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涵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21-05-10 11:44彭燕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3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彭燕

摘 要:“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在“思政”。以《市政桥涵工程施工》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探索专业课程在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中的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巧妙融合,通过正面引导、启发教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避免“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产生“两张皮”现象,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与爱国热情,对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市政桥涵工程施工;实践与探索;课堂教学

0引言

高校课堂都具有育人功能,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1]。为此,全国各高校、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最终达成了“课程思政”这一共识[2]。作为高校教师,探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高校“智育”与“德育”的有效结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问题。

1《市政桥涵工程施工》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市政桥涵工程施工》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以市政桥梁施工中的桥梁基础施工、下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桥面系与附属工程施工典型的施工任务为载体,进行学习项目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的优良品质,达到胜任市政施工员的工作要求。本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使学生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且认同路桥、敬畏路桥、奉献路桥的新时代路桥人。

2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融入模式

《市政桥涵工程施工》课程的每一章都可寻找到与其内容匹配的思政素材,充分挖掘蕴含在相关知识中的教育元素,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重构,在潜移默化中穿插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貫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培育筑梦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精神融入本课程,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担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限于文章篇幅,表1中仅选取了《市政桥涵工程施工》课程3个知识单元和课程实训的课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教学方法与预期成效。

由上表可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技能知识作为载体,融入与内容匹配的思政素材,可以使专业课程更加生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政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思政案例的选择与教学内容匹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与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和授课内容匹配。不能毫无联系,生搬硬套,这样会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所开展的思政教育也难有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心时事政治,多看新闻,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党的指导思想铭记于心。平时就要注意多积累素材,备课时就可以将课程内容与真实案例,人物事迹完美融合,提高课堂思政的实施效果。

(2)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中,避免煽情与说教

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接受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谓不多,但这里面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为考试而学,课程带有较多的说教成分,起到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3]。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需要挑选与所讲授内容契合度高,关系紧密的思政素材,并选择恰当的方式与语言,滴水穿石式的渗透给学生。切不可急于求成,强行灌输给学生。

4 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分析

课程思政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乐趣,上课的出勤率也显著提高,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职业自豪感,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图1是在实行课程思政前后本节课程内容的小测试成绩分布情况,明显看出,实行课程思政后,学生成绩明显提升,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一致(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乐趣)。图2是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达成问卷结果(发放36份,实收36份),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对于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理念给予了积极评价,课程的思政目标基本达成。

5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增加“课程思政”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中国传统读书人最高理想为主线,深入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以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思维、法律意识、国际视野”并能做好职业规划的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对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培育成为具有工匠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具有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未来工程师,课程思政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初文华,张健,李玉伟.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以《水力学与泵》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32-33.

[3]马克异,牛东红,李文娟,等.将“课程思政”融入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32-233.

作者简介:彭燕(1984—),女,陕西杨凌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结构及市政工程等。

注:本文依托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陕职学[2020]63号文件)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项目《市政桥涵工程施工》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GKCSZ2020-525)。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