为是发生在亚洲人群,其中中国最引人注目[1]。而哈尔滨是中国纬度最高且气温最低的省会城市,因此研究其发病特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显示,在这12年间髋部骨折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2-15],从整体上女性髋部骨折数量明显多于男性。我们发现女性髋部骨折数量每年逐渐增高且近3年趋于平稳,而男性患者波动较小但也呈增长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60岁之前男性髋部骨折数量超过女性,且在50~54岁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之后在70~74岁出现一次上升趋势,对此加拿大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15]。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在50~59岁之间男性髋部骨折主要是与工作环境有关,而男性的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女性晚且知晓率低,故之后又出现一个小高峰[16-17]。女性65岁以后骨折数量急剧增加,80~84岁时达到高峰。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是因为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减少使骨量开始丢失,当绝经10年后,每年丢失骨量增加导致骨质疏松情况加重[18-19]。而美国[20]报道65岁以上人群的髋部骨折发生率正在下降,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很早就使用双膦酸盐药物的缘故,故应提高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知晓率,做好一级预防。

从12年间整体发病趋势来看,2016年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股骨颈骨折数量明显多于转子间骨折,但在2016年转子间骨折数量首次超过了股骨颈骨折,随后3年转子间骨折数量逐渐上升。预计将来转子间骨折增长速度会高于股骨颈骨折[21]。根据数据显示女性70岁以后转子间骨折比例逐渐增大,而相对年长的男性人群转子间骨折更为常见。因此转子间骨折比股骨颈骨折更有可能与低能量损伤有关,且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2-23]。有研究[24]表明转子间骨折所占的比例在明显增加,这更加证实了转子间骨折与骨质疏松症、高龄有更密切的关系[25]。因此我们认为老年人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和锻炼是很重要的[26-27]。

通过研究我们得知,无论男女髋部骨折平均年龄均缓慢上升,且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均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总体上男性发生骨折的平均年龄比女性要早,这和瑞士报道结果一致[17]。哈尔滨地区髋部骨折平均年龄高于沈阳地区人群[28],但低于合肥、上海及闽南地区人群[29-31]。髋部骨折的平均年龄在不同区域差异很大,这可能和地理位置、种族有很大关系[3]。我们发现哈尔滨住院患者患有转子间骨折的女性比患有股骨颈骨折的女性平均年龄更大,平均年龄相差3.55岁(P<0.05);男性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也有同样的结果,平均年龄相差1.66岁(P=0.07),这与中国合肥的结果是一致的[16]。对此我们发现重要的一点,转子间骨折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而股骨颈骨折正好相反。

在我们的研究中,髋部骨折患者主要是春秋多,冬夏少,以3月最为显著。这和多项研究结果不同[32-33]。事实上这可能是因为哈尔滨纬度高,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刚进入秋天就下起了第一场雪,这和其他城市有所不同,因此往往这时候髋部骨折发生率高。北京市东部地区研究表明月份对髋部骨折没有影响[34]。而挪威有研究[33]报道在高纬度地区,寒冷的冬季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跌倒从而髋部骨折显著增多,但在哈尔滨冬季最低气温可达-30 ℃,因此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呆在家里,直至春季冰雪逐渐融化才开始户外活动,加上春季雨雪天气造成路面湿滑,极易摔倒,这可能解释了哈尔滨地区缺乏季节变化的原因。

本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为单中心研究,但本研究样本量大,质量严格控制,具有信服力。

综上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转子间骨折患者比例逐渐超过股骨颈骨折,且转子间骨折患者趋于年轻化。应加强对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髋部骨折的发生。

猜你喜欢
平均年龄髋部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hinese Diplomacy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